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印度支那衝突大事記( 1975—1991 )
( 以柬埔寨事件為主 ) 1975年
4月17日 ﹕赤柬軍隊進入金邊。 4月30日 ﹕西貢失陷。
5月4日 ﹕ 赤柬軍隊攻擊越南兩島﹕富國 ( Phu Quôc ) 和壽洲 ( Tho Chu )。
1976年
2月6日 ﹕ 中國和民主柬埔寨簽訂秘密軍事援助協定。
1977年
7月17日 ﹕ 越南和寮國簽訂友好合作條約。
12月25日 ﹕ 越南軍隊有限度地攻擊柬埔寨。
12月31日 ﹕ 柬埔寨與越南斷交。
1978年
6月28日 ﹕ 越南加入蘇聯集團“ 經濟互協會 ” 。
11月3日 ﹕ 越蘇簽訂友好合作協定。
12月3日 ﹕ 河內宣佈柬埔寨解放統一陣線 ( Le Front uni national du Kampuchéa ) 成立﹐ 彙集赤柬統治下的柬埔寨難民為該陣線人員。
12月25日 ﹕ 越南軍隊入侵民主柬埔寨 ( Kampuchéa démocratique )。
1979年
1月7日 ﹕ 金邊失守。
1月12日 ﹕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 ( La République populaire du Kampuchéa ) 成立。
2月17日 ﹕ 中國軍隊入侵越南﹐發動有限度的戰爭。
2月18日 ﹕ 越南和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簽訂和平友好合作協定。
3月16日 ﹕ 中國軍隊完全撤出越南境內。
3月27日 ﹕ 蘇聯軍艦進駐金蘭灣。
10月9日 ﹕ 高棉民族解放陣線 ( Le Front national de libération du peuple khmer )成立。
11月14日 ﹕ 聯合國大會通過宣告﹕ 要求一切外國軍隊撤離柬埔寨領土。保留民主柬埔寨在聯合國席位。
1980年
3月27日 ﹕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建議若中國和蘇聯停止干涉東南亞地區事務以及人們關注越南的安全問題﹐ 衝突更為容易解決。
6月23日 ﹕ 越南軍隊突擊泰柬邊境的反越軍事力量﹐引致東盟採取強硬的對越態度。
1981年
1月28日 ﹕ 越南建議若中國與印度支那三國簽訂不侵犯條約﹐越南軍隊將撤離柬埔寨。
3月﹕成立由西哈努克為首的民族統一陣線﹐其目標為建立中立和平合作的柬埔寨。
7月13日 ﹕ 紐約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國際會議召開。越南和蘇聯杯葛。中國反對東盟的建議﹕ 以解散赤柬的武裝力量為先決條件換作柬埔寨的選舉。
12月6日 ﹕ 柬埔寨共產黨宣佈解散。
1982年
6月22日 ﹕ 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 ( Gouvernement de coalition du Kampuchéa démocratique ) 於吉隆坡宣佈成立。
7月15日 ﹕ 越南外長阮基石 ( Nguyen Co Thach ) 宣佈越南軍隊首批撤離柬埔寨。各反對越南的勢力皆表示懷疑。
10月﹕ 金邊政府宣佈接納越南移民的合法措施。
1983年
3月1日 ﹕ 中國提出和平五點建議。
5月2日 ﹕ 越南宣佈第二批撤離柬埔寨軍隊﹐ 人數為一萬。有外國記者現場目擊見證。
5月29日 ﹕ 西哈努克親王採納羅馬尼亞總統齊奧斯切古 ( Ceaucescu )的提議﹐ 呼籲成立四方聯合政府。
年底﹕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與泰國邊界築立一堵“竹牆 ” 。
1984年
4月﹕ 中越邊境軍事衝突轉為更猛烈。
4月15日 ﹕ 首次蘇越軍事合作演習於海防 ( Hai Phong , 北越港口 ) 展開。
5月25日 ﹕ 河內指責中國首次轟炸越南城市地區。
6月20日 ﹕ 越南第三批軍隊撤離柬埔寨﹐ 人數為一萬。
7月14日 ﹕ 西哈努克致電文予喬森潘 ( Khieu Samphan )﹐ 聲稱若赤柬不停止武裝攻擊西哈努克的民族軍隊﹐他將會辭去柬埔寨民主聯合政府主席一職。
1985年
