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和孔夫子对中国人的国民心态 极权的起家,靠的是欺骗、谎言、暴力和杀戮,极权的维系,靠的依然是暴力和谎言,极权如果我们把它通俗化的理解成为,极端的权力,权力无处不在,权力无所不能,权力包揽一切,权力挤压所有的空间,极权的起家,维系,巅峰,衰落,覆亡,这里面并非没有规律可循。毛文革宣布了G产主义极权的破产,创造了G产主义极权的巅峰,毛之后极权开始走向下坡路,毛之后,是否还会有人再创极权辉煌,出现第二次文革?答案是否定的,政教合一的极权体制,在邓改开的世俗化大跃进运动之后,任何再创极权辉煌,再次攀登文革巅峰的尝试,都将会以加速后极权体制的破局而告终。林彪的折戟沉沙重创了毛及毛体制,王立军、薄熙来的倒坎,有如多米诺骨牌倒塌的第一张,后续效应以及最终的结局已经显现。曾宁2016.10.28
【破局】突破现存的局面,或者是,现存的局面被突破。我的解读可能和大多数人的理解不一样,我的理解和解读是,破局在加速。毛和邓两个时代,是方向相反,背道而驰的两个时代。毛是政教合一,邓是世俗化。毛在邓们的眼里,就是穷折腾,瞎胡闹。邓在毛们的眼中,就是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就要割资本主义尾巴。毛邓本身也和矛盾是谐音。走邓的路,举毛的旗,或者是,邓的实质,毛的形式,其最终的结果都只能是加速破局。毛时代的纯而又纯,遭遇邓时代的溃败和腐烂,情形和结果可想而知?曾宁2016.10.28
一声叹息,无尽心酸,和谐盛世,中华大梦。正常手段无法谋生乃至贫困绝望,并非始于杨改兰。 2014年1月,带着瘫痪的母亲在东莞打工的云南人杨九,挥刀砍母然后割腕自杀。母子被救后杨九说:"我不想活了,可是留下母亲无人照料……" 图:杨九给母亲洗完澡后抱着母亲。
在中国历史上,毛泽东和孔夫子对中国人的国民心态,民族性格影响最为深刻,某种意义上,毛泽东比孔夫子的影响还要更加广泛,更加深刻,如果说孔夫子影响的还只是中国人的浅层性格,那么毛泽东则在更为广泛,更为基础的意义上,影响和塑造的是全体中国人对权力盲目的,无条件的,无底线的,彻底的迷信和崇拜。曾宁2016.9.27
【罗马尼亚剧变】
1,民众的觉醒很重要。
2,导火索很关键,有偶然性,也需因势利导。
3,军队的立场、倾向、倒戈,具决定性。
4,不失时机地出现类似“救国阵线”这样的力量,对于局势的稳定及走向具全局性影响。曾宁2016.2.1
【时局预判】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败,走到现如今目前的这样一种局面,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又所谓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身上的人,你不把老虎给打死,最终老虎就会把你给吃掉。因此个人判断,为了避免日后受到贪腐集团的反攻倒算,围攻清算,目前的反腐打虎之人,不排除会有可能走上一条类似于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总理梅德韦杰夫,所谓普梅搭配,国家元首和最高行政长官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角色相互对换、调配,也就是说,最终为时局所逼迫,不得不走上一条总统制和总理二人转的局面和道路。总统是谁,逻辑当然非常清晰和清楚,至于总理,毫无疑问,当然应该是,反腐打虎的具体操刀者、操作人。曾宁2016.9.8
很少有人有意愿,也有能力回答这样一些具有重大挑战性的问题。[呲牙]
网友问:中国为何会出毛泽东?
曾宁: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根子上了。网友们还可以提出类似的问题。美国为何会出华盛顿?中国为何就没有出现华盛顿?美国为何就没有出现毛泽东?这就是不同文化传统,不同的社会土壤,所产生的不同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果。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但是,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不同的政治行为和政治结果并非是永远一成不变。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一系列疾风暴雨式的社会运动的激荡和洗礼,不同文化背景之下,也会产生历史巨匠和政治伟人。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仍然可能会产生华盛顿。但美国社会却几乎可以肯定,不会产生毛泽东。这就是病态文化和人类历史进入良性文明之后的重大区别。曾宁2016.8.20
没有任何文件,确认过毛的核心地位,但毛是事实上的核心。没有任何决议,承认过邓的核心位置,但邓相当于拥有核心位置。何为核心?一言九鼎,乾纲独断,即为核心。后来,后来,虽有核心之名,恐亦无核心之实。乾纲独断,一言九鼎,绝对的权力,绝对的权威。曾宁2016.10.28
在江核心还健在的情况下,就确立了习核心的地位,国人的胆儿都特小,是不是可以弱弱的问一句,两个司令部如何处啊?曾宁2016.10.28
国民党是要自我弱化吗?本月30日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即将率团访问中国大陆。据说在两岸关系的定位上,国民党内发生了不小的分歧和争执?围绕,“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据说洪秀柱更倾向于使用“九二共识”,省略“一中各表”,进行表述。而马英九等人,则更倾向于坚持使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八个字。国民党渐趋式微,若在重大理念与价值上不再继续坚持,国民党将势必会继续被边缘化。曾宁2016.10.28
(2016/11/06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