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的前车之鉴(26)
中国近代史的前车之鉴(26)
——熊飞骏
(******如果你对现实感到迷惘,你就去读读历史,其实一切已经发生过;如果你对历史感到迷惘,你就来看看现实,其实历史正在发生。
一切善于忘却的民族必有大灾难!)
四、甲午大灾难——中日体制战争(续2)
大东沟海战
1894年9月17日,平壤溃败两天后,中国北洋舰队的12艘战舰,包括定远、镇远两艘王牌主力舰,从大连出发,运送增援平壤的武装部队在鸭绿江入海口的大东沟登陆,在回航途中的黄海上,跟日本联合舰队的10艘战舰相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现代钢铁军舰海战爆发了。
中国方面除了舰艇数量占优势外,还有定远、镇远两艘号称“打不沉的王牌主力舰”。如果发挥得好,单是这两个主力舰的战斗力就相当于日本10艘军舰的总和。
阳光下进行的大规模舰队决战与“打一炮就跑”的游击式偷袭不同,重炮对战争的胜负起决定作用。北洋舰队拥有30厘米重炮8门,20-30厘米大炮16门;日本联合舰队只有3门重炮和8门大炮,不到北洋舰队的一半。
战争刚打响,世界上最大的海战奇观发生了?
临阵抗命:北洋舰队司令官丁汝昌采纳英国顾问泰乐尔的建议,根据中方舰艇未装舷侧速射炮侧面火力贫弱而定远级的主炮都排在前方的特点,下令舰队作一字形雁阵迎战。舰队副司令兼旗舰舰长刘步蟾发现如此布阵则旗舰定远号恰恰处于最危险的前端,将第一个受到炮击。于是他临阵抗命,在转达命令时改为定远号位于最后方的“倒人字形雁阵”。这种阵形主要是发挥舷侧速射炮的威力,等于是“以短击长”;同时把战斗力较弱的舰艇摆在最前方给敌方“先打弱敌”提供方便,犯了海军战法的大忌。
主帅自伤:旗舰定远号发射第一炮时,那个年久失修,早就锈烂了的指挥舰桥被震断裂。总司令丁汝昌和顾问泰乐尔被双双抛到半空,然后重重地摔在钢铁甲板上。丁汝昌腰部重伤失去了指挥能力,泰乐尔则昏死过去。
面对力量占压倒优势的北洋舰队,联合舰队很快意识到了己方的不利形势。为了有效弥补己方的劣势,日方再度乞灵于官兵的“英勇”。联合舰队根据中方重炮多、射程远、威力大,日方快炮多,射程近、威力小的特点,决定采取“玩命近战术”,率领舰队冒着猛烈的炮火,不顾死活地冲了上来。
北洋舰队的官兵看到日本舰队冲上来玩命了,那些拿钱买来的舰长一个个吓得魂不附体,士兵也乱作一团。上次在丰岛海战中丢下载有1200名官兵的高升号商轮和受伤同伴悬挂白旗临阵脱逃的济远号军舰,这次又故伎重演,率先逃离战场。广甲号也紧随其后临阵脱逃。
唯一认真作战的战舰是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但独木难撑朽坏的大厦。这个不合群又边缘化的孤胆英雄,在舰艇重伤之际,指挥战舰开足马力撞向日舰,作出与敌同归于尽的泣血壮举,不幸中途撞上鱼雷为国捐躯,英雄泪流满面沉入海底。
日本联合舰队冲上来后,北洋舰队失其所长,日舰的舷侧速射炮则尽显优势。在击溃北洋舰队两翼的“弱兵”后,日舰集中火力围攻定远、镇远两艘王牌主力舰,向两舰倾泻掉几百发炮弹。可令日方震惊的是:两舰不但依然岿然不动,日舰射出的所有火炮居然没有哪怕一颗炮弹穿透两舰的船体和甲板?相比之下,日方旗舰松岛号则被定远舰射出的炮弹打得千疮百孔。此现象说明中方的舰艇占绝对优势!别忘了定远、镇远两舰还是在年久失修锈迹斑斑的情况下投入战斗的。如果两舰先前得到了很好的保养维修,威力将更增一倍。
这里有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日本旗舰松岛号被打得千疮百孔,为何最终没有沉没呢?
