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政”岂同“建国”? 2009年伊始,国人咸以为踏入一个包含多种纪念的年份,如“五四”、“六四”,以及“建国”六十周年等等。其中尤以后者最令人瞩目。
然而,正如某论者所称:“中国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但‘建国’至今只有六十年,比亡国二千多年的以色列还要少一年,而中国又从未亡国,又何来‘建国’?到底‘国庆’应该如何计算?是‘解放’后?是辛亥革命?还是秦灭六国?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大家有无想过?”
应该说,这个问题对于中国人非但并不“有趣”,反而十分沉重。
在严谨的意义上,现时所谓“国庆”,只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建国”六十周年,无非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年,显然是从“解放”算起。
但若放眼历史的长河,一个“甲子”只是弹指一挥间。无论“建国”,或者“国庆”,必将被十几亿炎黄子孙遗忘,而“中国”则可在世界历史上长存。
这样讲绝非信口开河。试看当年“新中国”的“老大哥”“苏联”,其“建国”和“国庆”,今天无论在俄罗斯或其他十五/十四个前“加盟共和国”,都已被该国国民置诸脑后。连同那个早于苏联“建国”的“十月革命”,也不见当地黎民百姓提起了。
其实,就神州大地的芸芸众生而言,最准确的提法为:今年是“中共建政60周年”。因为,1949年10月1日毛登上天安门城楼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跟公元前221年嬴政在咸阳登基,自立为秦始皇一样,都不过是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罢了。也就是说,其实质在于建立了一个新政权,换了个改称“主席”的姓毛的新‘皇上’,中国却依然是中国。
同理,1912年元旦正式诞生的“中华民国”,也仅仅意味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通俗地说即赶走了满族皇帝,实行共和政体,再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但中国也依然是中国。
至于《东方红》里面唱的:“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将近60年来的事实已充分证明其为彻头彻尾的谎言。
举世周知,在中共一党专政下,广大人民备受压榨,作为新政权“基本群众”的工农已沦为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农民工和下岗工人尤其苦不堪言。“政治上无权,经济上无钱”,其处境比“旧社会”更等而下之。前些时候,深圳一位中共官员公然对一个受其欺凌的市民说:“你们算个屁!”,寥寥一语,道出了“人民共和国”专制野蛮的实质。
由此看来,九十八年前“国父”孙中山所创立的“民国”,确确实实是“亡国”了,“亡”于毛为魁首的中共。
当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秉承“国父”遗教,遵行“军政--训政--宪政”的《建国方略》,在总体上实行“三权分立”,制订“五权宪法”。 尽管其独裁遭人诟病,却并未完全封杀民主自由。这一点和“新中国”判若天壤。用储安平当时的话说就是:我们在蒋先生治下,民主是多少的问题;将来在中共治下,民主就是有无的问题了。
对此,毛也供认不讳。他曾赤裸裸地自诩为“马克思加秦始皇”,其实他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尊重个人自由的价值观,在扼杀不同政见方面比斯大林更冷酷;对待知识分子之残忍暴虐则“超过秦始皇一百倍”。毛的这一套衣钵,北京当局至今奉若圭臬,苛政有增无已。
说到经济,则民国是私有制社会,中共自称实行公有制,实际上蜕变为官僚特权阶层所有制。以几亿农民最关心的“地权”而论,“解放”之初的“土改”,曾使当时的四亿农民为“土地还家”欢呼雀跃。但曾几何时,合作化迅即剥夺了他们的“地权”,连经营权也一起失去。30年后“改革开放”,经营权好不容易失而复得,却是心有余悸,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何时又会得而复失。最高当局几个月前曾扬言十七届三中全会后进一步放宽,明文让“土地流转”,结果成了空头支票。
凡此种种,无不与人权、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价值背道而驰。因此民怨沸腾,民变蜂起。可以断言,中共的权贵寡头统治不会“长命百岁”。无论今年的“国庆”大典有多少人遵从当局指令,为中共“建政”山呼“万岁”,“新中国”也决不会比“老大哥”更长寿。
这里不妨借用毛在1945年中共七大闭幕的讲话:“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尽管北京当局“企图压倒”“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毛氏的“人民共和国”毕竟有寿终正寝的一天!
真正的属于人民的“中国”,如同火凤凰一样定必重生,那时才有名副其实的“国庆”。
(09-1-7)修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