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習近平在非洲大撒幣是「大國崛起」的長期規劃
【習近平在非洲大撒幣是「大國崛起」的長期規劃】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
如果看過《刀鋒上的台灣》,對9月3、4日兩天在北京舉行三年一度的「二○一八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習近平在會上宣布大手筆斥資600億美元援助非洲的舉措不會感到意外。
援非資金數倍於中國教育、社保預算,加上習近平加碼將免除一些非洲窮國的到期債務,引起國際媒體質疑此舉是「債務陷阱式外交」,而中國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的批評都被關閉,官媒《環球時報》則呼籲中國人應當具備「大國心態」,「大國一定要盡大國的義務」。
有學者認為此舉是「北京面對美國貿易戰的巨大壓力所做的國際經濟戰略轉移:一是應對美國的新非洲戰略;二是非洲的出口替代功能;三是人民幣在非洲的國際化,可減輕來自美元的壓力。」是「中美在非洲開闢第二戰場」。
這些評論都有其根據,但這都是對目前現況所做的分析,卻忽略了習近平「大國崛起」的長期規劃。
袁紅冰在今年初《刀鋒上的台灣》書中披露,由王滬寧主持、習近平審閱,並根據習近平的批示加以修改,自二○一二年秋開始至二○一六年秋,歷時四年,十易其稿的《中國二十五年國際發展戰略綱要》八項要點前兩項,足以說明一切:
一、經過長期發展,中國已經度過需要「韜光養晦」的戰略蟄伏期,積累了足夠的能量,應當迎來偉大復興的第一個二十五年的機遇期,大爭於天下,大爭於國際社會;爲取代美國,成為國際法的立法者,創造條件。
二、依託「一帶一路」發展框架,大舉前出非洲大陸:制定十年規劃,首先實現在經濟、國際政治、外交、文化等領域主導非洲發展命脈的目標;然後再運用十五年時間,從軍事上主導非洲,使非洲成為「我們」的戰略資源基地,以及同美國進行全球競爭的國際政治支撐點和軍事基地。
https://www.dw.com/zh/%E5%9C%A8%E9%9D%9E%E6%B4%B2%E6%92%92%E9%92%B1-%E4%B8%AD%E5%9B%BD%E8%87%AA%E5%B7%B1%E6%9C%89%E4%BD%95%E6%94%B6%E8%8E%B7/a-45346328?&zhongwen=simp
在非洲撒錢中國自己有何收穫?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229844
中國金援非洲 美批債務陷阱式外交
https://www.facebook.com/apppc.tw/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
二零一八年五月九日
(2018/09/05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