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帝国的最新例证 谢选骏:特朗普帝国的最新例证
《民调指川普支持者高度忠诚 不受通俄案影响》(2018-08-08 世界日报)报道:
川普选民的高忠诚度,18个月以来一直是支持川普在白宫动荡中的重要政治力量;尽管有三分之二的川普支持者认为,俄罗斯的确干预了2016年选举,但他们倾向接受川普及其团队说词,那就是:种种指控和调查都是被夸大或被误导。「今日美国」(USA Today)7日公布的民调指出,这样的结论在未来可能导致巨大的后果。
报导指出,若通俄案特别检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发表公开报告,这些选民准备对任何负面调查结果抱持怀疑态度。随着调查程度日益加剧,他们对于历史将如何评断川普总统,也已有了更多揣测。
乔治亚州圣玛丽医疗设备客户经理、51岁的克拉克(Barney Clark)说:「时间拖得愈久,我对调查的信心越低,这将是一场马戏表演。」
现年75岁的约翰卡尔(John Karr)是华盛顿州退休人员,他说,他不确定俄罗斯是否干涉过大选,但不论如何,这并不重要;「无论发生什么事以及穆勒花了多少钱,他都不能怎么办。」
像卡尔这样的川普支持者是「今日美国/苏福克大学民调」的川普选民小组成员,他们会视情况提供观点,这是他们第七次接受采访调查。他们对俄罗斯的动机多半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经历过冷战。他们将俄罗斯视为「敌人」或「竞争对手」,这些都是川普形容莫斯科的词藻。
在23位选民委员会成员中,有17位认为川普对俄罗斯的政策「合适」,只有五位表示「不够强硬」,一人意见不定。在通过电邮和电话采访时,他们大多数表示,对川普的信任仍然没有动摇,相信川普会在担任国家领导人时兑现竞选承诺。
三分之二的小组成员表示,他们不相信俄罗斯的干涉,会对秋季的期中选举或2020年总统大选构成威胁。
调查结果呈现川普对共和党有强大控制力。这些选民不仅支持川普,也支持挺川普的人。近三分之二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太可能投票支持批评总统的国会候选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他们对川普如此忠诚时,几乎所有支持者都提出了同样的说法:川普言出必行。
谢选骏指出:帝国的特点就是个人效忠超过了国家效忠——显然,现今的美国已经开始走上了“罗马帝国”的进程,特朗普将为凯撒的出现铺设道路。这不能归功于特朗普一人,事实上在他前面,布什的父子兵、克林顿的夫妻店,已经为美国的帝国化和私人化,打开了大门。
《福布斯:认为美国要赢中国 离谱又危险》(2018-8-6 星岛环球网)报道:
近几天接连有媒体提到美国似乎在赢得贸易战的证据。但任何靠谱经济学家都会告诉你其中的不同。目前有关贸易战对中国影响的新闻报道表现很糟。
多年来,中国经历惊人经济增长。这反映了真正创新改革推动的成就。目前贸易战会加大中国的焦虑吗?当然,其实早在贸易战真正开始前,中国经济就面临不少困难。但天真的特朗普(专题)贸易团队有些飘飘然,以为打中了中国这头贸易巨兽的软肋。他们错在三方面。
首先,最明显的是白宫低估了中国人的决心、信念及最重要的耐心。中国人的耐心有目共睹。说他们历史上所有计划都着眼长远,也不为过。我知道,不少人会对此大吃一惊,毕竟在世界许多地方,短视、只重眼前利益乃是常态。
其次,特朗普的贸易战争机器对美国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对中国的。美国民众日渐认识到这点。众所周知,加征关税让美国消费者购买的进口商品更贵。此外,由于缺少充分竞争,生产原来只需进口的产品的美国本土公司可以提价。
同时,关税损害那些生产过程需要中国进口产品的美本土企业。对他们来说,最终结果可能是销量下跌。或者这些企业把产品出口第三国,造成美国收入减少。如此一来,反而增加了美国的逆差——这恰恰与特朗普所称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还有更离谱的影响。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许多是在华美企生产的。对华加征关税可能促使他们把生产转向亚洲其他市场。若特朗普贸易团队认为对华加征关税会让美企回流,大错特错。
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在与中国打一场错误战争,使用的也是错误武器。白宫仿佛陷于前防长拉姆斯菲尔德说的一种战略困境,“要与你实际面对的军队作战,而非与你想要或希望面对的军队作战”。特朗普恰恰与此相反。真正战场不是中国对美出口的定价。中国的价格固然不是全部由供需决定,但若认为在如此复杂的经济体中价格都是行政管理的结果,那是异想天开。并且,贸易战帮助压低了人民币(专题)相对美元的价值,这相当于给中国对美出口降价。
重新谈判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是值得尝试的唯一途径,也是最适合检验中国是否遵守贸易规则的办法。目前形势下,这才是“成年人的做法”。
谢选骏指出:福布斯所说的“成年人的做法”,其实就是“老一套的做法”,就是“罗马共和国的做法”,这已经严重脱离了美国社会开始走向“帝国化”的现实,所以无效甚至有害了。
《关税增成本增 手机、网路恐涨价 贸易战输家是消费者》(编译刘焕彦2018年08月08日)报道:
美中贸易战若继续打下去,在美国销售的智慧手机高科技产品与网路服务等,可能全部要涨价。
川普总统似乎吃了秤砣铁了心,执意升高与中国的贸易战;这场战争若继续打下去,在美国销售的智慧手机、喇叭、高科技照明与网路服务等消费产品,全都可能涨价。
若贸易战的时间拉长,可能连口袋够深的苹果、微软与Google等科技大厂都无法招架,最后还是得转嫁给消费者,意味美国消费者将是最后输家。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与美联社报导,苹果等科技业巨擘的产品线多元,财务实力雄厚,因此初期有能力吸收关税增加带来的额外成本。然而,麻省理工学院工业绩效中心资深研究员史德金(Timothy Sturgeon)认为,就算是资金最雄厚的企业,通常也只能自行吸收关税这类成本一段时间,最后终究得转嫁给消费者,也就是产品涨价,「企业就是这样运作的」。
报导说,苹果并未回应这项报导,微软与Google若非没有回应,就是拒绝回应。
以网路服务必备的网路设备为例,就在川普政府对从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清单内,其中包括智慧手机无线操控许多消费电子产品所需的零组件。
川普政府下一波对中国的关税壁垒,是对价值2000亿元的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其中包括加州蓝芽耳机制造商JLab Audio需要的晶片,而且这波关税措施将涵盖该公司70%至80%的产品营收来源。
JLab Audio执行长克雷默(Win Cramer)说:「若真如此,我们势必得提高对零售商的价钱,我猜它们也无力负担,最后还是要由消费者埋单。」
报导指出,若该公司把所有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目前售价149元的运动用耳机将涨价至163.9元。这个价格看来没有高多少,但克雷默指出,在竞争激烈的耳机市场,售价每多一元都有很大影响。
谢选骏指出:输掉消费者不要紧,只要赢得帝国,就值得了!这就是“特朗普帝国”受到选民支持的最新例证。如果美国真能成为了帝国,它就比中国更能成为全球政府的策源地了。因为帝国化的美国更加能把创造性和服从性结合起来,不像中国,虽然服从性强但创造性太低了!
(2018/08/08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