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樊纲鬼话一箩筐——世象短语
姜福祯
在主流经济学家“三纲五常”不断受到批判后,今年的樊纲还是不甘寂寞,喋喋不休地宣扬“利益复杂论”“过度杂种论”为自己“不可避免”的缺陷辩解。
鬼话一
通过转轨经济学研究,把改革的问题上升到理论进行思考。最近几年我发表的理论性文章基本上都是关于这方面的,有一篇题目是《改革的动态理论》,就是分析现实中的利益冲突怎么导致改革的复杂性加大,甚至产生逆转;第二篇文章《“循序渐进”还是“平行推进”——论体制转轨最优路径的理论与政策》,主要研究各种体制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兼容和不兼容,以及不兼容导致的代价;第三篇叫做《“过渡性杂种”: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制度转型》,阐述在改革没有完成的过渡时期所有的体制都可能是有缺陷的,这是因为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这个时期,体制看起来四不象,既不是传统的,又不是理想状态的,会产生很多的问题。但改革正是在这样一个“杂种”接一个“杂种”的演变过程当中逐步完成的。
评析:
如果利益冲突是研究基点,那么人与人,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都是利益得失的考察对象,也就是在利己、利他、互利三个要素的动态上寻求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多数人的利益合理化。“改革复杂性加大”依然是少数人非法占有和恶性攫取造成的。“体制缺陷”是当然的,要害是向这个体制投降,把真问题包裹起来,不断制造弱智杂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鬼话二
他说:“中国社会目前尚能承受较高的收入差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经济始终保持高速增长,这给了民众一个良好的心理预期。但这种预期要求中国经济在未来数十年不能发生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或者失误。”
评析:
图穷匕首见了。多数人必须倒霉,让少数人喝你的血。因为高速增长是全民的(注意这里全称“民众”的置换。)“心理预期”,也就是“民众”愿意忍受不死不活的狼狈生活,忍受新“三座大山”的压迫。疼(忍受),并快乐着(增长预期、国家强大)。其实这里他故意不说透:中国人、中国文化中的忍受力是很高的,用不着担心。况且,长缨再手,何惧缚住苍龙?
(“三纲五常”批判之樊纲篇)
(2000年9月10日草于昕园居11月23日修改于咫尺居)
民主论坛 上载:[2006-11-27] 修订:[2006-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