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新願景(1731)--海洋型政治學(第六章)政治革新方案(一之117)
台灣自治區國家政策白皮書(十一)附錄(20-8)
不厭其煩談台灣價值觀的重建(八)
大家好:
三國打的是統一戰爭,此時的一中原則與春秋戰國時期截然不同.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內政修明,外辱難消,統一的目的在整合內力,抵禦外辱.純粹是軍事布局上的考量.
三國則外辱還不成氣候,純為內政不清明造成.
所以,曹魏以狹天子以令諸侯為主力,蜀漢以恢復漢室為號召,東吳以務實的戰術運用為主,以現代的語言為,曹魏走實際執政路線(行政),蜀漢走法統路線(立法與司法),東吳走地方包圍中央的街頭運動路線(人權).
一般稱曹魏佔據天命所歸的統治機構為俱天時,東吳據長江天險為俱地利,蜀漢以延續眾所周知的法統自居為人和.
由於魏吳蜀了解形勢,把戰略規劃設定在內政上,才能在漢末群雄割據中脫穎而出.
三國各佔天時,地利,人和,使戰略思想有了明確的分類.天地人三方面的條件考量,首次成為軍事上的價值觀所在.(待續)
中華明國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dadaw2100
陳賜麟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FYepMMiDRUScfGqRVg--
陳賜麟e-mail:[email protected]
tel:886-7-2850484
地址:高雄市三民區自立一路85巷6號5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