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洛西一旦接任议长真理将会践踏埋没永远得不到伸张正义
国家利益走到了最危险时刻,波洛西一旦接任议长真理将会践踏埋没永远得不到伸张正义
16位民主黨人公開反對 波洛西重任議長添變數
記者羅曉媛/華盛頓報導 2018年11月20日 06:14
1858人氣https://www.worldjournal.com/5986495/article-16位民主黨人公開反對-波洛西重任議長添變數
民主黨在期中選舉重奪回眾院,眾院新議長原本應是前議長、資深加州國會眾議員波洛西,但為數至少16名新眾議員19日公開發函表示民主黨需要新血新思維,反對波洛西重任眾議長。波洛西表示不怕挑戰。(路透)
民主黨剛在期中選舉後奪回眾院多數席,其眾院領袖波洛西(Nancy Pelosi)原本有望重回議長之位,但以現任眾議員為主的16位民主黨人19日齊發公開信,誓言將投票反對,並支持新領袖,成了波洛西重任議長之路的重大變數。
●奪回眾院 候選人盼有新領袖
這16位民主黨人在19日的公開信中,雖尊波洛西為「歷史性人物」(historic figure),但隨後話鋒一轉,指出民主黨能贏回多數席,靠的是那些支持新領導班子的候選人,因為艱難取勝選區乃至全美的選民都希望看到華府有真正的改變,黨內領袖應讓位給年輕人;「我們承諾了改變現狀,就打算兌現諾言」。
此番宣言凸顯以自由派為主的波洛西支持者,與少數溫和派民主黨的對抗,顯示在還剩不到六周的本屆國會尾聲,民主黨將不得不在領導鬥爭中內耗,而非專注於給美國民眾帶來改變。
●未發聲反對者更多?她只能丟14票
同時,這封公開信也讓領導眾院民主黨成員16年的波洛西挑戰加劇;她需要在11月28日舉行的黨內不記名投票中,獲得逾半數支持票成為議長候選人,再於選舉議長的明年1月3日,獲眾院218票支持;目前眾院民主黨手握232席,意味著波洛西最多只能失去14票。
而19日的公開信來自11位現任民主黨眾議員與三位新任眾議員,以及結果尚未確定的猶他州民主黨候選人麥亞當斯(Ben McAdams)和紐約州民主黨候選人布林迪西(Anthony Brindisi);除了紐約州眾議員凱瑟琳‧萊斯(Kathleen Rice)和加州眾議員琳達‧桑切斯(Linda Sanchez),簽署該信的民主黨均為男性。
這還不包括已表態有意反對的賓州眾議員林伯(Conor Lamb)、維州眾議員史潘柏格(Abigail Spanberger)、科羅拉多州眾議員克勞(Jason Crow)。
儘管這一小波反對者對比眾院232位民主黨只是極少數,更何況還有五席未定勝負,但他們仍有可能蒐集足夠反對票,阻礙波洛西登上議長之位。
波洛西曾在2007年至2010年任眾院議長,並從2003年擔任黨內領袖至今;面對反對聲,其辦公室發言人哈米爾(Drew Hammill)19日表示,波洛西對自己在現任及候任議員中的支持度保持信心,而且有94%的民主黨眾議員拒簽該公開信。
不過反對者稱,沒有簽署該信但反對波洛西當議長的民主黨議員更多。
●新科議員承諾 會反對波洛西
早先也曾發布類似信件表達反對的眾議員福吉(Marcia Fudge,俄亥俄州),也有意競爭議長;她上周五向政治新聞雜誌Politico透露,若波洛西宣布自己只擔任一屆議長,或許會讓她改為支持票。
許多參與19日公開信的議員指出,波洛西多年來被共和黨描繪成「遙不可及」的自由派,折讓溫和派民主黨很難在搖擺州取勝。
他們並表示,自己不會被任何事收買,眾院各委員會的席位或主席之位也沒用;而且若逼迫從紅州或紫州艱難獲勝的新科民主黨議員支持波洛西當議長,將重創他們的政治前途。
事實上,許多新科民主黨議員在就任之前,就要面臨投不投波洛西做議長的難題;票選議長將是新一屆國會會期的首場投票,也是堅定真相的時刻,畢竟許多新科民主黨議員曾在競選時承諾會反對波洛西,要求新的黨內領袖。
反對者說,波洛西作為共和黨攻擊民主黨的頭號標靶,已成為民主黨的負擔,她應該給年輕一輩讓位。
而支持者說,民主黨此刻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波洛西這樣的資深戰略家、孜孜不倦的籌款能手,這樣民主黨才能對抗川普及參院共和黨。
而且川普也曾發推表達對波洛西對敬意,並表示願意說服共和黨議員為她擔任議長投支持票。
拚眾院議長 波洛西「最後一戰」勝負難料
編譯黃秀媛╱綜合19日電 2018年11月20日 06:15
3020人氣https://www.worldjournal.com/5986822/article-拚眾院議長-波洛西「最後一戰」
民主黨在期中選舉重奪回眾院,眾院新議長原本應是前議長、資深加州國會眾議員波洛西,但為數至少16名新眾議員19日公開發函表示民主黨需要新血新思維,反對波洛西重任眾議長。波洛西表示不怕挑戰。(路透)
麻州國會眾議員莫爾頓領銜,及其他15位少壯派眾議員19日公開表示民主黨需要新血,反對波洛西續任眾議長。圖為莫爾頓眾議員19日步出會場與媒體互動。(美聯社)
民主黨在這次期中選舉奪回眾院控制權,波洛西這個華府權勢最大的民主黨人也展開政治事業最後一戰,希望再度出任眾院議長,卻面對黨內反動派阻撓,以及心意變幻莫測的川普總統攪局,結果難以逆料。
目前已有16名反對波洛西出任議長的民主黨眾議員,在19日發表公開信,聲明他們將投票支持「新的領導階層」;此舉鮮明地顯示眾院民主黨未來六周可能為領導權之爭爆發激烈內鬥,使波洛西受到嚴峻的威脅。幕後攻防戰已如火如荼的展開。
•「無名小卒無法打敗大人物」
78歲的波洛西是位傳奇議員、計票員、社會運動者及募款人,自2003年以來就是眾院民主黨領袖,2007至2010年民主黨控制眾院期間曾任議長。她表示有信心明年1月將再獲選議長,並聲稱已取得61位女性議員支持,包括四位公開力挺她的新科女議員。
