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智库报告:华利用各种手段侵占美国有利技术
美智库报告:华利用各种手段侵占美国有利技术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01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2/201812011154.shtml
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等机构,发布有关中国影响美国利益的报告,指中国从多方面在美国进行渗透,对美国的经济及军事造成影响,且不断试图影响其他国家。中国外交部暗讽美国没有自信心,强调美国应该要像中国一样有自信。(黄乐涛 报道)
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与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旗下的中美关系中心,周四(29日)发表一份报告,30多名中美关系专家小组成员提出多项要点,表示中国正在以各种手段,在美国进行渗透。
其中提到敏感的科技转移问题,点名批评中国的海外招才「千人计划」,批评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为名而招募海外专家,又指根据中国官方网站列出的千人计划名单显示,已招揽超过300名美国政府研究人员,以及超过600名美国企业人才,而这些人多数不会申报自己接受中国的资助,这样可能存有利益冲突,甚至犯法。
报告建议「千人计划」要向美国司法部根据《外国代理人登记法》做登记,并加强执行这条法例,以打击中国的经济间谍。
报告指出,中国正透过多方管道,试图侵占认为对其经济和军事有利的技术。除了经济间谍活动、盗窃并透过许多合资夥伴关系强制取得技术转让外,中国还透过对美国高科技公司的投资并利用美国大学实验室的开放性,获得许多有价值的新技术,这些不仅可以帮助中国在许多新兴尖端技术取得全球主导地位,同时还破坏美国的商业和军事优势。这份报告痛批,中国花费比俄罗斯更多的资源与力气、意图影响美国各个层面。
美国资深政治风险管理顾问方恩格周五(30日)对本台表示,美国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及高技术人士到中国发展,与知识分子互相交流。这些美国人会将自己在国家学到的知识及技术留在中国,令中国可以凭著这些技术大力发展,这样或多或少会对美国的经济、企业、军事等方面造成影响。
方恩格说︰(美国)大学教授等等去中国,发展他们的研究和他们的发明这个科技等等,那如果在中国做而不是在美国做,在美国开始研究的技术,带他的技术到中国去,中国的大学等等,继续把这个技术发展的话,那当然对美国经济和企业会有一个损失。
对于美国发表指中国在美国进行渗透的报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周五(30日)回应指,希望美国加强自信,他指人常说,中国人有「四个自信」,中国希望美方也有美国版的「四个自信」。
耿爽又表示,大家现在生活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共处一个地球村。各国人民交往日益密切,利益高度融合,已经形成命运共同体。
台湾的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教授刘德海表示,美国这份报告根本就没有说清楚内容,它指中国偷取美国的技术,在美国进行渗透,但又未能拿出实质的证据来指证中国。
刘德海说︰他(美国)如果有很明确的证据的话,还有话讲,如果是只是笼统的讲这个计划(千人计划)是怎么样怎么样的,偷美国的科技要怎么的,那你讲明白说清楚呀,其实谁做的,笼统的随便说,我觉得不能让人家置信的。
发表报告的小组制定「建设性警惕」指引,指导各州和地方政府,以至大学和智库的人员与中国同行交流时要注意的事,又建议特朗普政府设立一个联邦政府办公室,针对州和地方政府及非政府组织提出的中国问题提供谘询,包括接触美国机构的中国团体所属的机构讯息等。
这份报告还指出,除了美国以外,中国也试图影响其他八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新加坡、英国。
报告举例指出,中方外交官员曾试图说服新加坡向其他东盟国家成员国,解释中国在南海问题的立场,或确保这个问题不会在东盟会议上提出,或是即使提出也要淡化。报告指,多年来中国这种行为在东南亚国家时有发生。
---
报告全文(英文):
https://www.hoover.org/sites/default/files/research/docs/chineseinfluence_americaninterests_fullreport_web.pdf(博讯 boxun.com)
3241154
美拟对中国留学生加强审查 防间谍及渗透活动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01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2/201812011156.shtml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前,有报道指特朗普政府,考虑加强对中国留学生审查,以防止间谍活动。有中国留学生赞成相关措施,认为可以防止中共的渗透,影响西方国家的舆论导向。但有大陆异见人士指出,措施对纯粹求学的留学生不公平。(文宇晴 报道)
「中国制造2025」计划引起外国戒心,美国继5月宣布,为防止知识产权遭非法盗取,将缩短中国留学生签证期限后,《路透社》近日引述美国官员和国会消息人士报道,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对中国留美学生进行新的背景调查,以及其他的限制,以确定不会对美国的利益构成风险。
报道表示,相关的措施包括检查留美中国学生的电话纪录,搜索他们在中国和美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个人账户,以寻找他们到美国的意图,有否可疑之处,包括是否与政府组织有关连。而美国执法部门亦会向学术界,提供识别是否从事间谍活动和网络盗窃的培训。但白宫未就有关报道作出回应。
