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
网址:http://blog.boxun.com/hero/fuguoyong
共有429篇文章,6514278个点击
最新发表(
2019年03月09日
)
“捐款门”后的众生相 ——法治基金的坍塌已成定局
标签类别
时评
忆旧
政论
调侃
exp
情感
书评
news
经济
[独立中文笔会]所有栏目
·
阿海文集
·
艾鸽文集
·
阿森文集
·
阿钟文集
·
包遵信文选
·
巴顿文集
·
贝岭作品选编
·
槟郎文集
·
毕汝谐文集
·
蔡楚作品选编
·
蔡淑芳作品:广场活碑
·
蔡咏梅文集
·
草虾文集
·
中直文集
·
车宏年文集
·
陈奎德作品选编
·
陈墨文集
·
陈破空文集
·
川歌文集
·
春涧诗文集
·
查建国
·
楚金文集
·
丁抒作品选编
·
东海一枭(余樟法)
·
杜导斌文集
·
樊百华文集
·
范似栋文集
傅国涌文集
·
高安华文集
·
郭罗基作品选编
·
郭小林文集
·
孤行文集
·
海洛英文集
·
汉心文集
·
黄大川文集
·
何德普文集
·
黑沨文集
·
胡石根文集
·
黄金文集
·
还学文文集
·
胡俊文集
·
胡平作品选编
·
胡志伟文集
·
侯文豹
·
思行合一——黄晓敏的心路
·
黄燕明
·
何永全文集
·
黃元璋文集
·
吾即我文集
·
王金波文集
·
焦国标文集
·
莫建刚文集
·
姜福祯文集
·
姜维平文集
·
京不特文集
·
井蛙文集
·
江棋生文集
·
老黑
·
雷激文集
·
力虹文集
·
廖天琪作品选编
·
廖亦武作品选编
·
廖祖笙
·
李昌玉文集
·
李海
·
李进进文集
·
李悔之
·
李笠文选
·
刘宾雁作品选编
·
不锈钢老鼠-刘荻
·
刘国凯文集
·
刘路文集
·
刘水文集
·
刘淼文集
·
刘晓波文选
·
李亚东文集
·
李咏胜文集
·
李建平文集
·
刘京生文集
·
刘建永文集
·
流涛文集
·
洛夫诗选
·
陆文文集
·
鲁扬文集
·
卢勇祥
·
李元龙文集
·
刘逸明文集
·
刘正清文集
·
马建文集
·
马兰文集
·
梅菁文集
·
孟浪作品选编
·
欧阳懿文集
·
欧阳小戎文集
·
彭小明文集
·
齐家贞文集
·
秦耕文集
·
清水君文集
·
丘岳首文集
·
綦彦臣文集
·
秋潇雨兰文集
·
秦永敏文集
·
巩磊
·
盛雪文集
·
石贝文集
·
师涛文集
·
苏露锋文集
·
司鹏程文集
·
孙宝强
·
孙文广文集
·
申有连
·
沈睿文集
·
沙叶新文集
·
滕彪文集
·
田奇庄文选
·
王丹文集
·
王德邦
·
王光泽文集
·
汪建辉文集
·
王巨文集
·
王力雄作品选编
·
王天成文集
·
王心丽文集
·
王一梁文集
·
王怡文集
·
王进忠文集
·
温克坚文集
·
吴孟谦文集
·
吴晨骏文集
·
伍凡文集
·
吴苦禅文集
·
巫宁坤文集
·
吴仁华六四文集
·
巫一毛文集
·
武宜三文集
·
王小宁文集
·
吴义龙文集
·
不锈晓钢
·
小乔文集
·
谢泳文集
·
辛虹诗选
·
萧斋文集
·
雪迪作品选编
·
徐文立贺信彤文集
·
徐祥文集
·
烟波渔者专栏
·
杨春光文集
·
杨川文集
·
杨建利文集
·
杨炼文集
·
杨天水文集
·
杨天水作品选编
·
杨银波文集
·
杨子立文集
·
颜敏如文集
·
夜狼文集
·
野火文集
·
杨恒均文集
·
逸风文集
·
殷明辉文集
·
一平文集
·
杨宽兴
·
于声雷文集
·
于浩成文集
·
余杰文集
·
余世存文集
·
余志坚文集
·
严正学文集
·
昝爱宗文集
·
赵常青文集
·
张慈文集
·
