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靜思語20年證嚴:再不做,來不及!!! 靜思語20年憂環境速變 證嚴:再不做 來不及
2009-06-06 中國時報 【何榮幸、高有智、簡東源/花蓮報導】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這是廿年前,慈濟證嚴法師開示、高信疆主編《靜思語》的第一則語錄。廿年來,《靜思語》傳布全球。證嚴法師向本報記者謙虛表示,這是人人可寫出的文句,有緣自然受用。面對社會環境急速變化,她憂心強調「有許多來不及,再不做就來不及!」
今年七十二歲、領導台灣最大宗教及志工團體的證嚴法師感嘆:「生命總有大限的一天,過一天少一天。」她指出,心裡著急著環境變化、糧荒、水資源不足,真希望有更多人為環境、生態來付出。因為整個時代跟不上社會變遷,跟不上人口增加,令人憂心。
靜思語出版屆滿二十周年,本報記者特別造訪花蓮慈濟精舍。證嚴法師表示,靜思語好比「法」,對機就是妙法,不對機講一千遍也是「嘸法度」。面對人世間的天然災亂、人禍,靜觀心情、心境的變化,她運用小小的一句話來對治煩惱,「我遇得到,別人也遇得到。」靜思語就是應機而說,一切看因緣。
解開心靈束縛 因人施教
證嚴法師說,要解開心靈的束縛,需因人施教。她認為,類似的話語、類似的道理,也會有類似的境界。「改變要從每一個人開始,透過人文、聲音、媒體影響別人的觀念,經過思考,自然改變自己。」她強調,由個人、家庭進而到社區,人人有志一同,不論社會、天下,人人有心都可以改變自己。
她指出,靜思語重在生活實踐,身體力行。對於心靈受過傷的人、造過罪的人,送一句靜思語,永遠背在心裡,療傷癒病,就是用愛膚慰。
她舉例,有一位宗教界教友天天來參加精舍的朝會,殷勤筆記,這位教友就說:「慈濟不是用口頭講道理,而是身體力行;不是一個人,而是全體實踐。」因此,靜思語不是用講的,是用來實踐力行的,希望能有更多感受到靜思語的人來分享。
證嚴法師以環境保護為例,二十年前,慈濟人就提出呼籲,將垃圾變成毛毯,垃圾變成黃金。許許多多力行環保的慈濟人中,有的是癌末病患、有人帶著尿袋在資源回收。「這些真善美的志工在環境垃圾中,撿出心靈深處的寶貝!」
面對過去二十年社會環境大幅變化,證嚴法師憂心強調,她感覺到「來不及」!生命總有大限的一天,過一天少一天。心裡著急著環境變化、糧荒、水資源不足,真希望有更多人為環境、生態來付出。
期許人文清流 淨化人心
證嚴法師說,她無法預測未來,但是每一天都要面對現實。她常講,「不知道是『無常』先到,還是明天先到。」因此大聲疾呼人人要存感恩心,懷著尊重,敬天愛地,更要敬物。
她強調,人在世間離不開物。大地少不了水,平常大家感到水就是「自來水」,無時無刻都有,但是哪兒有「自來水」?水是經過降雨、水壩、水源地、水管送到家家戶戶。不要當作「自來水」,要珍惜水資源。
證嚴法師也譬喻,人文就是世間的清流、清泉,期許文化人要當「人文」人,筆出清泉才是好筆,才能淨化人心。不要整天只是報導吵架,或是神聖殿堂內才能上報。「哪些發大願以涓滴之水去救火的小麻雀,才能真正救人,因為他們的大願能影響別人。看來不起眼的人,也要有人去了解他們、體會他們。」
@@@
獨家報導 證嚴:溺愛 讓孩子無法無天
2009-06-06 中國時報 【何榮幸、高有智、簡東源/花蓮報導】
虐兒事件頻傳,家庭教育問題令人憂心。在《靜思語》出版二十周年之際,慈濟功德會創辦人證嚴法師向來訪的本報記者強調,有些不稱職的父母確實需要教育,但她認為虐兒事件只是個案,更多的家庭問題是「孩子被過度寵愛,變成是非不分」,她呼籲為人父母者「要疼孩子,但不是寵孩子。」
證嚴法師並憂心「高等教育膚淺化」現象,大學生連基本的仁義道理都不懂,從前年代,父母從小就會教導禮義廉恥,現在孩子見到客人或長輩,不僅不會打招呼,還態度傲慢,在一旁的父母親也不會教導做人的基本道理。
面對高中、大學錄取率飆高,學生幾乎都可順利考上大學,社會風氣卻不見改善,證嚴法師強調:「學歷太高也不一定有用,書讀多了又怎樣?」人人都只想讀書,結果農地都廢耕,文字紙張又不能當飯吃,人人若都只想筆耕,就沒人願意修路,這樣怎可能會有高速公路?道路怎可能會這樣平坦?
