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泉事件,呼唤着中国的民主企业家 郭泉事件,呼唤着中国的民主企业家
(博讯北京时间2007年12月10日 来稿)
作者:伟华
听到民盟郭泉先生被撤职抄家,我很是心痛,我不希望看到他入狱,我希望他能够继续教书育人、启蒙学子,我希望他继续成为莘莘学子爱戴的导师。如果郭泉先生也被抓入狱,那么人们是否应该反思现有的运作模式。铁窗民运的后果,究竟是吓阻力后来者,还是成就民主未来? (博讯 boxun.com)
郭泉先生的第一封公开信是由我代发出去的,由此我担有一定的责任。虽然当时看着这份公开信,我曾经提醒郭先生:“你可能由此坐牢,你怕不怕?你应该理智的考虑行为后果?我自己从来不怕,但我从不鼓励任何人做自我牺牲。”虽然郭先生当时义无反顾、不怕牺牲,如今的我还是为之深深的内疚。由此想到,人们是否应该为当事人的未来遭遇着想?我想中国民主运动,不但需要勇气,还迫切需要民主企业家。
一个企业家,要考虑的问题不只是投入,还必须有产出。这里面有个损益平衡的问题,一味的投入而没有效益,资源就会枯竭,企业就会倒闭。这个问题不是满腔热情、高喊口号能够解决的。中国民主运动也一样,一味的投入必将资源枯竭、后继乏人。
郭泉这样的良知知识分子在中国很宝贵了,他暴露出体制内的冰山一角,这些体制内的人才将是未来民主中国的主流。像郭泉这样的当事人不畏牺牲、勇于奉献,当然难能可贵。但是提醒民主运动的指挥者,必须考虑有限资源的投入产出问题,它究竟能带来怎样的后果?
我想不能让他投入监狱而产生吓阻后来者的不良后果。不然,可再生资源就变成了不可再生资源,民主的资源链就将断裂,“企业”会倒闭。
我喜欢汪兆钧先生的方式,若热血沸腾时,勇敢一搏,头脑清醒后,力求自保。这种没有不良后果的方式可以鼓励后来者踊跃跟进,形成滚雪球效应,把稀缺不可再生资源变成可再生资源,形成全社会的广泛呼应,获得良好的产出效益。
总之,民主运动不需要败家子,它呼唤中国的民主企业家! _(博讯记者:反抗者) [博讯来稿] (博讯 boxu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