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向西藏实施“大外宣” 东赛按语:
1 近来,北京正在加紧向外实施“大外宣”关于西藏和东土耳其斯坦,其目的只有想延续一党专政,借此煽动民族情绪。
2,所谓“藏学代表团”,说穿了就是一群“传声筒”,不然其可以去试问一下作为“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领导是否会讲藏文?答案就水落石出了,为何不试一下呢?
————————
中国藏学家访英“消除误解”
更新时间 2009年 11月 25日, 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7:25 BBC
一个中国藏学家代表团本周访问英国期间到访BBC。这是今年以来英、中之间与西藏事务有关的系列互访之一。
该代表团团长,西藏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沈开运说,他们访英的目的主要是增进交流、消除“误解”。
有观察人士认为这些互访是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塑造良好形象”的“大外宣”努力的一部分。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列确本周在英国访问。
英国议会一个代表团9月中旬应中国政府邀请曾到西藏访问一周。
代表团回英国后发表了题为《西藏 – 打破僵局》的报告,称中
国与达赖喇嘛之间存在对话的真正机会,而英国可以在促进对话方面有所作为。
在瑞典的西藏事务评论员茉莉认为,中国就西藏问题“加强外宣”的做法加深了达兰萨拉和北京之间的不公平,因为达赖的声音只能在中国境外听到。北京方面认为外界在西藏问题上有误解、偏见和双重标准。
西藏文化
西方一些评论人士认为过去50年来西藏的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破坏。中国政府否认这种指称。
沈开运说这是对西藏问题理解上的一个误区。
藏学家代表团成员之一,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认为,文化保护不光指保护寺院里的教学方法,寺院里的文化。
西藏社科院的达瓦次仁(右)说,文革中全中国遭殃,不光是西藏的文物和传统文化。左为图登克珠
他说:“要看到外面的世界、将来的世界要发展成什么样,我们要跟世界接轨,要跟全国同步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吸收外来文化,同时
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
他说藏语的发展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当中是“一流”的,处于“前沿”的。
不过,在瑞典的西藏事务评论员,《达兰萨拉纪行》一书作者茉莉认为,文化不能光看表面,还有深层次的内容。
茉莉表示,西藏文化的主体是藏传佛教,核心是藏传佛教的哲学观和它的意义系统。庙宇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修复寺庙不等于保护西藏文化。
她认为,保护西藏文化就应该保护其实质,包括宗教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喇嘛制度,因为喇嘛是藏传佛教信徒敬奉的三宝之一。
她说:“如果藏传佛教四大派别的主要领袖都流亡在外,怎么能说保护了西藏文化?如果到寺院学佛读经读的是共产党的政策文件,寺院禁止挂达赖相片,那就是毁坏了西藏文化的核心。”
达赖喇嘛
达赖喇嘛是外界对西藏问题的关注焦点。许多人感到难以理解的是,达赖在海外有很高声望,是个颇具感召力的高僧,为什么中国政府还是容不得他,不让他回西藏。
对这个问题,沈开运强调达赖喇嘛言行不一,热心政治活动,跟宗教人士身份不符。
他说:“达赖讲他不搞政治,不恢复政教合一的制度,但是我看了达赖几乎所有的讲话,他有不下五次的讲话里面白纸黑字地写上,他就是要搞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他现在讲他不图谋西藏独立,但是之前他说了很多话,比如在美国的五点和平建议,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七点建议,都表达了他图谋西藏独立的思想。如果达赖真是不从事政治活动,不搞西藏独立,那么我们倒是欢迎他给祖国给人民做些有益的事情。”
不过茉莉认为,达赖过去这么多年的确反复表明自己不谋求西藏独立,而北京方面不让他去西藏,原因在于他声望太高,影响太大。
美国和英国都表示希望达兰萨拉和北京能继续对话。
达赖喇嘛和北京的八轮对话迄今没有实际效果。双方都指责对方缺乏诚意。而且,双方在涉及“大藏区”和“真正自治”等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很难消除。
茉莉认为,即使继续对话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