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学生罢课准备一周回顾
转载来源:参与首发
一周新闻聚焦:香港学生组织发表罢课宣言,“占中”三子削发明誓抗争到底
[日期:2014-09-13] 来源:民主中国 作者:施英 【 民主中国首发 】 时间: 9/11/2014
在香港,在人大拒绝香港民意,执意通过所谓香港政改框架,实施愚弄香港市民的假普选方案,引发香港各界强烈反对。不仅有和平占中运动,而且香港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都要罢课,以示抗争。对于即将发生的香港学运,官方和中共组织进行千方百计的破坏和威胁。9月9日是“去毛日”(毛泽东忌日),香港“占领中环”争取普选运动发起人戴耀廷、陈健民和朱耀明举行削发仪式,抗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香港行政长官普选决议实际上对民主派关门落闸。这一举动得到广泛响应,一场与中共当局的激烈对抗在所难免,拭目以待吧!
毛泽东在1966年发动文革,煽动红卫兵运动,在一次谈话中说:“凡是镇压学生运动的人,都没有好下场!”1989年春夏那场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被当局的坦克无情的镇压了,迄今都是中共的心痛,他们害怕“没有好下场”,害怕历史的清算。
如今,在香港,在人大拒绝香港民意,执意通过所谓香港政改框架,实施愚弄香港市民的假普选方案,引发香港各界强烈反对。不仅有和平占中运动,而且香港的大学生甚至中学生都要罢课,以示抗争。
香港大学学生会罢课宣言中愤慨写道:“普选细则现已被人大笃定,我等冀以罢课凝聚学生力量、唤醒社会各界奋起反抗。我们呼吁全港大专院校学生走上街头,反抗腐败政权,并恳请各院校教授、讲师予以学生实际支持,例如不因罢课处分学生、参与公民讲课、义务为学生补习,甚至投入罢教声援。同时,我们亦吁请市民大众出席集会声援、店铺挂起标语支持及以各种可行方式响应,并准备抗争。罢课是我们对政权的最后警告,若当权者仍然一意孤行,下一步就是接踵而来的抗命行动。身负时代使命,我们别无他选,亦无法退让。”
对于即将发生的香港学运,官方和中共组织进行千方百计的破坏和威胁。香港亲北京的反占中大联盟,星期一设立电话热线,鼓动市民匿名举报倾向参加抗议人大决议罢课或占领中环的中学生,触发社会强烈反弹和批评。有民间团体斥责此举会侵犯学生私隐,在校园制造白色恐怖,掀起文革式的互相监督和告密之风。这种卑鄙的行径,连建制派的立法会议员林大辉也表达强烈不满,他在9日发表声明批评大联盟没有必要对学校“指指点点”,又批评大联盟做法如同向学校施压,凌驾学校的自主权,直指做法无助解决政改分歧,“深怕只会引起严重的反效果”。
9月9日是“去毛日”(毛泽东忌日),香港“占领中环”争取普选运动发起人戴耀廷、陈健民和朱耀明举行削发仪式,抗议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香港行政长官普选决议实际上对民主派关门落闸。这一举动得到广泛响应,一场与中共当局的激烈对抗在所难免,拭目以待吧!
●香港学生组织发表罢课宣言,抗议人大假普选框架
▲香港大学学生会罢课宣言:行义遵道 匡救香港
8月31日,170名人大常委「充分考虑了香港社会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后,全票通过对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不作修改,而2017年行政长官提名委员会之人数、构成和委员产生办法,则按照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厘定。候选人数目限为两至三名,均须获过半数提委支持。北京掌声雷动一时,香港市民义愤填膺。人大连落三闸,戳破港人三十多年来「又倾又砌」,以期「民主回归、争取双普选」的梦幻泡影。京官侈言「中央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提名委员会是块美玉,越看越可爱」等谬论,更是挑战港人良知和道德底线。
去年底政改谘询启动,政府当时声言「不设既定立场」,大专学界继而举办公投,逾一万五千名同学支持公民提名,及提名委员会由一人一票而票值均等的选举产生。同学们亦制订学界方桉,于各区摆放街站,以阐释信念和坚持。事隔半年,国务院却于六月初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企图二次制宪,结果激起港人反扑。逾七十万市民参与民间公投、支持公民提名,要求立法会否决不符合国际标准的选举方桉。七一游行中,五十一万市民披风冒雨走上街头,要求落实包含公民提名的真普选,无惧中共恫吓,捍卫港人自主。连月来,政改谘询渐渐褪去「有商有量」糖衣,暴露「我是你非」的本相。
港人争取民主卅年,港大学生一直参与其中。1984年,学生会致函总理赵紫阳支持民主回归,指出将来港府最高行政首长应由普选产生,获赵氏答以「民主治港是理所当然的」。《基本法》草拟期间,港大同学亦担任谘询委员会学生代表。三十载弹指飞逝,当年学长如今已年过不惑,香港民主却仍在十字路口徘徊,前途未卜。
七月二留守遮打道行动中,我们目睹同窗为我城未来甘愿犯险,强权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变本加厉打压民主。当不义成为事实,反抗就是义务。我们将以罢课承接七二留守遮打道行动,掀开一连串不合作运动的帷幕。北京一锤定音,港府俯首领旨,蔑视港人声音,企图独断香港前程。有鉴及此,我们本赤子之心,以罢课行动引领大众正视社会议题,只为坚持推动我城民主进程:
一、公民提名 寸步不让
提委会按照选委会维持1200人,四大界别比例不变,无疑是旧酒新瓶,侮辱港人智慧。港人期盼的普选当包括平等之提名权、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绝非「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任由权贵把持香港前程。若然未来提名委员会构成一如既往,行政长官候选人经权贵筛选,再由一人一票「选出」,根本无助解决管治危机。公民提名确保平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直接反映公民意志,消除政治特权阶级,是达至真普选的出路。
二、促请立法会否决不符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桉
六二二民间公投中,近七十万人要求立法会否决不符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桉。可是,无论是人大决定之草桉文本,抑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就草桉的书面说明,均企图澹化同样重要的被选举权和平等的提名权,只字不提2017年后特首选举方式可再修改。所谓「袋住先」,实质是「袋一世」!方桉一旦获得通过成普选定桉,将适用于2017年以后的行政长官及立法会选举,不义政制岂非千秋万世,无了期延续?