这又是一个创人类世界记录的“不负责任”悲剧!
因为北洋舰队用错了炮弹?应该用开花爆破弹,但射向日舰的全是固体弹头的穿甲弹甚至训练弹?
北洋舰队没有开花爆破弹吗?
非也!有很多!
参加过大东沟大战的定远、镇远、靖远、来远、济远、广丙7舰的库存炮弹,仅开花爆破弹一项即达3431枚。其中,供305毫米口径炮使用的炮弹有403枚,210毫米口径炮弹952枚,150毫米口径炮弹1237枚,120毫米口径炮弹362枚,6英寸口径炮弹477枚。大东沟海战后,又拨给北洋海军360枚开花弹,其中305毫米口径炮弹160枚,210、150毫米口径炮弹各100枚。在3431枚开花弹中,有3071枚早在大东沟海战前就已拨给北洋海军。
3071枚开花爆破弹如果射到日舰上,就够联合舰队喝一壶的!至少能击沉几艘日舰。
北洋舰队为何没射出那么多的开花爆破弹呢?
没带!
在两国大战的危急时刻,随时都有可能遭遇敌舰生死决战,居然没有带足最有威力的炮弹,把最好的炮弹全储存在旅顺、威海卫基地的弹药仓库里?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天底下还有这等放屁的事情么?
没什么好笑的!这就是“大清主义”的不可动摇“特色”,远超正常人想象力的“不负责任”!只要想不到,没有做不来!
坚持“大清主义”不动摇,其实就是“把不负责任进行到底!”
无独有偶,110年后,汶川地震的大量救灾物资在长达五年多的漫长岁月一直积压在仓库里,没有分发给灾民。这其间没有哪一个领导提起或想起这件事?等到被意外发现时,仓库里的食品全发臭、霉烂。救灾如救火啊!
这样的“光荣传统”中国人一直在发扬光大。
丰岛海战中,日本吉野号被一枚济远舰150毫米口径火炮击中右舷,击毁舢板数只,穿透钢甲,击坏发电机,坠入机舱的防护钢板上,然后又转入机舱里。可是由于弹头里面未装炸药,所以击中而不爆炸。如果这枚炸弹是开花爆破弹,丰岛海战的结局就要改写了。
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了上一次的教训,下一次居然还犯同样的错误?啧!啧!
这只是其一?还有比这个更叫绝的:
大东沟海战中,北洋海军发射的炮弹有的弹药中“实有泥沙”,有的引信中“仅实煤灰,故弹中敌船而不能裂”……
类似的灾难性丑闻不胜枚举,这些都是大清国不可动摇宁可亡国也必须坚持下去的“光荣传统”。
大东沟海战持续五小时。中国战舰五艘沉没,其余全部重伤或落荒而逃。日本则仅旗舰松岛号重伤,无一艘战舰被击沉。
大东沟海战虽然以北洋舰队的惨败而告终,可对内宣传一样是取得了伟大胜利。孤胆英雄邓世昌成了另一个“一俊遮百丑”的宣传典型,他临危撞向敌舰的英雄壮举在大清国的街头巷尾轮番轰炸,给人感觉北洋舰队的官兵个个都是邓世昌,人人都有与敌同归于尽的铁血钢肠。中国人民不可能知道:北洋舰队邓世昌那样的铁血英豪只是个别另类;济远号舰长方伯谦之流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败类则是普遍的主流的。
这种王婆卖瓜式对内宣传把大清国推向了灾难的深渊。平壤战役、丰岛海战、大东沟海战,从将军到士兵普遍胆小怯战,炮声一响,官兵惊慌失措,皆如惊弓之鸟,战之魂飞魄散、退之蜂拥而去,逃跑速度之快,丢弃武器之多,堪称近代战争史上一大奇观。如此丑态百出的战争生态,说明大清国的海陆军不但不是日本军队的对手,而且不具备最基本的战争素质。这样的军队别说第六大海军强国和第一大陆军强国,就算把全世界的尖端武器都拿来交给他们,也一样是一败涂地临阵脱逃。老鼠就算持有原子弹,见了只拿着手榴弹的猫也一样只恨爷娘少生了两条腿。
如果当时清政府不搞王波卖瓜式对内宣传,举国上下为战争叫好,官民狂热意淫“打到东京去”;而是勇敢正视自己的劣势,冷静思考失败后的对策,及时请出英、法、美等国出面斡旋向日本求和,就可避免灾难性的结局。当时北洋舰队的主力尚存,定远、镇远两艘“炸不沉”的王牌主力舰让日本海军嫉妒得眼红,大清国的“败絮其中”还没完全暴露。此时主动向日本求和,日本的要价不会太高,至多就是丢失朝鲜半岛,赔款也没一个的。绝不会付出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割让台湾、彭湖列岛,赔款2亿3千万两白银那样的惨重代价。
可王婆卖瓜式对内宣传造就了举国上下欢庆胜利的滑稽闹剧,那时谁要提出对日求和放弃朝鲜谁就会被国民斥骂为“汉奸卖国贼”挖他家的祖坟!
