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普:我上台后,美国将不再谈人权
川普:我上台后,美国将不再谈人权
(博讯北京时间2016年7月22日 转载)
http://boxun.com/news/gb/intl/2016/07/201607220152.shtml#.V5EY4NIrIdU
来源:观察者网
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今天已经在克利夫兰胜利闭幕,特朗普被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而就在接受提名的前夜,20日,特朗普接受了美国《纽约时报》采访,就此前少有涉及的外交政策发表了广泛的评论。而对于那些习惯于“世界警察”角色的美国人而言,这些言论会相当令人不安。
特朗普在共和党大会上亮相
不再拿人权教训人
“我不认为我们有资格教训别人,”特朗普坐在自己的酒店套房里,一只眼盯着共和党大会的电视直播,“看看我们的国家在发生什么,当人们正在冷血地杀害警察时,我们怎么能教训别人呢?”
特朗普是在被问到土耳其政变时说出这些话的。上周五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发动了大规模的逮捕和解职行动。美国国务卿克里就此表态称,埃尔多安应当在对付反对派时严守法律。
特朗普可不以为然。尽管西方国家领导人一致批评埃尔多安正在加强集权,但特朗普称赞了他的行动。
“对于他的力挽狂澜,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人民走出家门,反对军方的行为。从现政府的角度来说,这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朗普说,“有些人认为政变是被操纵的,我可不同意。”
纽约时报记者桑格提醒特朗普,埃尔多安已经关押或解职了50000人,包括教师和法官。“这是否让你担心?你是愿意跟一个能成为有力盟友的强人打交道,还是希望换一个比埃尔多安更爱惜公民自由的领导人?”
“说到公民自由,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就有一大堆问题,”特朗普回应道,“而且我觉到,当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看不清自己国家的问题时,去介入别国问题是很困难的。”
“当巴尔的摩这样的事情发生••••••当全世界都看到美国有多坏时,我们却去谈论什么公民自由,我不认为我们是一个合适的发言者。”
不保证对北约提供保护
特朗普不但会减少对盟友的批评,同时也计划减少对盟友的保护。他重申自己将强迫北约盟友承担相应的军费,废除长期以来对美国不公平的协议,并对美国的伙伴做出重新定义。
在谈到如果北约盟友遇袭美国是否会提供保护时,特朗普说,自己会先评估一下该国对同盟的贡献。
特朗普举例说,如果波罗的海小国遭到俄罗斯的入侵,他会先考虑它们是否“履行了对我们的义务”。
特朗普承认,自己对待盟友的态度将大大背离共和党的传统。二战之后,几乎每一个共和党总统都坚信美国是世界上“不可缺少的国家”。
“现在不是40年前了”,特朗普说。他反复强调自己对于将美军部署到世界各地的反对:“我们把钱花在军事上,只是为了再损失8000亿美元,这听起来可不划算。”特朗普指的是美国面临的贸易损失。
即使是谈到朝鲜的导弹和核武器威胁,以及中国南海问题,特朗普仍然认为在最前沿部署美军不是必要的。“如果我们需要(在前沿)保护美国,我们随时可以从本土部署过去,而这便宜的多。”
汪浩:贸易协议难解中美困境矛盾与冲突仍存在
(博讯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4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pubvp/2019/12/201912141953.shtml
(中央社记者缪宗翰台北14日电)美中昨晚公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关系博士汪浩受访时表示,中美如今陷入深层次矛盾冲突,不可能因为局部贸易协议而改善。
美中昨天深夜宣布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内容包括美国撤销部分加征关税;中方加码采购美国农业、能源与制造业产品,也初步触及智财权保护等议题。
汪浩今天接受中央社记者电访时表示,在「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正式生效,且「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正待美国总统川普签署之际,中国与美方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共党内强硬派不可能满意。
他认为,这些强硬派的态度,或许将影响协议具体洽签,以及落实情况。
汪浩指出,中美两国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两国互信也没有了,何况中国过去签署协议后,遵守情况不佳,加上关于协议核实与监督机制,目前也未见具体文本,美中第一阶段协议是否能完成洽签,仍有待观察。
他表示,中美如今已陷入各种层面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冲突并不会因为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这种「局部性协议」,而有所改善。
汪浩认为,「中共现在的统治合法性,很大程度建立于挑动民族主义、引发民众仇美意识形态」,因此即便达成协议,未来也一定会持续对美采取强硬态度。
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执行长李淳则对中央社记者表示,虽然目前释出的协议文本看来大多只对美方有利,但其中一定会有中国获利的部分,否则谈判者无法回国交代。
他猜测,或许美方会以结束对华为的管制,来换取这次协议。
至于这次协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李淳认为效果非常有限。「中国经济成长趋缓,除了贸易战、科技战,更重要的是前景不明。现有投资继续,新增投资减少的局势,不会因为美中签署贸易协议而有所改变」。
