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中国苦难无法纯文学 袁红冰:面对中国苦难无法纯文学
2014-12-20 23:43
来源: 博谈网
作者: 阳光
(博谈网记者阳光采访报导)12月20日,中国法学家暨诗人哲学家袁红冰在台北水牛书店举办新书发表会。主办单位“亚太政治哲学文化出版有限公司”邀请文建会主委吴锦发主持,并有诗人李敏勇、台大社科院副院长邱荣举、当代杂志设总编辑金恒炜、台大国发所副教授曾建元等人与谈。现场的读者互动热烈,会后并邀请袁红冰合影以及签书。
近日出版新书《意境性存在》的中国流亡作家袁红冰,于20日下午2时在台北大安区水牛书店举办新书发表会。该书为袁红冰首部短篇小说,每篇小说有其对应的生命哲学诠释,被认为“尽显绚丽璀璨的文学才华,更充满生命哲学的睿智”。
该书虽被认为是文学与哲学创作,但主持人吴锦发却表示,依然充满政治性。对此,袁红冰表示,他虽然关心政治,但从内心深处极其厌恶政治,“但因为看到太多权力的傲慢,以及从中产生的不公正,所以没有办法在政治面前保持沉默。”
“我生长于铁幕之下,看到太多的背叛、太多的罪恶、人性的践踏,也看到太多的虚伪。在整个东亚大陆上,人类万年历史中凝聚了最多心灵悲苦的地方,政治每时每刻都在践踏人性。”
“我的北大校友林昭,因为说了一些她认为是真理的话,被共产党处决之后,行刑的官员还跟她的母亲索要子弹费。”
“为了怕女政治犯临死之前喊出反党的言论,以生锈的铁丝把其下颚与舌头穿透,拧在一起。”
“蒙古人和藏人的苦难更多,直到前天又有藏人自焚,从2012年到今天已经有136位藏人为了表达对自由的热恋,不得不把自己埋葬在金色的烈焰中。生活在东亚大陆上,你如何去纯文学?除非你天良泯灭。对于我来说,心灵的苦痛就是我文学和哲学的主题。”
他也说明自己为何写了很多关于台湾命运的书,“亲自体验过共产党集权专制统治下的痛苦,我关心台湾是想要告诉台湾人一句话:自由就是幸福。我不忍心看你们失去自己的幸福。不忍心看你们被一国两制的骗局关进中共集权铁幕之下,和15亿中国人一样,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奴隶。”
他表示,明年应该会再书写关于台湾政治的书,因为九合一选举后,共产党将有新的动作。但内心深处他是一个诗人,一个哲学家。
现场来宾与读者坐满书店。座谈时,不少读者谈及自己的观点,互动热烈,会后并邀请袁红冰合影以及签书。
___________
袁紅冰新書發表 分享自由就是幸福
2014-12-20 18:46 自由时报
〔記者陳伃軒/台北報導〕《台灣生死書》作者、中國流亡作家袁紅冰今天發表新書《意境性存在——屬於心靈的真實》。出版多本有關台灣政治書籍的他坦言,其實心中厭惡政治,但基於對自由台灣拯救其靈魂的感念,他不忍台灣經歷共產黨極權統治下的痛苦,不忍看到台灣人失去幸福,被中共一國兩制的騙局關入鐵幕,成為中共的奴隸。
袁紅冰表示,成長經驗讓他體悟到政治無時無刻都在踐踏人性,所以他厭惡政治;他說,十多歲時親眼目睹中共烤煮蒙古人,其五臟六腑遂如蟒蛇竄出肚皮,「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人間恐怖的景象」;六四天安門事件當天,亦即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凌晨,他看到示威學生遭中國解放軍坦克車碾碎的慘況,甚至也聽到身體被擠碎的聲音。
袁紅冰有感而發說,「自由就是幸福」,他的所有著作在中國都是禁書,但對作家而言,作品即是靈魂,若沒有台灣這片自由土地,他的靈魂可能被共產黨封在鐵罐,永不見天日,這是他關心台灣命運的原因,他不忍看台灣失去幸福。
不同於過往的中國、台灣時政分析文章,《意境性存在》為袁紅冰第一部短篇小說,由文學卷七篇、哲學卷七篇構成,每一篇小說都有相對應的生命哲學詮釋。其中一文以震驚全球的台北鄭捷「捷運殺人案」為原型,在幾乎人人詛咒鄭捷的社會氛圍下,袁紅冰從詩人及哲人的角度解讀本案,反應當代社會和人生的價值。
前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感嘆,「小說」二字不足以界定《意境性存在》這七篇短篇小說是用意識流手法、第三人稱詮釋觀點書寫,意識流動的深奧跟優美,展現袁紅冰「追逐唯美心靈已經到了神經病的階段」,文字載具已無法承載袁紅冰所想表達的事物,唯有擁有一定程度的生命體驗才能領悟。
(2014/12/21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