紫电
·
曾仁全文集
·
曾铮文集
·
张桂华文集
·
张弘文存
·
张嘉谚文集
·
张林文集
·
张郎郎文集
·
张铭山文集
·
张朴文集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
张裕文集
·
赵达功文集
·
赵昕文集
·
郑恩宠
·
郑义作品选编
·
仲维光文集
·
周舵文集
·
周勍文集
·
周忠陵文集
·
朱健国文集
·
朱学渊文集
·
林辉
·
邹洪复文集
·
陈少文
·
朱欣欣文集
·
朱虞夫
博讯新闻主页
博讯博客分类
-
博讯博客最新文章
-
会员登陆
-
作者检索目录
-
大家
-
独立中文笔会
-
百家争鸣
-
公民论坛
-
传记、文学、小说
-
言情文学
-
历史资料
-
析世鉴
-
人物
-
图片集
-
狱中作家文集
-
现实中国
-
人生感怀
-
诗歌
-
政党社团之声
-
宗教信仰
-
法轮功之友
-
博讯博客技巧
-
新会员区
[
会员登录
][
自由加入
]
使用Google全文搜索:
Powered by
Google
论坛社区
【傅国涌文集】全部文章
栏目主持:蔡楚
欢迎给我(们)写信
·
傅国涌简历
·
梁实秋论国共两党
·
希特勒是如何上台的?--重读《第三帝国的兴亡》
(共2页)
·
铁肩辣手:邵飘萍为什么被杀?
(共2页)
·
"不得帮忙的不平”——浅谈鲁迅的屈原观
·
康有为的神话——读《温故戊戌年》
(共2页)
·
金钟: 世纪之交的中国知识界——《脊梁》出版前言
·
一个“右派” 的文学人性观——听吴式南先生讲文论
(共3页)
·
高耀洁——德兰修女的影子
·
胡平: 中国的脊梁——推荐《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
·
“五毒书记”的“下级学”
·
呼唤法的精神——法学家王世杰
(共2页)
·
《市民论坛》与“贴金工程”
·
谁是真正的英雄?
·
“引进总统”和“引进总理”
·
历史只是绕了一个圆圈
·
曼德拉的画
·
“雷霆般的反对声音”
·
英雄匮乏的“过渡时代”
·
“监督就是支持”吗?
·
重温“易卜生主义”
·
青天一去兮不复返
·
“处女嫖娼案”与宪法教育
·
“旧时王谢堂前燕”
·
在自由和萨达姆之间
·
和平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
萨达姆的简历
·
民主需要“舞台效果”
·
感谢蒋彦永医生
·
官是靠不住的
·
他们正在直面“非典”
·
回忆与李慎之的点滴交往
·
开放舆论不容缓行
·
“德”、“赛”先生今何在?
·
华君武的道歉
·
避嫌岂能靠觉悟
·
户籍等级制的罪恶──恶制之下万众丧失尊严和公民权利
·
文革中的众生相
·
「流泪、下跪」为什么「竟打动不了他们」?——纪念《民主论坛》五周年
·
“三化”现象与“三盆水”
·
为失去理想主义的“精英”招魂
·
这个时代还能出现蔡元培吗?
·
胡适眼中的毛泽东
(共2页)
·
民族的灾难不应是教科书上的空白
·
至死未悟的恽逸群
(共2页)
·
如何重建“大学精神”
·
为《完善我国宪法人权保护条款的建议》鼓掌
·
这个样子的龙应台何时下课?
·
只强调“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正面意义是不够的
·
“宪法人墙”挡得住强制拆迁吗?
·
不一样的小说家王跃文
·
暂住证高于公民身份证吗?
·
马加爵敲响的警钟
·
被扭曲的导师制
·
莫道杭州无男儿
·
拔掉天使的羽毛
·
恐怖分子能代表“伊拉克人民”吗?
