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山老狼广州见闻有感二:质疑孙中山“天下为公”口号
广州是孙中山革命的发详地。这里与孙中山有关的纪念地较多。如“中山纪念堂”、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铜象等。
“天下为公”乎?
一九二三年,孙中山给当时的航空局长杨逸仙题字:“天下为公”。近百年来,孙中山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理想而奋斗。在南京中山陵,进山门就是“天下为公”的牌匾。可以说在中国一切与孙中山有关的纪念地都有“天下为公”牌匾。但老狼这次广州之行看多了这一牌匾后,对孙中山先生的这一口号竟产生了质疑。“天下为公”四字从字面上理解大概是天下的人都要为“公”。但老狼忍不住要发出杂音:“问世间,‘公’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公”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制度下的统治者又有不同的解读。我们可以把“国家利益”理解为“公”。当为了“国家利益”这个“公”需要牺牲天下子民们的利益时,也许天下的人们可以理解和接受。但当独裁专制的国家统治者如毛泽东、金日成、斯大林之流以“国家利益”为幌子,随意剥夺人民的利益甚至生命时,“天下为公”这一口号所起的作用又是什么?林彪曾有一句千古名言:“什么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就是公产主义”。照林彪的理解来解读孙中山的“天下为公”又会变成“天下为共”。今天的中国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得牺牲工人和农民们的利益。说好听一点:工人和农民们他们在“天下为公”,就得不好听一点:独裁者和贪官污吏打着“天下为公”的旗号剥夺了本该属于工人农民的那部分利益。
“公”为天下乎?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的伟大人物。一八九四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建议“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尽其流。”孙中山的上书登在当时清政府办的《万国公报》上。因种种原因,李鸿章没有采纳。孙中山从此立下了推翻满清的决心。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在日本认识了日本实业家梅屋庄吉。梅对孙中山非常敬重,答应为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提供经济支持。在此后孙中山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梅屋庄吉提供了大量的军火和物质的支持。孙中山曾发“红头文件”,任命梅屋庄吉为东北革命军总司令居正的物质和军火后勤部部长。孙中山去逝后,梅屋庄吉为表对孙中山先生的敬意,自己出资打造了四尊孙中山铜象运到中国,其中两尊安放在广州市。孙中山与日本人梅屋庄吉的关系如此亲密,在中国历史上极少有。梅屋庄吉一九三五年去逝时,专门给儿女们留下遗嘱:永远不得把他与孙中山的同盟关系向外透露一个字。这近年有文章披露:孙中山曾经与日本人有约:如果推翻了满清统治后,将把中国的部分领土出让给日本,不知是否属实?象孙中山这样为了推翻满清专制统治而不惜借重外国人的力量并作出出让主权承诺的作法,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肯定有“汉奸”、“卖国者”的嫌疑。但孙中山这个人不论是国民党也好,还是共产党也好,均把他作为偶象加以崇拜。
天下为“公”乎?
在中国和世界当代历史上。一切掌权者,不管是否经过人民的授权,他都宣称自己代表“公”,属于“公”。那么天下的子民们就得为了统治者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天下为公”最后全都演变成了“天下为‘公’”。象毛泽东、斯大林、金日成、萨达姆……这样的铁血独裁统治者不是宣称自己就是国家和人民的代表吗?自己就是那个“公”吗?在中国人民活活饿死几千万人的年代里,全中国各地专为毛泽东这个老“公公”修了多少豪华别墅?伊拉克人民连饭都吃不饱时,萨达姆专为了自己修了九十几处豪华总统别墅不也是打的那个“公”字旗号吗?……“天下为公”这一激动人心的口号,经独裁者的精心运作,变成了“天下为‘公’”,也就是全天下只为独裁专制统治者这一个白胡子的老“公公”!古往今来,象这样全“天下”只“为”一个老“公公”的事例不胜枚举!这几乎成了独裁国家的惯例。一个“公”字,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耶!因为“天下为公”有很多不能确定的含意在里面,老狼特地在此借网络一角,郑重地向国民党现任主席马英九先生建议:彻底放弃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口号。或者把“天下为公”改成“天下为民”也许更好!
此文于2011年01月07日做了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