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奥斯卡奖的《建国大业》 来源:观察
内地媒体上报道说,两岸三地的影视明星、文人、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参与电影《建国大业》的演出、编导和投资。因为报名参演的明星实在太多了,分配给每个人的戏很少,他们连露脸一秒钟的机会都趋之若鹜,而且个个都号称不取分文。但是,口无遮拦的青年作家韩寒揭穿了这些人的爱国心——原来他们十有八九早已加入了外国国籍,他们像泰坦尼克号上的老鼠一样及时逃离了这艘将要沉没的大船,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最后一刻回来再偷吃一块奶酪。
中共恬不知耻地将“建政”夸耀为“建国”,仿佛没有他们,中国就从来没有存在过似的。这是一种成王败寇的历史观,是学者吴思所谓的“血酬定律”(所谓血酬,即流血拼命所得的酬报,体现着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自古以来,中国吃这碗饭的人就比从事生产的人多得多。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所拼抢的东西,这就是“血酬定律”。)
这部据说要进军奥斯卡奖的电影,究竟弘扬的是一份什么样的“大业”呢?所谓的“大业”,不过是一个更加残忍的斧头帮(共产党)战胜了另一个残忍程度稍逊一等的斧头帮(国民党)而已。正如我好友、法学家萧瀚概括的那样:最基本的中国特色即斧头帮精神——“试看中国四千年,从商汤到最近的斧头帮,哪个政权不是用斧头砍出来的?”《建国大业》是一部斧头帮的家史,与其说“建国”,不如说“窃国”。正如窃国至今的斧头帮的首任帮主毛泽东所云,中共这个斧头帮确实有资格“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因为它不仅心肠最黑(以“枪杆子”即暴力夺取政权)、脸皮最厚(以“笔杆子”即谎言维持政权),而且金钱最多(依靠中国式的“圈地运动”和超过十亿的奴隶劳工敛聚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既然如此,那些像苍蝇和蚊子一样的,两岸三地的明星、文人、商人和政客们当然会“奋不顾身”地叮过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