1月29日 ﹕ 中國外長吳學謙於新加坡聲稱﹐ 中國“保留第二次教訓越南的權利 ” 。
3月5日 ﹕ 越南駐聯合國代表黃碧山 ( Huang Bich Son ) 宣佈﹐中國對越南第二次侵略在緊逼進行 。
4月3日 ﹕ 第四批越南軍隊撤離柬埔寨﹐人數為一萬五千。阮基石宣佈﹐ 在柬越南軍隊將自今起至1987年撤離一半﹐ 至1990年撤離餘下的三分之二軍隊﹐並至1995年全部撤出。
7月14 日 ﹕ 赤柬聲稱﹐ 將來的柬埔寨政府將會是個“實行自由經濟﹐ 政治議會制度的政府 ” 。
8月16日 ﹕第十一次 印度支那三國外長會議宣佈﹐ 越南軍隊將於1990提早完全撤離柬埔寨。越南原定為1995年。
12月17 日﹕ 成立由薩-蘇薩坎 ( Sak Sutsakhan ) 為首的高棉民族解放陣線 ( 由宋散 [ Son Sann ] 指揮 ) 臨時委員會。 其目的為擺脫的宋散政治軍事操縱。
1986年
1月7 日 ﹕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國會通過1985年12月17日雙方簽訂的越柬邊界和約。
3月17 日﹕ 柬埔寨民主聯合政府於北京公佈八點和平建議﹐ 新意為接納成立四方聯合政府和反對在越南軍隊還沒有完全撤離前﹐不與對方進行談判。
7月28日 ﹕ 哥爾巴卓夫( Gorbachov )於宣佈蘇聯之亞洲新政策。
12月15 日﹕ 越南共產黨第六屆大會召開﹐提出“ 改革” 政策。
1987年
1月﹕ 中越邊界發生激戰。
4月12 日﹕ 金邊政府洪森 ( Hun Sen ) 決絕與西哈努克會晤。
5月7 日﹕ 西哈努克宣佈本人將“休假 ” ﹐不擔任聯合政府主席一年。
11月29 日﹕ 第六次越南軍隊撤離柬埔寨。
12月2日至4日﹕ 西哈努克與洪森首次於法國費爾-安-塔特諾 ( Fère-en-Tardenois )會見。
1988年
1月20日至21日﹕ 第二次於法國聖-佐敏-安-拉耶 ( Saint-Germain-en-Laye )會面。
3月14 日﹕ 中越海軍於南沙群島地區發生衝突﹐ 三艘越南軍艦沉沒﹐74人失蹤。
4月14 日﹕ 日內瓦協議簽訂﹕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越南宣佈此協議對柬埔寨狀況不適作榜樣之用。
5月26 日﹕ 越南宣佈自今至年底起將撤出五萬軍人。餘下軍人加入柬埔寨人民軍統領。
7月10日 ﹕ 西哈努克宣佈“永不改變 ”的決定﹐將聯合政府主席一職棄之。
7月25日至27日﹕ 在越南和東盟協助下﹐進行柬埔寨四方雅加達非正式會晤。
11月7日至8日﹕ 西哈努克﹐宋散和洪森三人於會面。
11月22 日﹕ 寮國副外長宣佈﹐越南軍隊已經撤離該國。
12月1至3日﹕ 三十年以來﹐首次中國外長錢其琛訪問莫斯科。
12月14日 ﹕ 發生最後一次中越邊界軍事衝突。
1989年
1月6日 ﹕ 越南宣佈不遲至本年9月越南軍隊完全撤出柬埔寨。
1月9日至12日﹕ 自1976年起首次泰國外長訪越。
1月15日至20日﹕ 越南副外長丁儒廉 ( Ding Nho Liem ) “私人 ” 訪京。自1979年後首次有一位部長級訪問。
1月25至27日﹕柬埔寨人民共和國總理 洪森首次“非正式 ” 訪問曼谷。
2月19日至21日﹕ 第二次雅加達非正式會晤雅加達非正式會晤。
4月﹕ 越南副外長宣佈﹐越南與東盟簽訂友好合作條約 ( 1976年峇厘[ Bali ] 條約 ) 並加入東盟。
4月29日 ﹕ 柬埔寨人民共和國國會修改憲法﹐改國名為柬埔寨國﹐ 保持中立和平非結盟之國策﹐ 佛教為國教。
5月15日至18日 ﹕哥爾巴卓夫正式訪京。自1959年來首位蘇聯國家領袖訪華。 兩國實現全面關係正常化。
6月4日 ﹕ “北京之春 ”被軍事鎮壓。
7月24日至30日 ﹕ 西哈努克與洪森於法國拉-瑟爾-聖-克露 ( La-Celle-Saint-Cloud )會面。25日加入柬埔寨四方會晤。
7月30日 ﹕ 召開關於柬埔寨問題的巴黎國際會議﹐ 19個國家和柬埔寨四方代表參與﹐會議共同主席為法國和印度尼西亞。
8月30日 ﹕ 巴黎會議因監察越南撤軍的國際機構問題和柬埔寨過渡政府問題而不達成協議。
8月27日 ﹕ 西哈努克棄置聯合政府主席職務。
9月27日 ﹕ 越南宣佈完全撤軍出柬埔寨。撤軍並沒有國際代表參與。
10月24日 ﹕ 赤柬攻打並重奪沛林 ( Pailin )。