她強調,目前社會雖然每個人都是學問很好,但治安反而變更差,社會生活品質愈來愈低,人類的欲念越高,能力卻越來越差,實在可惜。古代人生活充滿智慧,現代人卻只是得到書本上的常識和知識,但這都不是生活的、深奧的和有經驗的智慧。
《靜思語》出版至今滿廿年,相關書籍產品已發行三百四十五萬餘本,並以十一種語言傳布全球,本報記者特別造訪慈濟精舍請證嚴法師分享心情。
證嚴法師針對家庭教育問題指出,她觀察當前的親子關係和教育,感慨家長溺愛的家庭問題叢生,孩子變成是非不明,無法無天。她說,從前的家庭從小就教導人倫禮儀,禮儀在分寸中,做人要懂禮儀,分寸不能差,就連進校門,都會有禮義廉恥,現在都沒有了,「過去時代的家庭教育很嚴格,現在都在流失了。」
她指出,現在的父母有的年紀很輕,上一代就已經沒有嚴格的家庭教育,造成一代不如一代,人都已經走樣了,過去父母會罵小孩子「不像樣」,現在的家庭教育也讓許多人越來越不像人樣了。
彰化縣日前發生駭人聽聞的油鍋煮嬰案,證嚴法師認為,這是該家長有「心病」,但這僅屬於個案,媒體不須要過度渲染,「寵壞孩子的故事更多」,一般父母親還是應嚴加教誨孩子,讓孩子懂得分辨是非,現在孩子有夠皮,不能縱容或過度寵愛。
靜思語屆滿二十周年之際,證嚴法師也希望靜思語能夠深入家庭教育,不只教導小孩,也教導父母,她說:「父母就是孩子的模,想要孩子變成怎樣形狀,自己就要先做好。」
@@@
小檔案-發行量逾300萬本
2009-06-06 中國時報 【(簡東源)】
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的《靜思語》自民國七十八年出版至今,已屆滿廿年。靜思語書籍產品至今已發行三百四十五萬餘本,並以十一種語言傳布全球。今年六月九日將出版第三輯靜思語,前後三輯靜思語共收錄超過上千則證嚴法師的法語。
靜思語通俗淺顯的文句,是證嚴法師與弟子及社會人士開示、談話的語錄,句句都是證嚴法師取自生活經驗的智慧語言。早期出版為興建慈濟醫院,方便委員勸募時介紹慈濟功德會與證嚴法師,透過此書與大眾結緣。
靜思語曾在各報刊雜誌連載,其中《講義》雜誌從創刊迄今,開闢〈靜思專欄〉廣獲讀者熱烈回響。一九九八年該雜誌票選「最具代表性的中國名著」,前兩名即是論語、靜思語。
靜思語第二輯於民國八十年付梓,前兩輯共有六百四十八句。相隔十八年後,第三輯今年六月九日問世,收錄五百六十句。目前除中文外,已翻譯成英語、德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尼語、泰語、越南語、韓語等十國語言,也出版中文簡體版,行銷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