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心灵至今无法结痂的伤痛——“六四”是“我们”和“你们”都过不去
1989年春夏之交,由北京大学生悼念胡耀邦诱发的天安门广场绝食活动,席卷全国,发展成全民要求反对官倒,惩治腐败,实现民主的“天安门事件”。这是中国当代史上一次波澜壮阔、史有前例,不仅得到了在京数百万人参与,而且得到了全中国体制内外、各行各业、老人儿童、亿万人民广泛声援的民众爱国运动。令人不堪回首的25年前,集聚在北京长安街上的坦克履带,辗碎了无数平民百姓、年轻学子的变革意愿;也辗碎了中国遏制腐败、实现民主与和谐的天赐良机。那一天,那么多人流血了,其中不少是学生,有的还是孩子;这之后,那么多人被捕了,那么多人流亡了。从此,中华社会被维稳了,党政分家改革被窒息了,“公权力”也全面腐败了。那一天,一个开枪的命令,造孽了整个国家的灾难,开始了一个民族无法结痂的惨痛记忆,更成为了“我们”和“你们”至今谁都过不去的一道坎!
“我们”是指所有“六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难者、追随者,是全中国各行各业的爱国民众;“你们”是指所有“六四”爱国运动的镇压者、责任者、继承者,是掌握公权力的当政者。
“我们” 过不去这道坎
“我们” 过不去这道坎。每年的这个时候,民间社会总被记忆裹挟着,去追寻那些零散的思绪,追寻那段沉重的历史,扑捉那些凝血的足迹。虽然“我们”知道北京街道两边楼房上的子弹空洞早就被抹平,但历史拒绝遗忘!每年在这个日子来临时,“我们”都会纪念、控诉、呐喊、献花。
今年是“六四”25周年,海内外民间更是早早发起了各类纪念活动。海外从“天下围城”到“重回天安门”,到“六四”25周年网络纪念大会网络会议,到“25周年烛光悼念集会”以及不少网友拍照用笔在手(或胳膊)上写下对中国政府说的话等等。此外,全球首座“六四”永久纪念馆早在香港开幕,首日即向市民开放。展馆内纪念内容丰富,“天安门母亲”向纪念馆成立及赞助者表示感谢。在国内,以“天安门母亲”为代表的群体,早早发出信息,要求中共平反八九民运的组织,呼吁彻查及公布“六四”事件及向死伤者家属和公开道歉。5月3日,自由派人士在学者郝建家中举行十几人的“六四”25周年研讨会。其他受难家庭和参与者、记忆者也都分别写文章、发信息、传图片等用自己的不同的方式展开纪念活动,显示了民间社会一直拒绝遗忘,重来没有越过这道心灵伤痛的坎。
“你们”也过不去这道坎
“你们”也过不去这道坎,是因为25年来,“六四”始终是当局的心病和噩梦。记得当年“六四”镇压不久,中共政府发言人就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公开表示希望人们“淡忘”这一天和这场运动。这是一种典型的欲盖弥彰心理表达。因而,“你们”每年都会在这个日子到来之前,高度紧张,监控抓人。今年在新当家人习近平高调反恐遭遇滑铁卢背景下,“六四”前夕尤其风声鹤唳,以敢言著称的内地资深记者高瑜因公开习近平主导的《9号文件》被捕的消息,引起海内外舆论震惊。参加“六四”25周年研讨会,“五君子”:律师浦志强、学者徐友渔、郝健,教会人士胡石根,自由撰稿人刘荻被以“寻衅滋事”罪名刑事拘留。5月13日,北京公安局宣布:北京市民向南夫长期受境外网站负责人指使,编造传播虚假不实信息在境外网站发布,于5月3日以涉嫌'寻衅滋事'刑事拘留。5月13日晚上,刘军宁、温克坚、殷雨声等11人在杭州龙井路7号花园餐厅107房间就餐时,被突然冲进来的杭州国保带走。5月17日中午,身怀“六四”情结的圣观法师与信众,在武汉香格里拉酒店见面时遭到警方抓捕。此外,“六四事件”25周年之前,全国各地在网络媒体上活跃的异见人士如秦永民、胡佳等多被警告、软禁或“被旅游”。广州知名维权律师唐荆陵及其两位朋友王清营、袁新亭,近日被以所谓“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内蒙古律师刘士辉因在上海帮助访民维权而被刑拘。甚至有重庆网民因上传天安门照片而遭刑拘。
时至今日,很多失去了孩子的父亲和母亲都已经带着绝望与悲愤的心情离开了人世,“天安门母亲”代表丁之霖夫妇被拒绝回京,不能亲临祭奠自己的孩子,甚至不允许人们为六四而哭。可见,25年后的今天,“你们”也过不了这道坎!
“六四”是横在官民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25年来官方高压维稳、监控抓人,中华民族的这道坎过去了吗?从来都没有!“六四”是至今一道横在官民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站在这边,“你们”站在那边。官与民立场、情绪、行为都如此对立,对立的冰炭难容。
“你们”至今依然要将“六四”事件从人类的公共记忆、叙述和思考中彻底抹去;依然禁止任何独立调查、民间纪念,并在网上彻底封杀有关的谈论。天安门镇压在大多数学校教科书中变成含糊其辞成“1989年的政治风波’”,这恰恰真实地验证了“你们”内心很虚。然而,一个国家的军队向自己的人民开枪,让坦克的履带碾过爱国学生聚守的天安门广场,无论如何都无法逃脱世界共论的谴责与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六四”事件之所以成为“我们”和“你们”至今过不去的坎,就是责任者至今不肯忏悔,不肯谢罪,不肯安抚死不瞑目的灵魂,以至于中华民族心灵里至今震荡着无法结痂的伤痛。
这难道就是中华民族的宿命吗
中华民族要想迈过“六四”这道坎,填平官民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让民众心灵里地内伤不再淌血,当政者就只有向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学习,向50年代被国民党政府镇压的民运人士三鞠躬,勇敢地背起“六四”这道沉重的十字架,向人民忏悔!让罪恶得到公审!然而,当今中国依然没有这样大智大勇的领导人,敢于把“被扭曲的历史集体记忆,摊开在阳光下”。于是这个国家的伤口就永远无法结痂,“我们”和“你们”的这道坎就永远过不去;于是每年都会不断继续更多的人被喝茶、被旅游、被逮捕,甚至被流血的不幸,乃至“沉没
哑声”最终演化成“爆炸声音”。这难道就是中华民族的宿命吗?
而今“六四”第25个纪念日就要到来了。记得本作者多年前就为纪念“六四”写过一首诗《致死去的 流亡的——我的博客日记》,在此引用作为本文的结尾,以示纪念。
枪弹如雨
惊魂未定
记忆
若能唤醒宽容重生
那么
我情愿是一篇墓志铭
在黎明前的洗礼中
生出一身苔藓
用痴迷的绿色
刷新枪口上冒烟的血腥
死去的
或者流亡的
为了购买明天的微笑
我掬一缕阳光
擦亮一枚共和国的硬币
只为有这么一天
我用文字铺出一条路
而后
折断干戈
鼾声如雷
今天
我的博客日记
酿制了一缸米酒
祭奠死难者
等待流亡者
请民族与时代干杯
再采一束鲜花
重新连接一个镜头
我们本性就崇尚恬淡
只是为了自由
才起而奔忙
于是
在意识形态的大墙里
留下了一行
沉重的脚印
无怨
无悔
(2015/05/26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