·
“中国文明”能“整合全球”吗?──谢选骏的痴人说梦
·
知识分子戴晴之死
·
储安平正在时间中复活
(共2页)
·
道德承担匮乏的中国出版界
(共2页)
·
恐怖分子等于伊拉克人民?
·
原谅与忏悔
·
“依法治国重在依法治官”
·
政府岂能恫吓公民
·
生活之树常青──谈主角意识、配角意识与群众演员意识
(共2页)
·
历史正在复活——“南方都市报案”发生之后
·
“没有围墙的政府”
·
董桥先生的隔膜
·
如何“保证公共权力不被滥用”?
·
胡乔木表扬钱锺书
·
龙应台终于为「六四」说话了
·
不变和变 杜导斌案尘埃落定
·
也说「文凭批发店」倒掉
·
「皇帝瘾」是从哪里来的?
·
这样的「违宪审查」能走多远?
·
工具化教育几时才是尽头?
·
「谁夺走了孩子天真的童言」?
·
「审计风暴」只是让媒体乐了一把
·
杨振宁缺乏甚么「品性」?
·
夏衍:从“不习惯”到“习惯”
(共2页)
·
「不得帮忙的不平」
·
「名嘴」身价也无聊
·
衡量执政能力的最好标准
·
《农民权益保护法》保护得了农民吗?
·
邓拓与毛泽东
(共2页)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守护记者的良心——卢跃刚的浩然之气
·
选择黄宗良,还是康晓光?
·
为甚么现有的行业协会根本起不了作用?
·
未完成的近代知识份子转型--答一位青年朋友
·
任仲夷提出搞政治特区
·
《资治通鉴》的影子
·
阳光下的游戏
·
站在精神史上的雕像
·
金字塔结构的社会
·
无耻的「受命于天」
·
林昭让所有苟活者失去了生命的重量
·
「自由有余而平等不足」从何说起?——与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吴忠民商榷
·
呜呼,「非法游行」罪!
·
他曾为曹海鑫冤案呼号──谨以此文作为对牧惠先生迟到的悼念
·
「梅」落「苏」起哀中国
·
遥想季鸾当年
·
爲雷震造一个铜像
·
叶公超留下又能如何?
(共2页)
·
折断的翅膀
·
中文网络和两种民族主义──《网络狼烟》序——
·
重温一点历史 ——“叶公好龙”,还是本无诚意?
·
“上仕”和“下仕”
·
宪法法院不能缺席
·
军阀的雅量
·
赵紫阳软禁中的反思
(共2页)
·
离「酝酿协商」的终点还有多远?
·
贪官何以成“明星”?
·
“历史应在自由这一边”——重温殷海光的预言——
·
1947年——傅斯年和中国言论界
(共2页)
·
如此修史靠得住吗?
·
要向发达国家看齐的首先不是居民电价
·
唯一敢公开为胡风申辩的吕荧
·
一点骨气──由任仲夷等联名辞去《同舟共进》顾问想起
·
米奇尼克对中国的意义
(共3页)
·
「暴发户」为何如此跋扈?
·
我所认识的师涛
·
「从“任何公民都可提请违宪审查」”到“「公民弹劾制”」
·
傅国涌紧急声明:我没有写过这样的文字
·
一种声音的可怕
·
贺敬之的“检讨”与林昭的诗篇
·
重读百年言论史
(共3页)
·
杨刚自杀之谜
(共2页)
2005年
·
李慎之晚年的悲凉—与许良英43封通信的解读
(共4页)
·
《袁氏当国》的风行
·
赵紫阳自述与胡耀邦的关系--读宗凤鸣《理想•信念•追求》之二
·
穷乡镇也建“天安门”
·
“你们还年轻啊,来日方长!”—— 送别赵紫阳先生
·
苏珊·桑塔格的意义
·
“人生自古谁无死”--富强胡同牵引着历史和人心
·
“高校改名热”能降温吗?
·
他们为教育不公大声疾呼
·
“象牙塔”为何沦为“重灾区”?
·
再读宋教仁
(共2页)
·
大学生平均年消费超万元的背后
·
“大学校长尊严奖”
·
怎样理解乔姆斯基式的批评
·
诗人的血色流年
·
重写历史的可能性
·
人命岂能如此草菅!
