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宪政的演化(84)冷战后东欧的艰难转型 自由亚洲电台
COMMENTARIES
评论节目
近代宪政的演化(84)
Co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the Modern World
八十四、冷战后东欧的艰难转型
84. The Transformation in Eastern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陈奎德
柏林墙1989年11月9日倒塌,苏联1991年底解体,戏剧性地标志着冷战在主战场的结束。
但是, 历史并未终结。
人们低估了从极权社会转型为正常社会的巨大困难,低估了共产主义对社会机体的严重摧残。从狂喜中冷静下来的东欧各国,通过种种私有化改革的尝试,诸如一步到位的“振荡疗法”,国有资产以债券方式平分到国民头上的办法,企业职工平分企业资产的方法....等等,突然意识到,要把通过暴力掠夺私有财产充公的公有经济,还原为过去的保障私有产权的市场经济,正象要把“鱼汤变成鱼”一样,其难无比,是对人类的历史性挑战。
由于过去的问题积重难返,因此,这些国家在转型之初,几乎无一例外,都经受过经济低落,失业增加,通货膨胀等所谓“转型的阵痛”阶段。常常需要经过好几年之后,才开始逐步走上正轨。一般说,短期效果是负面的,长期效果则是正面的。各个国家过去的历史背景不同,人们对它们的预期和实际路径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些前所未有的经验教训,为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转折类型提供了多姿多彩的案例。
其中,德国问题比较特殊,原西德可以为东德同胞提供转型基地和财政支援,应当少费时日。但即使如此,德国一位政治家仍说:我原来认为,东西德完全融合要花十年,然而,现在我相信要花四十年。由此便可以想见其他东欧国家的极端艰难了。
由于过去的政治经济基地不同,后来实施的变革政策也不同,因此,东欧各国的转型道路和痛苦程度是很不平衡的。
一般而言,在1989年之前就逐步实施了改革的国家,转型过程相对顺畅一些。例如,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由于改革超前,因此,虽然也经历过私有化民主化变革的艰困时期,但是为时较短,后来都逐步进入了正常发展的阶段。以波兰为例,最近连续六、七年,波兰的国民生产年增长率都保持在6%左右,去华沙参观,已经感觉不到与其他西方国家有什么差别了。
但是,对原来一直抵制改革的共产国家,譬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情况就不妙得多,它们现在仍在经济困境中挣扎。
而前南斯拉夫,由于前面谈过的民族与宗教问题,造成复杂的纠纷与战乱,并导致国际干预。至今其中的塞尔维亚和蒙特尼哥罗联邦,仍为前共党分子操纵,成为欧洲唯一的肿瘤。
不过,总起来看,东欧已经汇入全欧洲,进入国际主流。特别是,最近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扩充组织,吸收了绝大多数原东欧国家成为会员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民主国际。即,欧洲各国成为清一色的民主国家,实现了欧洲多年来的梦想。借助这一整合性的欧盟,欧洲又一次担当了人类的带头羊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