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家宝,民主的形式和途径怎么会不相同? 孙丰:问家宝,民主的形式和途径怎么会不相同?
一、文化就是文化,文化不存在多样性!
这一立论所动摇的是整个文化的多样性定义。
并不仅仅是对着温家宝以及上代的江泽民、李鹏、钱其琛、包括乔石、杨尚昆、丁关根等等。把文化理解成是多样的也不仅是中国,好像各国各民族都倾向于接受并承认文化多样性,价值观多元化。其实这是从经验出发所获得的结论,是只有直观有效性的例子,即经验浅薄性的证明。这一观点帮了屠城后的共产党的大忙,他们用文化多样性,国情特殊性,风俗、习惯各自性来拒绝普适原则和普世标准。温家宝其人一是个人个性的作用,二是(这只能是揣测)他的理性曾被开明所洗礼,所以在主观出发上不同于上代人,也不同于他们胡头,他总倾向于用把理说通的立场来表达观点。只要是共产党所必有的那种霸气、无赖气在他表现的就很弱,几乎看不到,从而使大多数国人接受了他。但还有许多观点不仅在共产党那里已经钙化,还有一些成见就没经文明洗礼,没被理性有效批判过,温家宝的言论中不仅有这类痕迹,也仍有共产主义淀化所没触动的词汇,这就阻挠着文明。但他这个人有接受影响的自觉,研究他的言谈能发现他不像他们胡头盲从、固执,一些提法在时间进序中能发现他的修正。
上一节批判的是他答法国世界报记者的话,只是他一小节文字的前段,他的话已把共产主义价值普世化了,即他从邓小平南巡的一个逻辑值(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里,推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这个判断,那么这些原则从而也就成了社会主义价值,我们当然赞同他这一观点,我们的分析是告诉他:一旦社会主义承认了普世价值,那么“所以要创建社会主义主张”就陷于理性悖论--因为社会主义所要追求的目标早已在那里了,你又何必提出新名称,新名称所内涵的却还是老价值,这事实所证明的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创立者别有用心和社会主义非法!温相这段话本身就是逻辑悖论,因为到后半截他就忘了他要说的已是社会主义所贯彻的也是普适原则,而强调起价值多元性。当然“文化多样性”和“价值多元论”不是他个人的观点,属于整个世俗,事实上这说法并不确切。本节就来澄清这个问题。
本节的立论已由标题标出:文化就是文化,不存在多样性或单一性。
温的原话是:“我同时强调,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这种文化的多样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提醒家宝兄;你这里说的并不是文化,而是(如民族、国家)客观事实,是用了人的眼光(人的眼光即形成意识机能)后,心外事实一旦被心所区分所得到的判断,但这些事实有文化没有文化都还那样,这个事实是由地球的广大性和早期人类能力的有限性所造成,与文化全然无涉。民族不是人用主观能力造成的,而是地域的限制性致成的环境单一性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即血统没发生融合。
因而文化的更到位的界定应是并且仅仅是--人化。
人化这个概念包含着两个内涵:一是事实性,即存在性;二是能力性。
人有能力并且这种能力能对它物,对世界发生影响。文化就是指凡来自人的能力的和被人的能力所影响过的,就都属于文化,其实也就是被人的能力所化--被人的能力所化就是人化。
民族和地区都属客观事实,你指出的这种差异只是客观事实的而非文化的。客观事实的不同并不妨碍处在这些不同事实上的人也形成出意识机能,意识机能即文化的条件。不论客观事实同不同,都是人借以存在的条件,所以就是人存在的物质环境,只要是环境就不能避免与物质的人发生互作用,互作用的后果就是意识机能的形成。这就窥测到所谓文化就是意识机能的后果,或者说染有意识痕迹。人是物质世界之一族,在世界里人类能区别于所有物种的是什么呢?就是精神。精神即作为机能的意识。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对文化的一个较通俗的定义:
文化即精神的后果。或凡染有精神痕迹的都属于文化。
精神即特殊物质组织在与环境互作用下造成的的机能--意识。
民族是精神的后果吗?不是。
地区是精神的后果吗?不是。
难道会因分属不同民族,或为地域所隔,人就不与环境发生互作用了吗?或者这样的互作用就不发生对脑组织的信号化规定了吗?再或者,不同自然环境的阻隔所形成的信号对人的意义就不是机能的形成?形成的机能能不是人的意识,不是精神?使用的信号不同在人身上引起的后果能不是用来意识的精神?或者虽是精神却是不同的功能?统统不是!客观条件的不同只是细节上的,客观条件多么不同也不能超越出存在、非存在,性质、关系、形态这几个范畴;精神形成所借助的中介形代(语言信号)再不同所也反映的也只是上述范畴,意识也只是用来意识世界与自身的,只要人形成出意识,意识就对周围发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人化--文化。信号不同并不等于对人发生的意义不同,不管人类中有多少种语言,也不管语言在差别上涉及到哪里,一个不疑的事实是--意识却是相通的。
只要意识,精神相通,这事实就告诉我们文化就是文化,只指人的能力的后果,不问是对什么东西的后果,文化是个确定的概念,其内部没有分子,文化是个单质,不是一个类。
语言是不同的,由语言所完成的意识却是相通的和共同的。
文化就是被意识所化,只要是人类成员,并且又是足够大的一个群,那就必然形成出意识机能,人就是有精神的,精神的后果就是使环境--染上意识或精神的痕迹,就是文化。
在这里我们只能看到造成精神的界体是不同的,不能看到在“必然造成精神”上会什疵有不同,只要人成了精神的,其意义就是文化的。
至于说到风俗、习惯,它们只是精神的显现,即文化实现的具体应用在不同对象的次序、秩序上的差别,并不能否定只要是人就必然能精神化这个事实,因而说并不是文化的不同,不是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就是文化,文化没有多样性。
文化不是类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