·
我们民族窝囊吗?
·
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迷信
·
“凭良心办报”——重读百年言论史之四
(共2页)
·
中国企业家热衷神化自己的背后
·
造神的时代没有结束
·
章乃器的“傻瓜”气与“学生腔”
·
中国也要汉娜.阿伦特
·
高校学费猛于虎
·
真的爱国主义不是“合群的自大”
·
制造考试机器还是培养人?
·
回到胡适:连战的北大演讲
·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人格?
(共2页)
·
一个公章分三瓣和孙大午的“三权分立”
·
不会鼓错掌的清华人
·
八宝山的等级
·
研究生失业现象的背后
·
拒绝王袍加身
(共2页)
·
重温十六年前新闻自由梦
·
“毛泽东”登陆台湾:历史的总要还给历史
·
请尊重本民族的思想家— 纪念顾准诞辰90周年
·
比206个县无律师更重要的
·
李敖的真面目
·
傅斯年对抗日的判断
·
蒋介石日记中的抗日战争
·
“让灵魂自由地站起来”: 卢雪松老师的选择
·
资耀华:一个金融学家的悲剧
·
废除科举制百年祭
(共2页)
·
夏丏尊鄙弃“好话与符咒式的政治”
·
“二丑”:李敖今日的最佳角色
·
胡耀邦:“活在人心便永生”
·
“创文明城市”靠背诵吗?
·
“历史总是胜利者写下来的”
·
“倒‘丁’字型”社会的危险
·
李敖自称“可能是王洪文”
·
任仲夷提出搞政治特区
·
刘宾雁先生,魂兮归来
2006年
·
重写历史的可能性
·
寻找旧王朝 老面孔背后的新意
·
寄一袋西湖边的桃花给徐志摩
(共2页)
·
两类不同的学者
·
一位86岁老报人的心声
·
有知识、没文化”现象之忧
·
灰色时代总要过去的
(共2页)
·
陶孟和,从自由主义者到“颇赞成共产”
·
改写历史的1919年3月26日之夜
·
是政治批判?还是学术批评?
·
“双规”、“两指”的边界线
·
“三•一八”枪响之后 —纪念“三一八”惨案80周年
(共2页)
·
郑振铎日记中的1957年
·
“红色的罗素”张申府
·
傅国涌关于冒名本人姓名文章的声明
·
无可挽回的文学史空白
·
以画笔面对大炮
·
超女引领风潮的背后
·
高校如何从“官本位”回归“学本位” ?
·
高校为何如此腐败?
·
文学要有底线关怀
·
贫富之间的个人所得税
·
社会觉醒不能靠精英
·
怎样理解乔姆斯基式的批评
·
细节的魅力
·
教育经费投入为什么总是严重不足?
·
岁月如歌,更如血----在真理的祭坛前
·
要骂胡适何必冒我的名?
·
良知是最后一道防线
·
光荣与屈辱——读林昭批注的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
"国学大师"王国维 是怎样被符号化的
·
遥想季鸾当年
·
梁实秋论国民党
·
珍视秋风扫落叶中的一脉温暖——读章诒和《伶人往事》
·
这个时代的律师何为?
·
高学历的“通货膨胀”
·
追寻律师的本土传统
·
吴刚与西西弗斯
·
重要的是超越“平反”意识
·
宋教仁&苏曼殊
·
燕京大学:一个“实现了的梦想”——与我“比邻而居”的司徒雷登
(共2页)
·
孙中山“革命不忘读书”
(共2页)
·
最早洞悉文革真相的人
·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倡言开放舆论
·
三十年了,毛泽东依然阴魂不散
·
刘宾雁先生,魂兮归来
2007年
·
季羡林摘帽意愿应得到尊重
·
“衰世”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
·
“谨守蔡校长余绪”:蒋梦麟怎样当北大校长
·
自己解放自己——“衰世”的变化就在我们身边之二
·
麦天枢:谁不愿意妥协?
·
美国政治:阳光下的游戏——读克里思·马修斯《硬球》
·
民意调查显示公众对特权阶层的不满
·
到无锡寻访荣氏兄弟遗迹
(共2页)
·
“去蒋化”后面的历史恩怨
·
读大学何以成了投资行为?
