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着力解决缠诉、闹访问题的反思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告官新的司法解释,在扩大受理案件范围的同时,对信访类涉及5类访民的案件,明确不受理。最高法会议,明确要着力解决缠诉、闹访问题,而且都是依据中共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思想而制定这类举措。
可以证明,这是习近平对待访民问题的举措。当中国的教授们为住房权上街抗议时,而百姓为何表示如此冷漠?这些教授们的维权却离开律师,他们也将一事无成。当年上海访民陈小民,自己写了500字申诉材料,通过熟人找到是华东政法学院副教授,副教授只改了一个字,陈小明就支付了500元,陈小明认为一字值千金。20年前的陈小明,其收入是很低的。通过该副教授,陈小明认识我,他将我当作老师,我在上海哪个法院出庭,他就到那个法庭旁听。他参加建设部举行上海访民听证会,十五分钟的发言稿,要我逐字逐句修该三天。当建设部官员问“你们这么有道理,为何不请律师在上海打官司?”。陈小明答:“那个律师帮我们,那个律师就被停业,那个律师就倒霉”。
在上海访民的领路人中,有的是高学历、教授级的人物,有的是为访民打了上千场官司的人物,有的是曾经在海外媒体中的风云人物。我认为能比肩访民英雄陈小明,还没几个?原因他们不是律师,也不是政府认可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对法律的理解与法盲差不多,一个实习律师所写的文书都比他们强十倍。这些所谓的访民的领袖,自己的问题都没解决,却将大量访民引向死亡路。
转载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
最高法三巡召开巡回区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座谈会
2018-02-08 22:06:08
中国法院网讯 (仇晓敏 孙越)
今天(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首次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座谈会在南京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第三巡回法庭庭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法院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新时代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面临的问题,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巡回区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的新举措。
江必新强调,当前推进刑事申诉及再审工作,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解决刑事申诉指导思想与理念的问题,重视和处理好刑法目的与刑事政策、纠正裁判错误与维护司法权威等重要关系;二是着力解决如何使冤错案件得到切实纠正的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明确、细化刑法规则与刑事政策,提高对错案危害性的认识并重点解决再审开庭困难及立案标准等问题;三是着力解决缠诉、闹访的问题,重点做好释法析理、心理调适及综合安抚等工作;四是发挥好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效益,实现舆情控制三同步、倒逼防错以及通过司法建议助推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审判监督的职能作用。
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王旭光,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长续文纲、审判监督庭副庭长罗智勇以及巡回区各高院的有关领导等参加了会议。三巡刑事审判团队在会中通报了2017年三巡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情况,各高院领导就本地区刑事申诉和再审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困难作了发言,并与院本部相关庭室负责人就刑事申诉立案标准、纠正错案机制以及异地指令再审等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
(2018/02/09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