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黨一胎簡體腦殘的大陸人不配稱中國人!
一黨一胎簡體腦殘的大陸人不配稱中國人!~犬惡酒酸-看中國人怎麼糟踐《賽德克‧巴萊》
2011/09/06 20:18:31 瀏覽8|回應0|推薦0
犬惡酒酸-看中國人怎麼糟踐《賽德克‧巴萊》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懸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挈壺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齕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
這個典故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宋國,有個賣酒的人家;雖然,他所賣的酒斤兩足,待客又親切,且酒味醇正,所以酒旗高懸;但是,他的生意卻始終不見好;因此,由於酒賣滯銷,而都變酸了。於是,他便去請教村中的長者楊倩。
楊倩:「你家門口是否有條猛犬。」
宋人:「是啊。」
楊倩:「因為買酒的人懼怕那頭猛犬就嚇跑了,所以你的酒賣不出去而變酸 ,就是這個道理。」
~~~~~~~~~~~~~~~~~~~
日前,台灣導演魏德聖的作品《賽德克‧巴萊》參加威尼斯影展,從一開始就飽受中國的打壓,導致參賽國被標示為中國‧台灣;因此,台灣方面對此展開正名抗爭,所以小鼻子小眼睛的中國人就對本片展開另一輪的攻擊。因而,中共就讓其媒體大做文章,予於各種惡評。如下:
《殺戮》威尼斯叫好《賽德克》失利
http://www.szkweekly.com/ 2011年09月02日 《青年報》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與監製吳宇森
昨日,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與羅曼‧波蘭斯基的《殺戮》在威尼斯電影節分別舉辦全球首映,兩部競賽片可謂狹路相逢。
不過,與大師級電影《殺戮》開映前15分鐘門口就排起200人長隊的火爆相比,原本備受期待的華語競賽片之一《賽德克‧巴萊》則出師不利,悄悄地來,默默地走,外媒反應冷淡,國內媒體更是惡評不斷。
遇冷:《賽德克‧巴萊》評價跳水
由《海角七號》的導演魏德聖耗時12年籌畫,本屆威尼斯電影節三部華語競賽片之一的《賽德克‧巴萊》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以霧社事件為背景,講述了當時
賽德克族頭目莫那魯道率領三百多名族人對抗日本三千大軍的英勇故事。此前《賽德克‧巴萊》熱血的預告片就在微博上引起一陣轉發熱,業內都看好該片在威尼斯
的征途。
不過,《賽德克‧巴萊》昨日在威尼斯展映後,卻意外遇冷,國外媒體對這部華語競賽片表現冷淡,國內媒體也反應不佳,電影結束後掌聲稀稀落落,場面冷清。在
電影網站cinephilia上,以四星為滿分,多家媒體記者都對《賽德克‧巴萊》給出低分,有記者甚至直接給出0分,最終,《賽德克‧巴萊》僅得到
1.2分。
影評人朱旭斌認為,目前150分鐘版本的《賽德克‧巴萊》是“大而空又徒有其表華而不實的偽史詩片”。他評論說:“魏德聖用150分鐘講述了跨度30年的
賽德克族部落之間的鬥爭、日本佔領過程中的部落生活,以及最後高潮的事件再現部分。在整個陳述的過程中,有著典型的史詩般的開頭,有著少數民族風情的淋漓
展示,有著霧社所在山區的秀美山景,當然還有血腥廝殺的戰爭場面;可是在導演的鏡頭中,在表現支撐部落居民們的精神力量上卻最為輕描淡寫。能夠促使臥薪嚐
膽30年之久最終得以殊死一搏求得靈魂平靜歸去的精神力量,並不僅僅是兩條彩虹就能解決的,何況電影裏這兩條彩虹的出現還是如此的粗糙不堪。”
對於媒體關於影片的質疑,導演魏德聖表示,能夠入圍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已經是肯定,並坦言希望能借電影節將臺灣的獨特文化展示給全世界。
熱捧:羅曼沒來,《殺戮》照樣火
除了《塞德克‧巴萊》,昨天另一部亮相主競賽單元的影片《殺戮》,則因為其導演羅曼‧波蘭斯基而備受矚目。《殺戮》改編自法國新銳劇作家雅絲米娜‧雷劄的
同名作品,儘管影片故事發生在美國布魯克林區,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波蘭斯基主要在巴黎取景拍攝。該片由凱特‧溫斯萊特、裘蒂‧福斯特、克里斯多夫‧瓦
爾茨等多位奧斯卡獎得主連袂出演,講述了兩對美國夫婦因為雙方的孩子在學校打架而“吵相罵”,結果卻鬧得各自家庭也出現了重重危機。
儘管《殺戮》被影評人視為今年“金獅獎”的有力爭奪者,但78歲的羅曼‧波蘭斯基卻難以親臨影片的全球首映式。這位波蘭裔法國名導曾因陳年舊案在參加蘇黎
世電影節時被捕,《殺戮》的劇本正是他在瑞士軟禁期間,在雪山腳下的一間“囚屋”內所寫。如今,波蘭斯基雖已重獲自由回到法國,但他顯然不再願意冒險“四