·
将袁世凯推上总统宝座的外国记者
·
一个金融学家的悲剧
·
恩赐从来不可靠
·
吴幼明是中国警察的骄傲
·
长假经济还是长假政治?
·
自我解放告别衰世中国
(共3页)
·
历史是什么?——写在《民国故事》前面
·
《百家讲坛》本来就是主旋律吗
·
黄仁宇在场的历史记录
·
从绍兴出发寻找中国现代之路——2007年3月在稽山中学讲
(共4页)
·
“五月花”号:美国的真实起源
·
以现代化解释系统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在一次读书会上的发言
(共3页)
·
北大反右中卧底故事
·
合法化的买路钱
·
体育政治的悲哀
·
“非遗热”可能变成“毁灭潮”
·
中国沦陷在黑砖窑中
·
民国故事之中国的“四病”和“五鬼”
·
邓拓之死
(共2页)
·
像马寅初那样说真话
·
资本渗透权力是否可怕?
·
锋芒消失的张国焘(民国故事)
·
“但我不能放弃我的言论的冲动”(民国故事)
·
“十年中委无人问,一骂成名天下知。”(民国故事)
·
大陆没有蒋经国
·
《读书》还能走多远?
·
“民主”:后乌托邦时代的名词游戏
(共2页)
·
大学不能没有核心价值
·
公民教育靠的是行动
·
从建立民间价值评判体系开始
·
鲁迅去世之后
·
活在一个可怕的时代
·
重要的不是金庸能否进语文教材
·
“你真是书呆子”
·
众声喧哗岂止为抬孔子
·
缺乏公共生活指标的“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
·
学术包装下的“民主恐惧论”是怎样炼成的?
·
富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
武侠情结与皇权情结:解读金庸的文化密码
(共4页)
·
大题小做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
为短命的历史课本致哀
·
缅甸僧侣的游行抗议还在持续中
·
58年了,这是一道绕不过的坎
·
重读王实味:追求人性
(共2页)
·
“三个中国”的暗淡图画
·
红色高棉 天堂如何变成噩梦
·
从史官到记者
·
北大学生扔鸡蛋何以引来哗声一片?
·
对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审判
·
窑洞“玩笑”竟成真
·
到北大旁听已是逝去的传统
·
中国人为什么不关心政治?
·
封锁真相与寻找真相
·
为什么半数以上女大学生不反对做“周末二奶”?
·
《明报》王国的秘密
·
“得寸进寸,得尺进尺”
·
“还有一点人味儿”——1919:陈独秀被捕之后
·
“思考”课替代不了独立思考
·
1947年:傅斯年和中国言论界
(共2页)
·
我们需要这样的“对话守则”
·
大历史中的小细节
·
胡适眼中的毛泽东
(共2页)
·
百年寻梦
·
做一个公民
·
“血统论”阴魂未散
·
我们这个时代为何不出大科学家?
·
互联网时代,一本杂志不再那么重要
·
主角、配角和群角
(共2页)
·
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大分流
·
灰色的时代总要过去的
(共2页)
·
民国故事:“黄花心事有谁知”
·
宋教仁在民初的政治舞台上
(共2页)
·
“公开信时代” 到“对话时代”----3月16日在广州的演讲
·
今夜,老大陆无语——祝贺马英九、祝贺台湾
·
真正的“五四”究竟是什么
·
“石不能言月渺茫”——费巩之死
(共3页)
·
“只为苍生说人话”
·
往事:读林昭十四万言书
(共3页)
·
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在哪里?
·
洁白花瓣洒在墓地上
·
米奇尼克对中国的意义
(共3页)
·
“人没有骨头还行吗?”——读《胡耀邦传》第一卷
·
蒋介石日记中的历史
·
1944年:一个新闻记者眼中的延安——重读赵超构《延安一月》
·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
“历史在自由的一边”——重温殷海光的预言
·
晚清思想解放的起点:万木草堂
·
历史只剩下了等待吗?
·
一个超级娱乐项目
·
1912年荣德生的三个提案
·
胡适与鲁迅: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起点吗?
