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宪政的演化(61)中共的反右派运动 自由亚洲电台
COMMENTARIES
评论节目
近代宪政的演化(61)
Co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六十一、中共的反右派运动
61.The CCP's Anti-Rightist Campaign
陈奎德
1956年发生的匈牙利事件,极大地震撼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因为他们看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内知识界和民众的不满情绪及其巨大力量。但是毛自视甚高,他认为自己与那些东欧的党领导人不同,认为自己真正获得了广泛拥护,不会重蹈覆辙。他在想一条中国的独出心裁的道路与方法。
这就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口号下的整风运动。毛泽东在一个讲话里呼吁知识分子大胆批评中共的官僚主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他声称要形成一种更加生气勃勃的活跃的政治空气。以区别于东欧国家。
开初,由于前面所说到过的「思想改造」的经验,知识界还诚惶诚恐,不敢大胆说话,后来在中共的反复劝诱下,终于鼓足勇气,放胆发言了。
著名自由主义者、原《观察》杂志总编储安平先生提出「党天下」之论,指出:中共「把国家当作共产党所有,全国不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共产党做头,事无巨细都要党员点头算数,成为共产党一家天下。」
章伯钧先生提出了成立「政治设计院」的构想,主张各党各派应当「轮流坐桩」,都有权设计中国的政治道路和具体政策。
而自由派政治活动家罗隆基则提出了「平反委员会」的设想,实际上是要求中共对49年之后打击知识界、迫害中国人的历次运动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昭雪。
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如潘光旦、费孝通、钱伟长、曾昭伦,以及一些年轻的党内知识分子如刘宾雁、王蒙,以及更年轻的大学生如谭天荣、林希翎.....等等,也对中共领导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批评,如拆除共产党与群众之间的高「墙」论、反对「外行领导内行」论等等,一时风起云涌,议论纷纷,群情激昂。
在这一「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原来与共产党联手反对国民党的、作为自由主义重镇的民盟,起了先锋与中坚的作用,其他民主党派也发表了各种批评意见。
在这样的形势下,毛泽东惊恐不安,再也坐不住了,他感到匈牙利事件的阴影逐步逼近,他认为这些言论已经危及他和中共的领导地位。于是,毛背信弃义,抛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承诺,决定反击。他先发表社论,把自己的声音称作「工人说话了」,从而吹响了所谓「反击右派进攻」的号角。然后亲自写了「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批判」等文章,声色俱厉,直捣民主党派的言论阵地。他利用中共控制的天罗地网——各级党组织召开对右派的批判会,划定各单位应揪出的右派的比例。
于是,中国50万以上的知识菁英、专业人才中箭落马,被打入地狱;一大批从国外归来或在国内受教育的高级人才,被打成「贱民」和「不可接触者」,流放到边远的地方,20年不得翻身;中国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被打入「另册」,不获使用。中国等于被砍了脑袋,真正正直敢言聪明有才的人几乎都从自己的专业岗位上消失了。这50多万右派的遭遇,个个都可以写一部椎心沥血的伤心史,很多人没能熬到平反的日子而含恨死去,默默地消失在穷乡僻野的尘土之中了。
从此,全国鸦雀无声,人民噤若寒蝉,这种政治气氛,为一切荒谬绝伦、残酷暴虐的行为开了绿灯。
从此,中国的民主党派失去任何独立性,成为政坛摆设的八个花瓶。多党民主政治已成遥不可及的梦想了。
从此,中国进入所谓「迷失的20年」,从五四开始的自由主义思想幼苗被暴政掐断,以致文革之后的年轻一代需要从头开始,在黑暗中摸索自由主义和民主的真髓了。
所以,有人把1957年中共的「反右」,称为历史的「大逆转」,是有其充足理由的。它是对中国民主资源的一次大摧毁、大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