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大教授回应“病毒来源”文章:希望中国人能改变食物文化
港大教授回应“病毒来源”文章:希望中国人能改变食物文化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9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taiwan/2020/03/202003192028.shtml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连同另一名教授昨天(18日)发文,指中国人的陋习是冠病病毒之源,随后决定撤稿。袁国勇在一个专访中作出回应时说,希望中国人和其他老百姓在经历两次惨痛教训后,能改变一下食物文化和生活习惯,并认为或许没有人比他更爱国。
袁国勇在接受深圳卫视的访问时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先要面对真相。报道称,对于袁国勇在舆论场合被误解,甚至被骂被黑,他并没有说得太多。
袁国勇说,中国的野生动物和菜市场管理制度仍未完善,并认为这个是很大的问题。
袁国勇认为,每个人需要承认在应对冠病疫情初期的确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并呼吁不要回避真实,这样中国才能更加强盛。他也说,中外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因此每个人需要客观摆事实,互相体谅,严以律己,并认为中国要有个谦卑的态度,能面对自己的短板。
袁国勇还提到,一个疫苗需要很多资金、时间和精力,如果病毒消失,从商业角度来说,就很难持续获得资金。即使疫苗被研发出来,袁国勇也对于产量在两三年内是否能供应给所有中国人民提出质疑。
他以2003年沙斯(SARS)疫情时期为例子说:“我们做完动物实验后,就没有人再给我们投资了。原因是因为六个月以后,病毒就消失了,没有人再有兴趣了。”
袁国勇及港大微生物学系名誉助理教授龙振邦昨天在《明报》发表文章指,网传病毒来自美国说法自欺欺人,没有实证,呼吁不要再乱传,以免贻笑大方。他们认为,“武汉冠状病毒”或“武汉肺炎”可用作冠病的民日常沟通及媒体用语,因为他们通俗易明,方便沟通。
文章也提到,此次冠状病毒是中国人劣质文化的产物,中国人陋习劣根才是病毒之源,并担心态度若不改变,沙斯3.0十多年后定必出现。
两人昨晚宣布撤回文章,也对于涉事文章所造成的任何误会表示歉意,并说他们是个科学家,终身追求科学真理,不了解政治,也从来无意卷入政治。他们承认,文章表达不适当,用词甚至有错误,并非原意,“希望外界不要把我们卷入政治,留给我们一个空间研究”。他们也提到,涉事文章与政治无关,旨在提出尊重真相、移风易俗的目的。 (博讯 boxun.com)
682028
“发哨人艾芬”风波是支持“吹哨人”李文亮运动的后续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9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china/2020/03/202003192354.shtml
与李文亮医生同一所医院的艾芬医生,有一个遭到噤声的吹哨人,对『人物』倾吐心声。 © twitter
(法广RFI 香港特约记者张文中)继“吹哨人”李文亮医生之后,又一名被誉为“发哨人”艾芬医生的名字,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一个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漏洞,但处置手法迅速且公开透明,也会得到人民的理解。而最近出现的一桩事件,则令人气愤。《人物》杂志访问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该文首次透露出几个事实,一是李文亮医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病毒跟SARS类似,提醒同行警惕,资料是来自一份报告,而提供这份报告的是艾芬医生,如果说李文亮是‘吹哨人’的话,艾芬医生说她才是‘发哨人’;二是艾芬医生因此而受到医院领导的训斥,指摘她造谣生事,而且武汉市卫健委曾经就此发出指令,以口头传达方式,禁止医护人员透露有关疫情信息;三是早在1月初已经出现多宗医护人员受感染病例,人传人的证据是很充分的。这篇报道在网上流传后,马上遭到网管人员封杀,然而,这次网民的反应迥异,纷纷以各种方式将文章复制还原,发放到网上扩散,有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言的,也有改变横排为竖排,甚至是广东话拼音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蔚为大观。民众纷纷诘问,‘删得过来吗?’最后,有关部门才停止删文,使得这篇报道继续大白于天下。”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网民这一波反制声浪,是前阵子支持‘吹哨人’李文亮运动的后续。”“李文亮去世后,网上出现空前哀悼和愤慨情绪,还有大量呼吁言论自由的声音,许多帖子虽遭网管删除,但充满创造力的网民依然将其继续流传。不仅社交媒体,一些有官方背景媒体,也有支持说实话、要真相的声音。即使许多同情李文亮的帖子被删,但也有相当多帖子幸存下来,中共在李文亮事件中似有一些妥协。而疫情中后期,《财新》、《中国青年报》、《人物》等媒体都开始追溯当局12月底、1月初瞒报及轻视疫情的行为,新华社也刊发一篇‘让人讲真话,天塌不下来’的评论。”“‘发哨子的人’一文遭删,网民的各种反制,让当局删帖禁言失去效用,表明疫情之下,大陆社会对真相和问责的普遍诉求,严重冲击官方压制言论自由做法。”