·
亲历饿死也无人公开说话的时代
·
改良和革命殊途而同归
·
“文革”结束了吗?
·
奥运的真精神到底是什么?
·
瓮安事件的警号
·
2008奥运会,一场压倒一切的“万寿盛典”
·
“联省自治”曾是知识分子共识
·
希特勒是如何上台的?——重读《第三帝国的兴亡》
(共2页)
·
傅国涌:段祺瑞庐山谈国事
·
以不变应万变还行得通吗?
·
阳谋还是阴谋?
·
杨泽泉关于饥饿和死亡的私人记录
·
香港给近代中国的灵感
·
抗战前夕的渐进民主论
·
毛的阴魂岂止笼罩庐山
·
完成对毛泽东神话的解构——读张戎等《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共2页)
·
胡乔木表扬钱锺书
·
冲破幽暗的航行
·
2008年度【私人版】民间致敬榜
·
南京《新民报》被封杀之后
(共3页)
·
2008年度我喜欢的11本非虚构类新书
·
“风吹枷锁满城香”——近代以来因言获罪的几个例子
·
回望逝去的“报人时代”
·
让0九年成为对话的开始
·
公民代替侠士:梁羽生走了
·
1933年的宪法讨论
(共3页)
·
杨度感叹蒋介石不称帝
·
三十年最深刻的变化在民间
·
中国企业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共2页)
·
傅斯年:一个“五四”之子的道路
(共2页)
·
五四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共2页)
·
“五四”之殇
·
祭512地震中丧生的亡灵
·
百年前的中国西北角
·
“来日方长”二十年
·
《语丝》与《现代评论》:“三一八”事件发生之后
(共2页)
·
1992到1996:《东方》纪事
(共4页)
·
重温“易卜生主义”
·
方励之为何出走?
·
“预备立宪”是如何流产的?
·
北大三十一周年时的民意测验
·
重说蚍蜉撼树
·
20世纪中国两次和平转型的机会
(共3页)
·
抗战前夕的渐进民主论
·
覆巢几见能完卵——戊戌变法获罪人张荫桓
·
挟洋诡辩中国民主好
·
此“民主”非彼“民主”——《中国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的误导
·
学习如何做公民
·
在全民弱智化中浮沉
·
报业巨子史量才为何遭暗杀?
(共2页)
·
1948年:企业界最后一次选举
·
难道人民只剩下了自焚的权利?——由结束强制拆迁启动制度转型
·
慈禧后悔杀记者
·
通往宪政之路——访英归来两演讲
·
三十年的不变与变
·
转型时代的大陆知识分子:一地散落的珠子
·
新春杂想
·
一九四九年知识份子的抉择
·
“数十年所见富人,后代全已衰落”
·
公民语言
·
追寻律师的传统
·
呼唤“公民弹劾制”
·
一生事业在名山
·
鲁迅为什么不喜欢杭州?
(共2页)
·
大陆没有蒋经国
·
蒋介石的一语成谶
·
当代中国社会的“血统论”
·
孙中山:“革命不忘读书”
(共3页)
·
悬崖上的“盛世”
·
迟来的歉意——从浦熙修的灭顶之灾到华君武的道歉
·
“终信文章胜甲兵”——读《吴宓日记续编》
·
1906年:慈禧垂帘时代的宪政萌芽
(共2页)
·
审判农谢与结束噩梦
·
米奇尼克先生的回答
(共3页)
·
“历史当会给我做证明”——《从龚自珍到司徒雷登》后记
·
“三度挽危亡”:王云五自命“野牛”
(共3页)
·
陈布雷日记中的浙大学潮
·
傅雷也有怒目金刚时
·
我们的今天就是历史的延伸
(共2页)
·
袁世凯的无奈
·
觉醒之后,一往直前
(共2页)
·
青年汪精卫为什么没有被处死?
·
重建批评之道
(共2页)
·
赤都娱乐中的个人生活
·
宪法学家王世杰的困惑
·
“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因此取消结社自由
·
傅国涌:“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因此取消结社自由
·
权力主导的“新生活运动”
·
政治课背后有一种掌控社会的力量
·
大时代的同学不同路
·
中国商业文明百年寻根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