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绕国家项目
文: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 中野亚里
2013-07-08日
今年日本和越南迎来了邦交40周年。安倍首相1月份访问越南时,双方确认将进一步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并就在建设核电站和稀土资源等方面继续合作达了成共识。然而近年来,越南在资源、能源开发上有各种问题浮出水面,回顾以往的情况就可以发现,今后在核电站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企业在越南中南部高原投资铝土矿开采和冶炼的项目与核电站建设一样,都是越南国家级重大项目。但该计划是由中越两国的共产党高层秘密达成协议并着手开展的,并没有经过越南国会的公开审议。越南未就该计划公布环境评估报告,该情况被指责涉嫌违法。由于决策过程缺乏透明性,政府对项目的解释说明也不充分,以知识分子为的有组织的抗议活动正在展开。铝矿开发问题激活了越南要求民主化和公开化的动向。
开发铝土矿 政府信息不透明
笔者前往开矿所在地得农省和林同省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针对铝土矿开采、炼铝工厂的建设和扩建,以及土地征用计划和补偿费等方面,没有居民称收到了明确的解释说明。施工现场产生的土石、废水、噪音、振动等让一些农民深受其害,他们向企业和行政机关控诉,但仍未获得实质性的解决。
由于企业“预算不足”,在施工现场还出现了拒付劳动者工资的现象。很多人都是外地来的务工人员,据了解,由于雇用情况不稳定,年末放假以后很多工人就不再返回工作了。政府宣传称项目开发能为当地带来就业岗位和职业培训的机会,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这一说法也缺乏事实依据。尽管负责项目的工商部强调“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但无法否认的是,宣传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另一方面,工厂建设比原计划推迟了2年。原定于2012年在林同省投入生产的工厂先后两次推迟开工时间。项目的规划管理当局给出了各种解释——生产铝需要复杂的技术、部分作业流程出现故障、工程不稳定、土地征用未能按期完成等。
为了向外运输成品铝,越南原本还计划扩建平顺省的一处港口,但自2007年获得政府许可后的5年内施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今年2月该项目彻底取消。扩建工厂和港口之间的道路、修补桥梁等工程也没有进展。这些项目明显要半途而废,但谁应该为此负责始终不明确。
包括铝土矿开发在内的各大工程的失败以及国有企业的腐败问题等让民间的批判之声高涨,疲于应对民怨的越南政府于今年3月召开了“部长回答人民提问”的会议。当被问及铝土矿开发陷入困境的原因时,越南工商部部长武辉煌解释称,“这是越南的首次尝试”、“我们没有管理(数百亿美元)巨大规模资金的经验”、“工程所需的技术要求很复杂”等。而相同的解释,也适用于核电站建设。
今年年初,越南工商部和日本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在河内举办了一场关于资源开发和环境行政的研究会,笔者也参与了此次会议的提案和组织工作。但是,越南工商部方面坚决拒绝将铝土矿开发问题作为研讨会的议题,而且不允许持反对意见的专家和知识分子出席该会议。甚至没有让主管环境问题的资源环境部参与这次研究会。笔者等人希望能让项目“推进派”和“反对派”共聚一堂,营造自由讨论的机会,然而这样的尝试在计划阶段就胎死腹中了。
反对核电者被逮捕
持续反对铝土矿开发的越南知识分子们相互之间分享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信息,同时反对俄罗斯和日本正在宁顺省开展的核电站建设计划。但是反对派的核心人物们一直处于越南警方的严密监视之下,有的人住宅遭到非法搜查,甚至还有人被逮捕。
在世界各国,进行大规模资源、能源开发时,力争让政府、企业、当地居民、少数民族、专家、知识分子、普通市民、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决策,共同解决问题。这是世界潮流。然而,宣扬“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外交路线的越南,实际上正与这一大潮流背道而驰。
在笔者观察越南的20年中,遇到问题就遮遮掩掩的特点基本上没有改变。信息公开不充分,封杀自由的讨论——在这样的政治土壤中建设核电站,谈论技术和经济效益之前,还潜藏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日本应该在理解对方现状的前提下,重新考虑合作的方式吧。
作者简介:
中野亚里,法学博士,庆应义塾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结业,现任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著有《越南的人权·多元民主化的可能性》(2009年出版)、《现代越南的政治与外教》(晓印书馆2006年出版)等,还编著了《越南战争的“战后”》(Mekong出版社2005出版)等。
2013年7月14日,轉載自《朝日新聞》中文網
此文于2013年07月16日做了修改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