三、2016年起立法会全面直选
立法会本是代议士济弱扶倾,彰显公义之地。无奈功能组别及分组点票制度,令建制阵营把持议会,屡次为政权保驾护航,形成少数推翻多数的畸态,近年更多次否决捍卫新闻自由等为保护香港核心价值的议桉。同时,部分已在港式微的界别如渔农界等仍于议会占有为数不少的议席,足见功能界别划分颇为过时。政制改革不仅限于行政长官选举方法,立法会产生方法亦深深影响我城命运。港人争取落实双普选逾卅年,功能组别必须废除,全面直选刻不容缓。
我等学子本抱着简单的愿景,冀望在安定生活中求知修业;我们享受在舍堂竞技体育、谈文论艺,期盼透过上庄等途径服务同学、一展抱负。然而,我城赤雾氲氤风雨飘摇,黑白是非真伪颠倒,一直恪信的价值观日益动摇。港大校训既为眀徳格物,时值香港命运转捩点,我们岂能自乐于校园一隅,袖手旁观?当公义惨被践踏、自由痛遭剥削,我们决心以罢课明志。
普选细则现已被人大笃定,我等冀以罢课凝聚学生力量、唤醒社会各界奋起反抗。我们呼吁全港大专院校学生走上街头,反抗腐败政权,并恳请各院校教授、讲师予以学生实际支持,例如不因罢课处分学生、参与公民讲课、义务为学生补习,甚至投入罢教声援。同时,我们亦吁请市民大众出席集会声援、店铺挂起标语支持及以各种可行方式响应,并准备抗争。罢课是我们对政权的最后警告,若当权者仍然一意孤行,下一步就是接踵而来的抗命行动。身负时代使命,我们别无他选,亦无法退让。
香港大学学生会
二零一四年九月三日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4日报道:港大中大学生会发表“罢课宣言”
香港大学学生会发表了一篇名为《行义遵道 匡救香港》罢课宣言,呼吁全港学生走上街头反对人大香港政改方案。
港大学生会发表在周三(9月3日)的宣言书中提出了三点诉求:一是公民提名寸步不让,二是促请立法会否决不符国际标准的普选方案,三为要求2016年起立法会全面直选。
宣言说:“北京一锤定音,港府俯首领旨,蔑视港人声音,企图独断香港前程。有鉴及此,我们本赤子之心,以罢课行动引领大众正视社会议题,只为坚持推动我城民主进程。”
宣言还批评,提委会按照选委会维持1200人,四大界别比例不变,无疑是旧酒新瓶,“侮辱港人智慧”。方案一旦获得通过成普选定案,将适用于2017年以后的特首选举及立法会选举,“不义政制”将无限期延续。
宣言中呼吁院校教授和讲师予以学生实际支持,例如不因罢课处分学生、参与公民讲课、义务为学生补习,甚至投入罢教声援,也号召市民大众响应,准备抗争。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此前在周一也发表了罢课宣言,并称人大常委完全无视民意,罢课只是整场不合作运动的第一步,如果没有得到回应,下一步就是“源源不绝的公民抗命”。
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罢课宣言中都提到,1984年港大和中大学生会曾致函前总理赵紫阳要求“民主治港”,得到的答复是“民主治港是理所当然的”。
中大宣言中说,三十年过去了,香港回归了,但说好的民主治港依然遥遥无期。“中共终于撕破了他们伪善的假面具,露出了独裁的真面目,公然违反三十年前在《中英联合声明》的庄严承诺。”
中大人类学系主任戈登•马修在其个人脸书(Facebook)上表示支持学生抗议,会把讲课过程拍成视频放到网上供学生学习。
香港中文大学学生会将于周四(4日)下午在中大民主女神像前召开第一次罢课会议及论坛,讨论决定罢课运动的具体事宜,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学者也将出席。
▲德国之声(DW)9月4日报道:香港学生:罢课是对政权的最后警告
香港大学学生会周四呼吁学生由9月22日起罢课一周,作为对北京政府拒绝全面普选的抗议。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全国人大于8月31日宣布落实2017年香港 特首的选举方法,不少泛民主派人士批评方案将筛走不够“爱国”的候选人。人大的决定,令不少希望争取全面民主的香港人大失所望。占领中环发起人曾表示,香港已进入一个 “公民抗命”的年代,并呼吁香港市民参与行动,占领中环大街,以示抗议。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