谎言忽悠国民者最终自食其果!大清国终于为“自吹自擂”的宣传模式付出了灾难性代价。
歌功颂德的宣传机器一开动,明知会一败涂地死得很难看的战争也只有继续下去。
辽东半岛战役
平壤战役和大东沟海战,大清国海陆军的丑陋表现极大的刺激了日本军部的战争野心。
甲午中日战争早期,日本的战略目标很有限,最好的战争预期就是把中国势力赶出朝鲜,把朝鲜变为日本的保护国。对于侵犯中国本土和消灭北洋舰队这样庞大的战争目标,日军连想一下的勇气都没有。那时日本的多数有识之士都认定日本会战败,卷入这场战争完全是玩“赌字诀”不得已而为之。如果能打个平手就是意外之喜,若能占有朝鲜则相当于天老爷保佑中大彩了。
中日战争前期,日本参谋本部给陆军制定的战略目标是占领朝鲜,没有打过鸭绿江进入中国本土的任何计划。海军的战略目标则是保护日本陆军在朝鲜登陆;同时尽可能阻止中国舰队向朝鲜运送援兵。
叶志超兵团在平壤的溃败,六天狂奔500里退到鸭绿江边,最大限度地刺激了日本陆军的侵略胃口。追赶清军到达鸭绿江边的日本兵团面对江对面那群天底下最最可爱的战争对手,根本收不住自己的脚步,没有等到参谋本部的命令就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进入中国本土打击四散奔逃的清军。
9月25日,日军搭浮桥抢渡鸭绿江,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未作象样的抵抗就弃阵而逃。日军攻陷虎山要塞,山县有朋即将第一军司令部移于虎山。各路清军虽然在数量上拥有压倒优势,装备着新式滑膛枪,可一见到日军的影子就不战而逃,沿途则对中国同胞玩抢劫、强奸暴行。
9月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丹东。
大东沟战役后,中国海军的整体实力依旧不在日本联合舰队之下,如果从此积极认真作战仍可和日本海军周旋,就算不能取胜也能制止日舰随心所欲。依仗强大的海岸炮台配合自保则绰绰有余。可李鸿章忧虑自己的“家底”在海战中打光,竟然命令北洋舰队全部龟缩进威海卫军港不准出战?众所周知海军是最花钱的军种,之所以花那么多钱建设海军,就是要利用舰队攻击敌方运兵船和战略要地,同时保护自己的运兵船和战略要地不被侵犯。现在花费巨资建立的北洋舰队在和敌军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不但不履行自己攻敌卫已的职责,相反全龟缩进军港让海岸的陆军来保护它?这不是海战史上的滑天下之大稽么?
大东沟上战役之前,力量占压倒优势的北洋水师本应主动出击攻击日本增援朝鲜的运兵船,可居然没有?力量屈居劣势的日本联合舰队则多次出动袭击中国运兵船,丰岛海战仅三艘日舰就把有一艘军舰护航和两舰助阵的1200名中国官兵葬入海底。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