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的评判应该是基于 常见自由派圈子里有人批评贺卫方,始终没闹明白批评贺卫方的主要的理由和依据都是啥?似乎批贺主要集中在贺的G产党员的身份这个焦点上,而所有批贺的言论似乎都和贺的观点,理念,价值追求似乎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让人十分的费解,贺的党员的身份完全是一个贺的个人选择的问题,人性高于政见,贺作为某一个政党的成员难道就不能够拥有超越于他所服务甚至效忠的那个政党的更高的价值追求?极权不允许难道自由派人士也同样的不懂的尊重个人选择这样的道理。曾宁2016.5.8
辩论就是要以理服人,就是要想办法说到别人的心坎里面去,就是应该要让人心服口服,某种意义上民主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人心向背以及争取人心的过程。曾宁2016.5.8
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追求的,是一个人的理念和信仰。古今中外,有多少志士仁人和革命者,是从自己的出生、家庭、身份和背景中,反叛、叛逆和背叛中行走出来。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一个人对真理的追求,不会因为他的出身、家庭、身份和背景而有所不同。对一个人的评判,应该是基于超越一个人的出身家庭身份和背景之上的价值追求理念和信仰意义上的评判。何况,何况即使是信仰,也还有浅表和深层的不同,假性和真实的差异。曾宁2016.5.9
【崇祯帝也太小儿科了。哪儿比得了当下呀!反腐,抓人,判刑,收缴财富,逼走海外,不了了之,天文数字的巨量资产,巴拿马河潜伏,做得很不彻底,还很不够,就差大打出手,也不过如此。谁又挽救得了王朝覆亡的命运。曾宁2016.5.9】
官媒释亡党信号:眼看大明要完 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日前,Z共官方媒体罕见刊文,文章借古喻今,称“眼看大明要完,士兵无军饷,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有评论认为,官媒此时发文暗示Z共官员坐视“党国危机”,说明Z共当局也正在面临崇祯当时的境况,党媒警示官员出力挽救危机,不过也必将徒劳无功。
5月7日,中共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网旗下微信公号“侠客岛”转发《学习时报》的一篇文章,文章标题为《眼看大明要完,官员们却开始装疯卖傻》。
文章称,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自杀,大明覆亡。此前,崇祯曾为挽救江山社稷做了最后的努力。他放下皇帝之尊,去哀求大臣和亲戚们捐款,给防守北京城的士兵发军饷。结果,皇亲国戚一毛不拔,满朝文武装疯卖傻。
文章描述,内阁首辅魏藻德,捐了500两;太监首富王之心,捐了1万两……崇祯的意思是“以三万为上等”,但没有一笔达到此数,最高一笔只2万,大多数“不过几百几十而已”,纯属敷衍。更多的权贵在哭穷、耍赖、逃避,一时间什么奇葩事都出来了:有的把自家锅碗瓢盆拿到大街上练摊,有的在豪宅门上贴出“此房急售”……
最后这次募捐只得20万两,崇祯除了苦苦哀求,一点辙都没有。
崇祯上任后接了一个烂摊子,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甚至把宫里的金银器皿、大殿里的铜壶都当掉了,充作军饷。史料记载,崇祯还把宫里储存的人参等物品也变卖了。转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一部隐性的、浅层次的“文革”史。“文革”,才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最真实、最深层次的表现形式。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和人类主流文明风马牛不相及。观察和判断一个社会,是否有意融入人类社会主流文明?我们只要看它,是否接受和认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虽然我们不能说,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处于“文革”状态?但是,我们却可以说,“文革”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巅峰之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巅峰之后就是走下坡路,任何刻意模仿和山寨“文革”的做法?最终的结果都只能是,薄熙来式的身败名裂和大狱侍侯!曾宁 2016.3.24
我丝毫不担心“文革”重来?“文革”是把中国人心中的魔性彻底的释放出来!“文革”是全面内乱。现如今是网络时代了,充其量也就是来一个网络版的“山寨文革”!如若,现实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中真的再来一次“文革”?那可就不是什么全面内乱?而是全面内战!不信咱们就走着瞧!曾宁[呲牙][憨笑]
张宏良们反现状,反改革开放,反美国反西方?这是要,搬进中南海,带领中国人民再来一次打土豪分田地,回到计划经济,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的节奏?在张宏良们的眼里,今天的世道就是一个牛鬼蛇神、魑魅魍魉当道的世道。不仅仅权贵们是张宏良们要革命的对象。所有的富有者应该也都是张宏良们要剥夺剥夺者的对象吧!只可惜,无可奈何花落去。无情而残酷的现状还可能回到昨天吗? 时间只会像铁蹄和履带一样,残酷无情的滚滚向前。 曾宁
(2016/05/11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