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構建兩岸經貿平臺的整體規劃(6)
三:中國政改進程白皮書(緒論)
大家好:
中國政改有其獨特的進程,這是因為中國自公元前十六世紀夏代開始,即有組織嚴密的政法系統,至公元前十一世紀,商代進一步完善,而有中央官:殷正百辟與地方官:殷邊侯甸.
周代版圖進一部擴大,除了有中央與地方官以外,還有受封在外地域廣大的新諸侯國.
對內的治權與對外的主權,在周代即為中國政權結構的兩大部份.
這一套結構使中國邁入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再步美國式的政改,以獨立宣言做開端,而是以法國式的政改,以人權宣言做訴求重點.
之所以要做這樣的分類,是因為政改只有一套流程,那就是先對外主權,再解決繼承人問題,然後才是對內治權的完善.
比如夏禹平服九黎三苗,解決了這遠古時代的邊疆大患,地位穩固,然後才有接連而來的分天下為九州,定貢賦等內政上的改革.
這地位穩固奠定了繼承人的世襲制,天下一家的宗法制度因而形成.
這一套流程,後來演變成主權,人權與治權的輕重緩急考量.為現代政改奠定基礎.
中國的政改也不脫這一套程序,必須先解決兩岸主權爭議問題,然後開放黨禁報禁等人權問題,再來才是透過國會全面改選來進行修憲,進而促進內政上的改革.最後再進一步加強對外主權,比如由中華聯邦演進到亞太聯邦,再透過制憲,進而再次在內政上變革.
本文只談到廢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中華聯邦新憲法為止,制憲後又是另一番新局面,再另行專文闡述之!
筆者:陳賜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