他并形容,「中国经济就像一列庞大而沉重的火车,当它往下坡时,很难刹车,只能变慢,就是让它可控制,维持在轨道上,不要撞壁」,贸易协议有局部缓慢的「刹车效果」,「但无法让中国经济这列火车走回平地」。 (博讯 boxu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或者发稿团体的观点、立场)
2401953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有影北京:符合两国利益
(博讯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4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china/2019/12/201912141947.shtml
(中央社记者周慧盈北京13日电)消息指出,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已获美国总统川普首肯。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今天表示,中美透过磋商达成协议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方利益。
针对「中美将于13日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草案」的问题,华春莹下午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回应媒体时,作了上述表示。
她说,有关中美接近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消息出来后,美国三大股指以及欧洲股市普遍上涨。这再次说明,中美透过磋商达成协议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各方的利益,是国际社会共同、普遍的期待。
华春莹并再次强调,中方在中美经贸磋商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始终坚持磋商必须基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协议必须是互利共赢的。
美国财经媒体12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已获川普首肯,原订于15日启动、对1600亿美元中国货品加征的新一轮关税得以暂免。
据透露,幕僚呈交给川普的协议内容包括中国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官员并讨论调降对中国货品现有加征关税的可能性。
不过,消息人士说,川普虽已同意,但协议文本内容尚待敲定。 (博讯 boxun.com)
4261947
美国高官:美国数十年来帮中国中方以怨报德
(博讯北京时间2019年12月14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9/12/201912141817.shtml
中国认为「美方就是搞乱香港的最大黑手」,在美国通过有关香港、新疆法案后,中国也宣布制裁一批美国组织。图为11月20日,一名示威者手持美国国旗在香港理工大学内与警方对峙。(AP)
在传出中美已经达成贸易协议之际,美国助理国务卿史达伟(David Stilwell)12月12日表示,美国数十年对中国施以善意,但中国却以怨报德。
综合媒体12月13日报道,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史达伟12月12日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发表演讲时称,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华竞争姿态不是中国所称的要压制中国,而是源于对中国的失望。
史达伟称美国帮助中国发展
史达伟演讲中回顾美中关系,举例说明美国政府如何向中国释放善意,帮助中国发展。强调这是为了「实事求是」,陈述事实,驳斥一些错误的说法,尤其是中国所宣传的,华盛顿近来对北京的竞争姿态,是源于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敌视,或者是为了「遏制中国」 (keep China down)。
史达伟称,二战后70年来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国不仅是间接受益者,而且美国在各个领域为中国发展提供具体直接的帮助,包括军事、科技、情报、经贸、民间和学术交流,甚至是政府执政能力建设。
史达伟指出,美中建交的第一个十年,美国的主要考量是冷战、遏制苏联,但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仍然对华友好,帮助中国入世,即便中国侵犯人权、窃取知识产权、不遵守贸易规则、将核导弹技术扩散到巴基斯坦、伊朗和朝鲜等国,美国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结果,「不幸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越来越敌视美国,越来越敌视我们的利益和原则。」「这也促使美国人民和本届政府重估这些政策。蓬佩奥国务卿说过,我们数十年来顺应并且鼓励中国崛起,这种崛起甚至是以牺牲美国价值观、西方民主、安全和良好常识为代价的。所以,北京的敌对行为不是不可避免的,也不是合乎情理的,事实上,这是中国领导人的选择。这完全不是美国官员40年前启动美国多方位政策大力支持北京现代化和自由化时所想要和期待的。」
史达伟强调,「很自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40年前改革开放时,美国伸出了双手与友谊。但现在他们决定用这样咄咄逼人和一贯的恶意来回报我们的善意。」
综合报道 (博讯 boxun.com)
4451817
(2019/12/15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