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廢除共產黨中国的宗教法律与法规!!靜思晨語506期! 主题:评:重庆市宗教~靜思晨語503期!

[博讯(博客)文坛评论] 仁德之美
◎證嚴上人
天地至大終有界,
心宅寬厚無窮盡。
心門窄,轉念都無空間,
心門寬,人人都能包容。
心寬念純,無嫉無妒,
隨喜能捨,無憂無求;
仁德具足,最美心地風光。
@@@
國加州 新移民造環保夢土
◎撰文‧賴怡伶 攝影‧顏霖沼
瀕臨太平洋、南鄰墨西哥,
全美人口最多的加州,
是科技重鎮,也是影視中心及農業大州,
擁有「黃金州」富裕美名,
是全球移民首選地之一。
加州的環保政策與風氣引領全美,
資源回收率達五成以上。
然而,民眾付出高額費用,委託專人處理垃圾、資源分類,
眼不見為淨,對垃圾問題缺乏切身感;
故距離少消費、少浪費的根本「環保」,
還有很大努力空間。
在這個全美亞裔移民密度最高的區域,
華人志工發揮熱情關懷的力道,
走出自家庭院及華埠,
用實際行動,
分享愛護地球也顧及子孫利益的生活方式,
強調的正是「減少浪費」的重要性;
這不只是對人群的耐心叮嚀,
也是對自我生活態度的時時提醒。
在藍淨澄亮透著瓷白色的天光映照下,美國加州(California)的萬事萬物,都好似洗得乾乾淨淨,一整個夏季枯黃的山丘,在冬日新雨後紛紛吐露綠意,更顯翠色逼人。
傍晚的金色陽光,順著如網密織、橫貫南北的公路擴散。即使溼冷的北方灣區向來雨霧籠罩,但天氣好的時刻,散落千里的大城小鎮,廣大社區中整潔寬敞的平房和旺盛草地,盡覆上了華麗氣氛。
加州是美國面積第三大州,十九世紀開始,淘金熱潮吸引人們從東岸跨越大漠、從歐洲橫越大洋,來到這個氣候舒適、濱海而乾燥的大陸西岸,拓展未來也創造繁榮經濟。
此後兩百多年來,全球各族裔人士匯聚此地,開展「美國新生活」。目前全州三千多萬人口中,半數為西裔、亞裔人士,其中有七萬餘人來自台灣。
人口眾多、人文薈萃,將加州打造成為科技重鎮、影視中心及農業大州,而有「黃金州」(The Golden State)美稱。製造與消費為加州帶來富足,也使之成為世界上第十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地。
●
早在二十年前,加州政府已訂定減廢政策——一九八七年,實施鼓勵廢棄物回收的「加州退款計畫」(CRV, The California Refund Value),消費者購買瓶裝飲料,需支付垃圾處理費,待空罐送往回收中心後,便能退回這筆費用。
兩年後,進一步通過《綜合廢棄物管理法令》,要求全州各城鎮資源回收率必須超過五成;並且規定玻璃容器、塑膠袋等,必須使用一定比例的再生材料。
不只環保意識先行,加州政府近年來更施行限塑、限制廢氣排放量、推動廚餘回收,成為全美環保法規最嚴格之州。
由於環保風氣先進,再加上緊鄰太平洋、方便回收物運往海外再製等因素,美西地區包括加州、以北的華盛頓州、奧勒岡州等,是全美資源回收做得最好的地區,有百分之三十八的垃圾被回收利用;加州舊金山的資源回收比例更高達六成以上。
以二○○七年上半年為例,加州回收了將近七十億個塑膠、鋁罐、玻璃等飲料容器,相當於節省了兩百五十萬桶石油、減排近三十萬噸溫室氣體量。
●
儘管美國衛生法令嚴格、回收政策俱全;但「我付費處理垃圾、也有分類資源」並不等於環保,在生活中仍處處可見為求便利,而過度消費的情形。
近年來,加州飽受氣溫高升與旱季延長之苦,南部洛杉磯、聖地牙哥幾乎年年發生森林大火,去年更因焚風助長,造成一千五百戶燒燬、超過百萬人疏散的驚人災情。
如大火逼臨家門前,美國慈濟志工也將推動環保,視為減緩地球暖化的重要防線。
透過掃街、資源分類實做,慈濟志工將環保觀念從自家庭院延伸至社區、中國城、海岸線、觀光景點等。在與回收物膚觸之間,警醒到大量消費為地球帶來的傷害;以此親身體驗來推動環保,強調「減少浪費」,更具說服力。
在地大物博的美國做資源分類回收,運輸距離遙遠、回收物項粗略、人力接駁聚集不易……皆是困難所在。然而,慈濟志工把重點放在對人群的耐心叮嚀以及對自我生活態度的深度啟發上,也發展出因地制宜的多種形式。
由北加州往南行——走訪灣區人口稠密的舊金山、奧克蘭和聖荷西,途經洛杉磯及富裕之城喜瑞都,南抵美墨邊界的聖地牙哥;這群以華人為主體的環保隊伍攜手前行,期待在狹長的加州由點、線而面,發揮清新的影響力。
回第503期目錄| 慈濟月刊| 媒體、使命| 返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