「來吧,做點什麼。」波洛西對外歡迎對手加入挑戰,但私下卻會對盟友採取強應措詞說道:「無名小卒無法打敗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她19日已表明支持長久以來的副手侯耶爾和克萊本續任眾院民主黨第二和第三號領導人;侯耶爾2003年出任眾院民主黨第二號領袖,克萊本2007年出任第三號領袖,兩人都年近80歲。
眾院1月3日選舉新的領導人時,波洛西在全部435票中至少必須獲得過半數的218票才能如願。民主黨目前在眾院掌握232席,因此公開造反的雖只有16人,卻仍足以阻撓她重掌議事槌。
波洛西獲得黨內大致為自由派的多元成員支持,卻遭到以溫和派男性為主的一小群人反對。發表聯名信的16人只有兩名女性。
•批評者籲讓位給新世代
波洛西以對黨團傾向感受敏銳,能精確計票著稱,而且迄今沒有人正式出面向她挑戰。她的發言人指出有94%民主黨眾議員拒絕簽署聯名信,不過一些未參加聯署的黨員已表明反對波洛西出任議長。
批評者宣稱,民主黨這些萬年領導人現在必須讓位給新世代,尤其共和黨多年來把波洛西塑造成與現實脫節的自由派,使她成為民主黨的包袱。
波洛西的盟友則強調民主黨剛在眾院贏得1974年水門事件以來最多的席次,而且民主黨現在很需要波洛西高明的策略運作和募款能力,以對付川普和把持參院的共和黨。
遭控毒害英国间谍的俄国军情局长科罗博夫过世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2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1/201811222005.shtml
俄国国家通讯社塔斯社(TASS)援引卫生部的话说,俄国军事情报局局长伊格.科罗博夫(Igor Korobov)因病过世,享年62岁。
路透社报导,俄国军事情报局的缩写是GRU,音译为「格鲁乌」,自1918年苏俄刚建立时就成立,今年刚好满一百年,是俄国3大情报部门之一,另两个是对外情报局和联邦安全局。
科罗博夫自2016年起担任GRU的局长,相当受到俄国总统普丁的器重。上个月,普丁和其他高级官员在GRU成立一百周年的庆祝会上,讚扬其科罗博夫的独特领导能力与胆识,是俄罗斯英雄。不过科罗博夫因病而没有出席。
然而在西方,科罗博夫是个反派角色,他所领导的GUR在这几年有许多国际破坏事件,英国指责GRU试图毒杀前俄罗斯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和他的女儿安娜,该事件发生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市的停车处,据说在车门把手上被抹上毒性极强烈的神经毒剂。在经过抢救后,两人侥幸存活。
荷兰指责GRU试图破解全球化学武器监管机构,而美国联邦调察局称GRU 试图影响美国2016年总统大选。美国于今年3月将科罗博夫列入国际黑名单,认为他严重破坏网路安全。
俄罗斯则完全否认所有这些指控。
一份未经证实的俄罗斯媒体报导称,在斯克里帕尔事件发生后,科罗博夫曾普丁总统传唤,并且严厉批评他做事不乾净,斯克里帕尔居然没有死,而且引发的国际事件,又使俄国成为西方媒体嘲弄与丑化的目标。
来源:中时电子报 (博讯 boxun.com)
3472005
中美在亚洲的争雄加深了亚洲的分歧
(博讯北京时间2018年11月22日 转载)
https://boxun.com/news/gb/intl/2018/11/201811222100.shtml
中国生产的歼31 隐形战斗机(路透社照片)
华盛顿 — 在刚刚结束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峰会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中美两国针锋相对别苗头令亚洲国家感到忐忑不安。与此同时,中美两国在针锋相对的同时也在力图继续保持友好姿态。
美联社星期四(11月22日)从曼谷发出的一篇新闻分析说,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冲突正在动摇地区和睦的基石,使一些国家担心它们将被迫在北京和华盛顿之间选边站。这种局面也给美国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达成妥协的前景投下阴影。两位领导人本月即将在阿根廷参加20国集团峰会并会晤。
美联社的新闻分析说,中美两国的对抗上个星期最先是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峰会显露。代表特朗普总统出席峰会的彭斯副总统宣告,东亚地区“容不得帝国和侵略”。这种说法显然是暗指中国在有争议的南中国海的扩张。
美中两国之间的这种不合后来转移到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一年一度的峰会上。今年的峰会是APEC将近30年来第一次没能就一项最后联合声明达成一致。中国显然是抗拒美国要求联合声明中包含反对不公平贸易做法的强硬措辞。
美联社的新闻分析说,大部分国家不愿意在美中争雄中选边站,以为它们从这种争夺中获得好处。他们或者是获得经济上的好处,或者是获得军事上的好处,或者使既得到经济也得到军事的好处。但亚洲国家也担心中国的强大军力,因此认为美国在亚洲地区的存在是一种好的抗衡。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