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任期归零 恐掌权至2036年超越斯大林(图)
普京任期归零 恐掌权至2036年超越斯大林(图)
2020-03-12 07:11
手机版 正体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 中 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 签 :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gb/2020/03/12/925884.html
普京
俄罗斯
总统任期
2020年1月16日,普京在莫斯科郊外的诺沃-奥加里诺沃住所会见了他新成立的工作组。(图片来源:MIKHAIL KLIMENTYEV/SPUTNIK/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3月11日讯】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交错担任总统、总理之下,已经统治该国20年了,他在1月15日宣告,将于2024年总统卸任之后,把总统任期改成2任以内,但现今情况出现了转变,“团结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 Party)国会议员在10日提出一项宪法修正案,案中表态支持废除总统连任次数的上限,还将普京的总统任期归零重新计算。这使普京可做总统至2036年,届时他将是高龄83岁,其统治俄罗斯将长达36年,正式超越了斯大林。
该项修宪方案在11日进行了最终三读表决。据《路透》报导指出,只要在普京的健康与选情允许之下,将以6年1任且连任1次计算,他能够连任至2036年,届时他已经高龄83岁了。普京认为,此项提议移除对所有人的限制,其中包括在职总统在内。但若国家恢复稳定,则不排除恢复总统任期的限制。
国家杜马(State Duma)投票通过了泰勒斯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所提出的“让普京总统任期归零”提案,结果有382位议员支持,有44名议员于表决时弃权。宪法修正案将于4月进行全民公投。
普京列举美国前总统小罗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为例,美国处于动荡之时,他就连续担任了4届总统,所以限制总统任期,有时是多余的。普京说,当国家正经历动荡与困难之时,稳定性大概是最重要的事。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仍然还处于在恢复期。
据BBC报导,普京早在2017年,就被问及是否会借由修宪来取消总统连任或任期的限制。当时普京声称,不希望到了100岁还在担任总统。今年1月15日,他于年度国情咨文演说中,曾经宣告将有“重大修宪计划”,表示将在2024年卸任之后,会缩限总统的职权。
此话一说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立即表示服从,且会带领内阁总辞。不过,此举被外界认为是普京为了在他的总统届满之后,能够继续再掌握实权,所以才缩限总统权力,而扩大总理和国务院权限,虽然已退居幕后,但仍然掌握国家统治大权。
关于10日的修宪提案,普京并没有解释未来的规划,但他却表示,并没有兴趣比照前苏联时代,一直紧握权力到死在任内。
普京交错担任总统和总理
根据俄罗斯宪法第4章第81条第3款规定:同一个人不得担任俄国联邦总统职务连续2届以上。其可跳过一届或数届之后,再出任总统,但仅能再次连任2届。2008年,普京总统已经连任两届,于是他就改担任总理,并安排其亲信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统,由他来帮普京代持最高权力。在当届任期结束之后,这2个人的职位对调,普京再次担任了总统,而梅德韦杰夫当总理。
美国安会顾问以正视听:病毒源于湖北武汉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4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20/03/202003140240.shtml
Creative Commons / Wikimedia
(法广RFI 香港特约甄树基)中国网络近日来突然广泛流传阴谋论,不但撇清这次在全球造成大流行的武汉新冠状肺炎病毒的源头责任,而且还有不少帖文指控美国才是病毒源头,为此,根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以国务卿庞佩奥为首的主要官员不理中方的不满和反对,继续以“武汉病毒”称呼世卫组织早前官方定名的COVID-19,是因为“用这种措辞来反驳中国共产党散布的不实信息”。而美国的官员们似乎正在加强这方面的反宣传战,最新加入病毒正名以及病毒源头之争的官员,就是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
根据路透社和中央社报道,奥布莱恩前日出席一次会议时,批评若非中国隐瞒且不让美国专家介入,疫情可能不会如此失控,让全球多花费两个月时间了解病毒和抗疫。
奥布莱恩在华盛顿智库传统基金会上称,武汉肺炎病毒并非起源于美国,而是中国湖北武汉,且已发生一段时间,“不幸地,疫情在武汉爆发初期无采取最佳应对做法,而是隐瞒”。他指中国民间指有医生被噤声或隔离,令病毒消息无法发放,否则全球可提早两个月应对,其间能对病毒有所了解;若从中国得到必要的合作、世衞团队与美方专家建议团队能到现场实地勘查,应能大幅减少中国与全球的病例。他指美国总统特朗普意识到事态严重性时,即时暂停往返中国航班,为美国争取到六至八周做防疫准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称,美方个别官员诋毁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抗疫努力,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负责任,而且对美国的疫情防控丝毫没有帮助,故敦促美方尊重客观事实和尊重国际公论,“与其把时间花在攻击抹黑怨天尤人上,不如把时间花在防控疫情、加强合作上”。
