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生命珍惜機遇,同心同德共抗疫情
港區疫情刻不容緩,國家支援力挽狂瀾。自新冠變異毒株奧密克戎殺入香港並引發第五波嚴重疫情以來,確診個案至今已達6萬餘人,病亡70多人,輸入內地13個城市共計142例,已成全國「重災區」。喺中央高度重視及國家鼎力幫助之下,第二批援港抗疫隊伍已經入港開展緊急協助,全民檢測如火如荼緊張有序,一場保衛香港嘅抗疫「大會戰」如期打響。為積極配合全國支援抗疫行動,切實擔起「主體責任」,特區政府及時修改相關規例,決定於2月24日起,喺全港實施「疫苗通行證」計畫,要求市民喺進入商場、街市、食肆等公共場所時,必須出示疫苗接種記錄,並且分階段逐步加大對接種劑數嘅要求。比如喺第一階段即4月29日之前,12歲以上人士必須至少接種1劑,否則將「寸步難行」。通過三個階段嘅推行,最終要達到讓更多人尤其係廣大老年人應接盡接、形成免疫屏障嘅目標。
乍眼一睇,如此嚴苛嘅「通行」規例,似乎係嫌瑣碎而繁難,實則科學而精准,係經過防疫專家反復論證、集思廣益、多方借鑒嘅有效舉措,係對實施全民接種計畫一年以來所獲成果嘅鞏固和加強。專家研判發現,香港疫情氾濫不息嘅主要原因係老年群體嘅接種率偏低所致,而老年人接種疫苗積極性不高嘅主要原因係,擔心副作用導致死亡或者留下後遺症,正所謂「因噎廢食」,如同需要緊急手術嘅病人因為「有風險」而拒絕手術。目前港區70歲至79歲老年人嘅疫苗接種率不到7成,而80歲以上嘅接種率僅超過3成。眾所周知,疫苗防護嘅重點群體就係老年人,如果喺最需要重點保護嘅重要群體中一直沒有形成免疫屏障,咁其結果只能係更多老年人感染疫病並死亡。
今年2月初,英國衛生安全局發佈一項統計結果顯示,感染奧密克戎之後,老年人係最大嘅「受難群體」,其中:60至69歲死亡率約3%,70至79歲約10%,80歲以上約21%。年紀越大,抵抗力越弱,病死率越高。咁都係好多西方國家民眾對新冠疫情產生錯誤認識嘅主要原因,佢哋普遍認為,病毒只侵害年老體弱或幼小人士,而對年青力壯之人並無大礙,於是乎大多數年青人產生「與病毒共存」或者期待「形成自然免疫力」等荒謬嘅思想。同理,目前香港嘅疫病死亡率僅為0.15%,與西方國家相比,恰如「小菜一碟」,大多數人認為「不值得擔心」。正係老年人嘅重重顧慮及遲疑不決,再加上年輕人嘅輕狂任性及盲目漠視,最終導致第五波疫情洶湧肆虐。總之,香港疫情反復無常且日趨嚴峻嘅根本原因,在於人們思想上嘅麻痹大意及行動上嘅「自由不羈」。
一直以來,所謂「向美國看齊」、「死亡率低於普通流感」、「早晚都要和西方接軌」、「與其抗疫、不如躺平」等消極錯誤、荒唐愚蠢嘅思想言論,喺港區甚囂塵上。有鑒於此,特區政府通過立法強制推行「疫苗通行證」,正是對症下藥及精准施策。日前,全國權威專家及抗疫英雄鐘南山就香港如何有效防控疫情提出三條建議,其中一條就係老年人必須完成第三劑疫苗接種,才能降低病死率。一語點醒夢中人!試問:港區嘅老人家,你哋仲要喺疫苗接種問題上徘徊幾耐?
綜上,強制實施「疫苗通行證」,既係特區政府對國家強大支援嘅積極配合,亦係對年青一代錯誤言行嘅及時矯正,更係對廣大老年人嘅關心愛護。最大嘅人權就係生命健康權,在此呼籲廣大市民尤其係老年人,珍愛生命,珍惜機遇,自覺接種疫苗,早日形成群體免疫屏障,讓我哋同心抗疫保衛香港,共同迎接幸福美好嘅明天!
(2022/02/22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