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诞之时说《易经》
非智
圣诞节说过就过,原以为会是酷热的天气,不料却在晴转多云后还起风,就是现在,也才摄氏二十一度,说是夏天,更像春天。
推迟了许多应酬,既已定下要多看书,多写点东西这样的目标后,便想这正是个好时机,看看自己是否可静下心来,是否可居家而读书?于是就在这圣诞假期里,基本上不外出地在家里看书阅读。
我的看书历来是不无目标,随手翻翻的,最近则侧重于读《易经》及同《易经》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我曾于多年前就翻看《易经》,而且特意到中国购买有关《易经》的权威书籍,记得那还是2012年时候,虽将《易经》从头翻了一遍,但不觉其意,甚至连八卦都记不下来,可以说是在懵懵懂懂之中认识《易经》。 不料,说要读书,兴趣所致,这次又将《易经》拿来翻翻,竟然在一夜间豁然开朗,似乎一下将多年懵懵懂懂穿透,逐渐地了解了《易经》中的一些大道理。比如,很多人误以为《易经》是算卦之书,更多人认为其是迷信之经,实际上是错的。
《易经》是中国人最精深最宏大的哲学文选,是人认识自然后得出的最经典最简约的思想体系,中国先秦的哲学文学等思想,包括主导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哲学,都源自于这本《易经》,它是中国五经之首,这不仅仅是说它排在中国经书的第一位,而是说中国的其它经书的思想体系,都源自于它。故此,有人说,不懂《易经》者,不懂中国文化。这话其实并没有夸大其词,因为《易经》既然是中国文化之源,如果我们了解中国文化而不探起源,何以能说了解中国文化?不要说我们现在许多成语来自《易经》,连老子孔子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着《易经》的思想。
我们最熟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子就源自于《易经》,我们经常说的“九五之尊”“群龙无首”“大快朵颐”“匪夷所思”“虎视眈眈”“不速之客”及“枯杨生华”等等成语,均来源于《易经》。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也是《易经》里对自然万物变化的解释,康有为甚至说“老子之学,只偷得半部《易经》”,虽然我们并不同意康有为这话,但确实在了解《易经》后,就更能深刻地理解老子的道德学说。孔子50岁才接触《易经》,从此把玩不已,一直到过世也没有放手,他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对学《易经》的乐趣,叫做“玩索而有得”。这就像玩一种喜好的游戏,人们停不下手地“玩索”,而在“把玩”中却深有获得。我虽没能拥有老子孔子之高深,也没有老子孔子十分之一智慧,但却也能在开始看《易经》感到枯燥乏味中,渐渐地读出点味道,而且,一旦也根据八卦之理推算,则有所悟有所得,就更觉乐趣。不过,以我之智力,对《易经》的理解也只是“玩”,而且也只能是“小玩”,并力求在“玩中”体悟到为人之理和探索对命运认知之哲学。
通过读《易经》,体悟最深的是对人生福祸的认识,虽然很早就读过老子的:“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但到了理解了《易经》里的“亢龙有悔”,才更清楚福祸之间的关系了,这简单的四个字,却道出了自然和人生之理,即人一旦身居高位,这是福的到来,但随之祸也存在,也就有爬得越高摔得越重之可能。如果一个人在顺境中一味只图快乐,只一味地意气风发,“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那么,灾难也将随之而来。所以,在《易经》中解释这现象时说“盈不可久也”,这就是“水满则溢”之理。人,没有永久的高峰,人的一生有高有低,如走山丘,走到顶峰必然往下走,而在山下者,永远都有可能走到山上,当然,虽然这得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但毕竟在怎样低谷的人生,也有往上走的时候。我们多数人是在人生的半山腰,有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到高峰,但不管怎样,都是在往高峰走,只有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放弃往上走而选择下山。我们的一生都是在福祸相交之间,既乏大福也少大祸,也许,这就是一般人最好的一生。记得在《圣经》里,耶稣教导人们的祷告,也是只求平安,三餐有饭,不遇凶险。不管是中国人的《易经》,还是西方的《圣经》,所教的都是人类最高的智慧,确切地说,是神的启示。
据说《易经》是神给伏羲和周文王启示而作,故此能在短短4千字里面解释了自然规律和人生之道。即便是五六千年之后的今天,这经书里所揭示的自然和人生之规则,也还极为适用,而且,一用一个准。就简单地以乾坤之道而论,乾坤之道,即为天地之道,也称阳阴之道,,根据《易经》之理,这世界万物,均由阴阳所平衡,这阴阳所组合,便成太极。而何为太极?简单讲,是无法言说之道,因为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人们根本无法道出它具体是什么。一般来说,我们所知道的太极,就是“气”,是无形无影无踪之“气”,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正是由这些无形无影无踪之气所构筑。目前我们知道最小的元素是量子,但在之前,我们认为原子最小,然后是又发现中子,然后又发现…、、,将来,也许我们会发现还有比量子更小的元素,因为这个世界是可知而不可知,最后的认知,都需要由神来启示的。
在西方的圣诞节和新年期间,我却在大谈东方的《易经》之说,似乎同过圣诞节读《圣经》有点不合,但实际上,通过对《易经》的进一步点滴了解,我认为,《易经》所讲,同《圣经》一样,都是神通过我们的祖先来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地敬畏神灵和过好日子,应该怎样地奉自然之道,行为人之理。千万不要将《易经》看成占卜之说,看成算命看卦之术,我们应把它看成认识自然之道并奉行之的经典之作。
在这似春天和暖的南半球的夏天里,正是读书看《易经》的好季节,我看了,并因此有所获得,也便因此有了这篇文章。
2016年12月28日
(2017/01/19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