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制政權恐懼與憤怒的,往往只是良心的概念 ------
【專制政權恐懼與憤怒的,往往只是良心的概念、、、、、、】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
2013年於《華爾街日報》獲「普立茲評論獎」的Bret L. Stephens,9月17日《紐約時報》發表〈殘酷人民共和國〉。讀者很容易就可從標題理解「殘酷人民共和國」指的是哪個國家。
作者針對《紐約時報》駐京記者儲百亮(Chris Buckley)9月8日〈中國在新疆建立大量拘禁營,「轉化」維族穆斯林〉(附連結)的這篇文章發表評論說:
輕信的西方觀察家總在奉承中國的高鐵網絡,或盤算中國的經濟到底何時將會成為世界第一,然而時不時就會有一則新聞報導突然提醒我們,人民共和國仍然是老樣子:一個殘忍可怕的地方。
、、、、、、無論是在和田街頭還是在上海的家庭教會,引起北京的恐懼並激起其憤怒的,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政治抵抗,而是良心的概念。
作者說,與中國的其他許多事一樣,政府也對它正在做的事情說謊。它完全否認使用任意拘禁政策、在針對少數民族、或存在再教育營地——它稱其為就業培訓中心。這些否認與政府自己的文件相矛盾,其中一些文件是公開的、、、、、、
關於新疆的遭遇,台灣人一般的心裡感覺好像太遙遠;拒絕熱比婭來台與拒絕達賴來台的理由相似,似乎都符合中共的期待;在國際一直關注的中國政府目前在新疆實施的高壓維穩政策,台灣的媒體,不管是紙媒或傳媒,鮮見有相關報導,國人根本不會關心。
殊不知,中國對於新疆、西藏、台灣是並列看待的,打擊藏獨、疆獨、台獨同樣不餘遺力,差別的只是手段與順序罷了。
台灣無法對新疆或西藏的「被迫害」有什麼作為,但台灣至少應該讓自己的國人了解新疆、西藏的遭遇,讓台灣久被中國「鋭實力」麻痺的心靈多少覺醒一些,讓台灣人警覺,即便是中國政府白紙黑字公開承諾的正式文件,比如惠台幾項政策之類,隨時可以因為狀況不同做改變。
習近平說,「不解決台灣問題,『我們』國內的政治安全就沒有保障,『我們』的國際發展戰略就沒有跨出最關鍵的一步。」這是袁紅冰在《刀鋒上的台灣》中一再提醒國人應該注意的。
袁紅冰在書中強調,中共極權主義全球擴張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的主題曲,台灣首當其衝殆無疑義。
中國已解決西藏,目前正全力處理新疆;新疆維穩到某個階段,被鋭實力侵蝕卻毫無所覺的台灣將如囊中之物。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80917/china-uighur-muslim-camps-xinjiang/
殘酷人民共和國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0908/china-builds-a-vast-network-of-detention-camps-to-transform-muslims/
中國在新疆建立大量拘禁營,“轉化”維族穆斯林
https://www.facebook.com/apppc.tw/
亞太政治哲學文化出版社
二零一八年九月十八日
-----------------------------------------------
(2018/09/18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