目前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留学的吴乐宝表示,不少中国留美学生虽然纯稡是为了求学而赴美深造,但在大陆的影响下,遇到一些例如主权或国家层面的议题上,都会与中共的立场保持一致,甚至会出现迫于压力或其他因素,而协助大陆当局试图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的舆论,或是窃取中共需要的资料。
吴乐宝说,从美国高校的层面,若对中国留学生作出背景审查,或会影响到赴美国的学生数量,从而造成校方的办学经费缩减。不过从美国的国家安全层面来看,采取相关措施是有必要性,特别是针对修读「中国制造2025」领域的中国留学生。
吴乐宝说︰这些年,中国留学生对海外的输送量非常大,短期可能会对高校的收入和经费造成短缺,但是长期对高校的学术自由、言论自由,以及西方国家的健康发展,然后对留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包括对于他们在一些社交平台,例如微信、微博的发言很有必要。
此外,美国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发表题为《中国影响力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的报告中,提到中国试图全方位影响美国事务,包括对美国智库、媒体及各级政府机构进行渗透、施加影响,破坏美国民主价值。学术界也不放过,透过「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等组织,监控和影响留美的中国学生及学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周五(30日)回应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媒体、智库与学者到中国来,现时中国的发展成就也有他们的贡献,希望美方作为世界上的头号强国,也能张开双臂,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媒体、智库及学生到美国去。
耿爽又强调,任何零和博弈心态,企图去阻挠和妨碍人民之间正常交往合作的行为,都是逆历史潮流,注定不得人心及不会得逞。
重庆异见人士许万平表示,美国或会采取的措施是针对中国的渗透问题,但亦不能对所有中国留美学生一概而论。许万平指出,大陆当局不要为了政治需要,而把中国留学生推向「风高浪急」之处。
许万平说︰作为中国留学生来讲,可能本来是没有问题的。我也觉得,作为中共当局没有必要把这些学生拉进政治漩涡里。留学对于任何国家都有好处,但是作为渗透的力量便不好了。
所谓的「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国务院于2015年公布的制造业战略计划,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达到从「制造大国」进入「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到2035年,中国的制造业将超越德国和日本等国。
不过有关计划引起部分国家担心,美国率先在6月中开始,缩短部分中国公民签证的有效期,特别针对主修与「中国制造2025」有关领域学科的中国留学生,包括机械人工程、航空及高科技制造业等,以及到美国从事科研的中国人员,将只会批出一年期的签证,或容许美国的使领馆职员决定签证期限,但都不会批出惯常性的学生签证五年上限。
自由亚洲 (博讯 boxun.com)
711156
习近平G20会晤安倍:要争取早日谈成RCEP和中日韩自贸协定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01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2/201812011208.shtml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11月30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习近平指出,中日双方要争取早日谈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
据中新社报道,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中日发展关系面临比以往更为有利的条件。中日经贸务实合作潜力巨大。中国欢迎日方继续参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共享中国发展新机遇。双方要充分发挥互补优势,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要争取早日谈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要发扬民间友好传统,加强人员交流,夯实中日关系社会和民意基础。要按照习近平同安倍晋三就构建建设性双边安全关系达成的原则共识,不断增进战略安全互信。双方要切实妥善处理好一些重大敏感问题,确保两国关系不再受到干扰。中国支持日本办好明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安倍晋三指出,很高兴今年10月访华时日中双方就进入新阶段的日中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日本将继续同中国共同努力促进亚洲的发展。愿同中国加强高层交往,努力深化经贸、投资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增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交流,这符合日中两国及国际社会的期待。 (博讯 boxun.com)
3931208
声波攻击疑云再起 加拿大使馆人员离奇患病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2月01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2/201812011214.shtml
美国和加拿大自去年起先后有驻古巴外交人员离奇出现轻度脑部创伤和听力减弱等症状,疑遭“声波攻击”。加拿大驻当地大使馆不久前又有一名外交人员出现健康问题,当局周四(29日)表明考虑采取一切措施应对。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