“就像中共部分官媒说的:全世界客观上已不可逆转的泛民主化时代背景下,信息自由和民主参与是普遍的治理规范,垄断信息和威权决策对人性尊严与意义带来严重挫折,不利凝聚人心认同,也不利现代化和政权安全。”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从中国舆论监管方的角度说,怎么处理当前的舆论监管问题,也是两难。一方面,这一波舆情中既反映民众的切实不满,也包含‘群众在家隔离时间长了’需要宣泄情绪的成分,习近平在武汉讲话时就要求,对群众情绪要‘多理解、多宽容、多包容’;但在另一方面,倘若松一点儿口子,负面舆论很可能再次大水漫堤。有观察人士指出,官方好不容易取得现在的有利抗疫形势,当然深怕一点差池导致功亏一篑。不论是对待舆论监管,还是对于湖北各地‘解封’时间的问题,这种心理都在发生作用。但长时间的交通、人员、舆论严格管控的成本也是巨大的。前二者会拖延复工与经济重建速度,后者将继续扩大官民鸿沟,加剧互不信任与对立,埋下未来的风险。”“中国举国坚忍抗疫的历程,确实可歌可泣,外人都为之动容,成果值得各方珍惜。但真心珍惜这份成果之前,须抚平创伤心理,需要官方公布真相,放松监管,官民相互宽容理解,让社会各方面都正常起来。” (博讯 boxun.com)
702354
方方日记现象:变成大山的一粒时代灰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20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china/2020/03/202003200025.shtml
方方照片 © “二湘的七维空间
(法广RFI 艾米)方方是居住在武汉的作家,她在武汉1月23号因肺炎疫情蔓延失控而突然封城后的第三天开始写日记记录当天重要事件,不仅成为民众了解武汉生活和民意关注热点的重要信息来源,也通过犀利丶脍炙人口的文字将武汉人和所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人难以承受之痛之伤之重通过文字宣泄排解出来。她被称为“武汉良心”,进而成为一种现象,大受民间欢迎,但也无可避免地为她带来不少非议和非难。
在信息不透明国家,突发事件引发的往往首先是官方的英雄激情主义,或称“暖心”的正面宣传。好人好事,领导英明形象充斥着官方报刊版面,而与此对应的是民间无法获得信息造成的茫然与无措感,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带来的恐惧而导致的“悲情主义”的蔓延。武汉封城后民众的情绪需要发泄的窗口和机会犹如聚集多年的火山岩浆。 这种情况下,任何与众不同的举措都会成为舆情的关注焦点。方方日记现象应运而生。
方方是中国著名的作家,在她的简介中说: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泽,生于江苏南京,现居武汉,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水在时间之下》《万箭穿心》《风景》,最新长篇《是无等等》《软埋》等
方方从1月25日,也就是武汉封城后的第三天,写下了第一篇“封城记”后,就几乎从未间断,记录下了一座千万人大都市突然沉寂后的点点滴滴,逐渐成为外界了解武汉封城后生活和网友们宣泄情绪的出口。
在1月25号,大年初一那天写下的第一篇封城日记中,方方写道:“前一阵,因为反对年轻人街头集体爆粗口,导致微博被封。尽管如此,但我现在仍然坚持她的观点:就是表达爱国,也不能以街头集体爆粗为荣,因为这是文明问题!就在准备就此永远不再开微博了之时,没料到现今武汉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导致武汉成为全国的中心,导致封城,导致武汉人到处被嫌弃,也导致我被封在城里,又恰住在中心区内。很多人来询问,也有人私信,大家都在关心和问候,让我们这些被封在家中的人倍觉温暖。有友人叫说不妨写写“封城记”。闻此始觉,如果我还能继续发出文字的话,我还应该继续下去。也好让大家知道武汉真实的近况。”
就这样,方方坚持每天写,她的日记成了大家了解武汉的窗口,也成了新冠疫情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文学,社会乃至网络舆论现象。
实际上,和所有900万武汉人一样,在封城期间她也没有了随意走动的自由,因此日记里的内容主要包括当日的天气和心情,医生或其他朋友同事发来的信息以及网上讨论最多的有关武汉疫情的话题,这些信息加上方方的理解分析后,就变成她的情绪和感慨。作家本能让她从现象和表现背后看到问题实质,质疑体制管理弊端和社会现象瑕疵所在。 她吐出胸中闷气的同时,也起到了让读者们一解心中怨气的作用;这也许就是方方日记在极短时间内成为上百人人每日精神食粮的原因之一。
新冠肺炎导致全球六大洲中招,疫情爆发地武汉和湖北付出了巨大的人员损失,疫情蔓延到全球几乎所有国家,感染和死亡人数每天成倍上升,横扫之处,医疗体系受到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前景黯淡。但这场疫情中,最令人诟病的就是武汉湖北或中国最高层在疫情初发阶段有隐瞒之嫌,最终在无法隐瞒之时才在最高层指示下突然下了封城令,谁要为此负责?是体制的问题还是官员失责?都是民众希望了解但或许永远都不知道的真相。
这也是方方在她日记中多次提出的问题和质疑,从每一篇的题目看,都是有情绪的。
对领导的不满及质疑的就包括:
湖北官员的表现其实是中国官员平均水平的表现;病毒是不会介意谁是平民谁是领导的 ;他们根本没有推诿的余地;线索来了,该查的就顺着查吧?;引咎辞职,从中心医院的书记和院长开始:记住,没有胜利,只有结束;检验你的只有一条,就是你对弱势人群的态度;你也要给我们大家一个说法••••••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