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姬面对“中國問題”严厉考验
以下是曼谷高橋徹的報道:
由於緬甸部分當地居民反對中國企業進行銅礦山開發,緬甸政府起用昂山素姬擔任調查委員會的委員長,負責調查是否應允許該礦山繼續運營。如果該委員會認為該礦山應"中止",將導致對缅中關係惡化,而如果允許該礦山"繼續運營",就將讓不少緬甸人失望。
在深受國民支援的"民主化領導人"與冷靜的"政治家"之間,昂山素姬被迫進行艱難的選擇。
在緬甸中部的"萊比塘銅礦",11月29日淩晨,警察突然襲擊了要求停止銅礦開發而進行靜坐的示威人群的帳篷。警察利用催淚瓦斯和噴水強制驅散人群,包括參加示威的僧侶在內的數十人負傷。緬甸政府進行了道歉,稱"這種做法非常過分"。
但是,事後進入當地抵達現場的昂山素姬並未對警察的強制行動進行譴責,針對今後的開發謹慎地說:
*必須考慮到緬甸在國際上的信用。
*我的判斷未必會讓大家滿意。
關於該銅礦山的開發,是2010年軍政府旗下的緬甸聯邦經濟控股公司與中國萬寶礦產公司簽署的共同開發協議。不過,由於發生了環境污染和土地強制徵用行為,今年6月反對派包圍了礦山開採現場,因此工程被迫暫時停止。11月下旬,發生了第2次大規模抗議示威,緬甸政府也終於開始採取行動加以應對。昂山素姬之所以被任命為調查委員會的委員長,是因為昂山素姬是眾議院法律委員會委員長,同時還因為在國會提出該問題的是昂山素姬領導的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連盟(NLD)的所屬議員。
昂山素姬在表態上"曖昧"的原因是,擔心緬甸與鄰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出現惡化。中國企業在緬甸投資的項目中,已經有伊洛瓦底江上游的大型發電項目"密松大壩"的先例。去年9月,根據"國民的意志",緬甸總統吳登盛決定停止大壩建設,結果獲得了讚譽。
不過,儘管是前軍政權時代簽署的協議,單方面撤銷兩國達成協定的計劃也實屬罕見。中國方面在顯示出不滿的同時保持了靜觀其變的態度,但如果此類事件"第2次"出現,中國很有可能採取要求鉅額違約金等強硬手段。
此次,緬甸普通百姓的感情似乎更傾向於"中止"開發。有外交相關人士分析認為:"如果要求中國企業停止開發,有可能對今後吸引外資造成消極影響"。
另一方面,依靠國民支援上位的昂山素姬也無法對"民意"毫不在乎。
昂山素姬曾經面對痛苦的經歷。今年5月,在緬甸西部激化的佛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的民族以及宗教對立中,昂山素姬由於發表了偏向伊斯蘭教徒方面的言論,在佛教徒佔大多數的緬甸國內遭到了批評。在那之後,昂山素姬對該問題一直三緘其口,但此次有可能被批評為"軟弱",應對起來將非常傷腦筋。
調查委員會向總統提交中期報告的期限是明年1月末。在有限的時間裏,昂山素姬作為政治家的能力和決斷力將承受考驗。
(2012/12/15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