牟传珩:后对抗时代的联合国改革(引言)
后对抗时代,在历史上是一个从冷战结束走向全球合作的、极其独特的缓和时代。在这个时代,联合国这台世界机器是否尚能有效运行;它将承担种何角色,发挥何种作用,便是本章所要关注的主题。
人类创造了国家之外“第三种力量”的第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上的尝试,便是国际联盟。但是,这次创造由于缺乏法律基础和广泛的代表性而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了它的失败。二战结束后,人类开始了第二次世界性“第三种力量”的创立,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联合国。联合国从一创设开始,就试图弥补国际联盟的缺陷,设想用集体安全体系依法维持和平,并赋予安理会来承担执行其决议的角色。但是,由于全球冷战所导致的世界性裂变,也未能使这一联合国机制正确、有效地发挥作用。即使冷战结束后,联合国也未能有效地制止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和南联盟的种族清洗,以至于发生了北约武力干预事件。此外,伊拉克问题久拖未决,安哥拉在联合国监督下选举失败,美国至今仍拖延会费等等都使联合国的信誉下降。当人类在冷战结束后庆祝联合国成立50周年时,国际政治精英们却无不反思这一世界性组织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其一,联合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该组织在破产的边缘挣扎;其二,联合国在索马里和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维和行动的失败;其三、认为联合国的官僚体系臃肿、低效和铺张浪费;其四,在联合国如何应对冷战后国家内部冲突问题上未形成一致意见。
今天人类面临一个后对抗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政治世界化的历史机遇,国际社会应当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来开始第三次世界规则的创立,真正把一个主权结构的世界,转变为一个规则制约的世界。正是基于这一原则性思路,世界联合国组织有必要积极反应全球从相互对抗到相互合作的时代趋势,从指导意识、机构调整到维和职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彻底变革。
当前联合国改革尤为急迫的任务,应包括增加安理会席位,使决策过程更加民主和专门机构的拨款更加有保障以及调整组建常设维和部队等等。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