不少学者指出,中国任由病毒源头始于美国之说在大陆网上传播,足可证明这是官方默许的。在美国的网媒“中国数字时代”总编辑萧强告诉纽约时报,大陆的政治宣传机器现在进行的反击,反映“他们正在努力弥补新冠病毒在国外造成的外交损害,以及在国内给习近平带来的损害”。 (博讯 boxun.com)
2850240
特朗普签署法令禁止美国乡郊地区使用华为电讯设备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3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20/03/202003131850.shtml
华为在美国遭到封杀。(Reuters)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3月12日签署法令,禁止利用当地电讯供应商使用公帑购买华为及其他构成国家安全威胁企业的网络设备。
该法例亦要求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设立援助计划,资助小型电讯供应商移除及更换违禁设备。
华为一直反对有关措施,并强调公司并没有对美国带来国家威胁。
不过特朗普政府日前将延长允许美国公司继续与华为做生意,直至5月15日为止。美国商务部2019年5月15日以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售部件。而有关临时许可证原定在4月1日到期。
综合报道 (博讯 boxun.com)
831849
美日元首电话会谈 安倍强调如期举办奥运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3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20/03/202003131848.shtml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安倍13日进行电话会谈。安倍表示,日本会朝着举办东京奥运的方向迈进,特朗普总统也盛赞东京奥运场馆雄伟壮观。
与此同时,双方也就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扩散进行了分析,并就未来的因应对策交换了意见。
特朗普总统曾经于12日表示,他无法想象没有观众的比赛,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东奥或许推迟1年再举办会比较好。不过,在13日的电话会谈当中,他并没有提及推迟一事。
东奥执委会13日表示,会和先前一样留意事态的演变,按照原定时程准备于7月安全、
安心地举办赛事。东京都知事小池也强调,站在东京都的立场,停办奥运完全不在选项当中。
来源于美国之音 (博讯 boxun.com)
3371848
夫人确诊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自我隔离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3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20/03/202003131940.shtml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妻子索菲出现轻微的流感症状,已接受冠状病毒检测。(法新社)
(早报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目前在家办公自我隔离,并等待其妻子索菲的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后来索菲被确诊感染。 新华社报道,加拿大总理府周四(12日)发表声明说,索菲周三出现了轻微发烧等流感症状,目前正自我隔离等待检测结果。特鲁多原定当天上午与加拿大各省区领导人的会晤已被推迟。 另据加拿大电视台报道,一名加拿大男子本月初在多伦多出席一国际会议后,于周二确诊感染冠病。特鲁多等多名加拿大政府官员出席了当天的会议。 出席该会议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奥里根周二晚在社交媒体上说,他已持续感冒数天并已自我隔离。 根据路透社的统计,截至周四,加拿大的累计确诊病例为138起,较周三上升了34%。 (博讯 boxun.com)
因武汉肺炎 尼泊尔取消圣母峰登山许可证
请看博讯热点:新非典
(博讯北京时间2020年3月13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20/03/202003131941.shtml
继中国昨天暂停从西藏一侧攀爬圣母峰后,尼泊尔当局今天也以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武汉肺炎)疫情为由,停止允许攀登世界最高峰。
尼泊尔文化观光与民航部长巴塔莱(Yogesh Bhattarai)告诉法新社,尼泊尔已中止准许攀登境内所有山岳,并停止核发观光签证。
尼泊尔座落于喜马拉雅山区,每年以攀登圣母峰的许可证赚进数百万美元。
巴塔莱表示:「政府已决定中止所有春季探险团并暂时取消许可证。未来一个月(当局)分析全球情势后,会重新审查这项决定。」
尼泊尔到目前为止,仅出现1例武汉肺炎确诊。
去年春天共有创纪录的885人登顶圣母峰,其中644人从尼泊尔一侧出发,241人从北侧的西藏攻顶。 (博讯 boxun.com)
1121941
(2020/03/13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