處走動”,即便是去年其力作《影子寫手》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他也沒有現身。
“我想,他也許只能前往瑞士或波蘭旅遊的時候,才可以離開法國……很遺憾,他不能造訪威尼斯電影節,但希望這部影片的主演能帶來同樣強大的氣場。”威尼斯電影節主席馬克‧穆勒接受採訪時表示。
雖然波蘭斯基缺席,但卻絲毫不影響《殺戮》在威尼斯受到的熱捧。現場媒體透露,《殺戮》媒體場讓全體記者笑high了,波蘭斯基再一次展現了登峰造極的視
聽語言功底,全篇節奏感強,一間房子排除了萬千變化。看似簡單的室內情景喜劇,也只有大師,才可以拍得如此生動鮮活。昨天,凱特‧溫斯萊特、克里斯多夫‧
瓦爾茨、約翰‧C‧賴利等主創乘坐“水上巴士”出席媒體見面會。
展映單元中,麥當娜昨天則帶來了自己身為導演的第二部影片《W.E。》,影片來源於英王愛德華八世愛美人棄江山的歷史故事。麥姐的亮相也為水城星光掀起一波小高潮。
《賽德克-巴萊》:浩大題材下空置和虛弱的主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02日09:40 東方早報
朱旭斌
導演十五年的臥薪嚐膽“曲線就業”終成正果、電影重現臺灣19世紀初期少數民族抗擊日本佔領的“霧社事件”、電影入圍了第6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
節主要競賽單元;光是這些話題本身已經讓靠《海角七號》一役成名的魏德聖新作《賽德克‧巴萊》在首映前就聚焦了媒體的關注。加上還有臺灣分期播映的上下集
檔期,似乎從規模反響和電影時長上,就讓其具備華語電影難得的史詩片巨著效果。
但可惜的是,經過多方妥協,最終在威尼斯首映的150分鐘國際剪輯版本完全是一場披著史詩外殼的暴力武士道Cult電影。魏德聖在《賽德克‧巴
萊》最為失敗的地方,就是浩大題材下空置和虛弱的主題。在這場事關民族尊嚴的生死之戰中,賽德克族人在沉默30年後為之拋頭顱灑熱血的鬥爭,只是為了一句
極其空洞的口號,“一個真正的男人”。如果說,美國好萊塢的印第安題材電影中,印第安人生活的土地是他們的精神源泉這一點已深入人心,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抗
爭史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而戰,那麼賽德克人則是為了一個信仰,一個成就真正男人的信仰。這種信仰和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沒有直接關係。而成為一個真正男人
的主題需要一部史詩片來表現嗎?魏德聖在電影中的矛盾在其影像風格中暴露無遺。
為了這個弱小主題而營造的強大題材,頗有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勉強和力不從心。電影中,作為賽德克人信仰表現的彩虹出現了兩次,一次是Mouna
Rudo父親靈魂的出現;一次是結尾時的被另一位影評人調侃為“老式”西遊記的“場景再現”。除此之外,所謂這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徒留在空洞的說教上。
不能否認,《賽德克‧巴萊》在塑造史詩般的環境上做得相當出色。秀麗山景中的淳樸山民生活營造的也相當成功,畫面精緻,配樂效果非常出色。從開
篇頗有氣勢的開頭到最後的屠戮廝殺,《賽德克‧巴萊》有著華語電影中難得的陽剛硬朗之氣,這是一個與《海角七號》展現的魏德聖判若兩人的驚喜。但或許就是
因為史詩題材的過於龐大,魏德聖在剪輯這個國際版本時有些不知所措。特別是展現日軍佔領後到屠戮過程中的素材,重複贅述、拖泥帶水。他很用心地保留自己作
為旁觀者和呈現者的態度,卻迷失在過於謹慎的取捨過程中,讓150鐘的國際版本除了時長和風景之外,喪失了激蕩人心的厚重感,徒留了Cult暴力片的血腥
場面。
一個看似磅礴主題的電影,最後因為導演的剪輯不當而喪失了所謂的史詩感,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但是,魏德聖還有一個完全不同剪輯的版本,那就
是即將在台上映的上下集版本。這個版本究竟和國際剪輯版有何區別,尚不得而知。但如果將近5個小時的長篇敍事巨著能夠再增加民族精神力量的表述,同時有著
足夠的鋪墊交代部落間難以消除的世代宿怨,那麼,這部土著語對白的臺灣巨制還是值得期待的……期望不同版本的不同的魏德聖,而不是150鐘的失望。
~~~~~~~~~~~~~~~
其實,對中國人(包括台灣的泛藍人)的各種“橫材入灶”的語言特質與渠等捏造信息的惡質卑劣行徑,我們習以為常了;如果,他們偶爾講句人話,還真會
讓我們不習慣;所以,中國媒體這種信口開河的批評,實在不值得浪費口舌批駁。實際上,中國的五毛們的本質跟繫在宋人沽酒者門口的惡犬一樣,只會是讓台灣人
離中國越來越遠!
2011-9-5
(2011/09/04 发表)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