10月30日 ﹕ 金邊再實行禁嚴。
11月24日 ﹕ 澳洲外長加尼-伊雲 ( Gareth Evans ) 提出由聯合國擔任柬埔寨行政事務直至全國選舉產生新政府為止的建議。
1990年
1月15日至16日 ﹕ 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召開會議﹐建議聯合國為柬埔寨問題扮演重要角色﹐成立柬埔寨最高民族議會 ( Conseil naitonal suprême ) 為柬埔寨過渡政府的行政機構。
2月3日 ﹕ 柬埔寨聯合政府宣佈改名為柬埔寨民族政府 ( Gouvernement national du Cambodge )﹐ 回復被赤柬取消的﹐1970以前採用的國旗和國歌。
2月11日至12日 ﹕ 紐約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第二次會議。
2月6日至28日 ﹕ 第三次雅加達非正式會晤。澳洲代表發表“紅皮書 ” ﹐ 建議聯合國派遣部隊監察執行柬埔寨內之軍事和民事事務。
3月12日至13日 ﹕ 巴黎第三次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會議。建議柬埔寨民族政府任聯合國代表一席﹐ 代表團由柬埔寨四方協商後決定組成。
5月25日至26日 ﹕ 紐約第4次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召開會議。
6月4日至5日 ﹕ 柬埔寨四方於東京會晤。赤柬拒絕接受由其他三方接受的平等代表 ( 6+6 ) 方式的最高民族議會。
6月9日 ﹕ 中國副外長徐敦信 ( Xu Dun Xin ) 訪河內。
7月16日至17日 ﹕ 巴黎第5次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會議。美國佔斯-貝克 ( James Baker ) 國務卿聲稱美國不再支持由民主柬埔寨持聯合國席位﹐並願意為加速解決柬埔寨問題與越南直接對話。
8月6日 ﹕ 越美代表首次與紐約會談。
8月27日至至28日 ﹕ 紐約第六次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任理事國會議。通過全面解決柬埔寨衝突的計劃﹐ 由聯合國擔任柬埔寨過渡政府的行政事務。
9月3日至7日 ﹕ 中越領導人成都秘密會晤。越方有阮文靈﹐杜梅和范文同﹐中方江澤民和李鵬。
9月5日 ﹕ 美國國務卿佔斯-貝克宣佈美國直接與金邊政府對話。
9月9日至10日 ﹕ 柬埔寨內部會議於雅加達舉行﹐為巴黎國際會議的延續。柬埔寨各方基本上接受五大國的提議﹐但金邊政府要求某幾點上再作具體的協商。各方接受最高民族議會的 6+6方式﹐可是為議會主席一位未能達成協議。
9月17日至19日 ﹕ 第一次最高民族議會於曼谷舉行。未能解決議會主席問題。
9月19日 ﹕ 籍亞洲運動會﹐武元甲訪京。
9月29日 ﹕佔斯-貝克與阮基石於紐約會晤。
10月15日 ﹕ 聯合國大會宣佈五大國的和平宣言。“臨時置空” 柬埔寨民族議會主席一位。
11月25日至26日 ﹕ 為尋找全面解決柬埔寨問題的最後的聯合國安理會會議於巴黎舉行。
12月21日至23日 ﹕ 柬埔寨四方會議以巴黎舉行﹐ “基本上接受”聯合國五大國提出的各項條例 ﹐ 但金邊政府仍然保留幾點問題。
1991年
2月5日 ﹕柬埔寨國外長恆-南洪 ( Hor Nam Hong ) 宣佈﹐ 雖然存在的政治問題還沒有解決﹐ 但全國選舉將於1992年6月舉行。
2月23日 ﹕ 泰國發生政變﹐ 總理查提差-秦哈萬 ( Chaitichai Choonhavan ) 的政府倒臺。繼任政府總理阿囊-潘雅拉春 ( Anand Panyarachun ) 宣佈泰國的前柬埔寨政策不改變。
4月9日 ﹕ 美國對越南提出雙方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日程表﹕ 18個月或 24個月內發 4 步驟進行﹐ 談判問題包括關係正常化﹐ 對越南解禁 (運 ) ﹐ 柬埔寨衝突的問題和越戰美軍失蹤問題。
5月1日 ﹕ 柬埔寨四方接受臨時停火﹐從而更為方便進行將來的談判。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