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绝不解决访民个案问题 郑恩宠点评: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级的维稳费预算每年都在提高,而地方各级政府的维稳费预算很少有公开,总而言之越维稳,维稳费就越高,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老百姓的钱。
维稳费并不是发给访民的,而有些访民认为维稳费是发给访民的,是解决访民个案的,结果走上了上访的误区。
维稳费是武警、特警、公检法的费用,包括购买、更新武器装备,提高公检法人员的生活福利待遇。习近平已经签署公安改革意见,公安人员的工资略低于军队、高于地方,结果法院法警工资大于法官的笑话。大批法官要辞职,要求年薪要30万,习近平也绝不会答应。习近平摆不平,还拿什么解决访民的个案问题?
中央政府的态度:维稳费不是解决访民问题的,是打压访民的,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经中共长达一年的起草,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次讨论,经习近平几十次批示、修改。这就是习近平解决访民问题的态度,绝不是地方政府拖着不解决访民问题。
许许多多的访民还是在单相思、自恋、在慢性自杀,看今后的实践吧!
转载来源:参与首发
中国“维稳“预算增半成 超1600亿元人民币
[日期:2016-03-07]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作者:
中国官方日前公布俗称“维稳费”的公共安全开支,较上年增长5.3%,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有访民批评当局以维稳的名义打压公众,也有评论指,正是因为社会上的不公义事件越来越多,维权者也越来越多,中国政府才不得不增加维稳开支。
中国两会继续召开,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公布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其中被称为“维稳费”的公共安全开支较上年增加5.3%,达到了1668.15亿元人民币。公共安全开支包括武装警察、公安、法院、司法等部分。去年,该支出为1541.9亿元,增长4.3%。与此相反的是,中国军费增长幅度则由2015年的10.1%下降到今年的7.6%。
对于不减反增的维稳开支,曾经多次上访的上海访民沈艳秋3月6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只有中国才有信访机制,但另一方面当局却以维稳的名义压制访民。
“他们是拿了纳税人的钱在犯罪。他们能办什么实事?什么实事都不能办。中国的特色就是有信访,国外都没有信访。中国设立了信访,但是不给访民去维权,访民去维权了,他还要抓、还要打压。”
香港浸会大学高级讲师吕秉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两会预算报告中提及的维稳费仅指中央级预算,不包括各地自设自立维稳机构所耗费用,如截访队、治安联防等,如果全部加起来,费用随时可能比军费更高,或达万亿之多。
维稳费用一直是中国财政支出中的一个大头,根据海外媒体的估算,此前5年,中国的维稳费均超过军费预算开支,如2012年的公共安全支出达到7077亿元,但自2014年后,公共安全支出预算内就不再公布地方的预算收支,这被认为将大笔地方维稳开支隐藏了起来。
北京维权人士倪玉兰3月6日向本台表示,维稳费的增加说明社会上不公义的事件越来越多。
“我认为是受侵害的人多了,上访的人多了,被强拆、被占地的人多了。因为受害的人多了,所以他的维稳费也相应地增加了,因为他要雇佣一些额外的人员来维稳,看着一些上访人员,所以他的人员就增加。我认为他的维稳经费在这一块增加了很大的一部分。”
倪玉兰还说,最近两年,可以明显感觉到当局维稳的力度在不断增强。
“他现在维稳,抓的人也非常多,实际上这种维稳就是剥夺上访人的权利。就像我,从08年被强拆到现在,没有房子住,(只能租房),最近警察不断找上门,还让中介和房东把我们轰出去,现在警察还在门外来看着我,还雇佣到了一些保安公司的人,还有地方的居民、还有一些居委会的人,3号那天差不多有20多号人围在这个院子的周围。”
(2016/03/07 发表)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