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選制」締造香港政治新格局 「愛國者」奏響良政善治新樂章 據媒體報道,3月8日上午全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港區全國政協委員列席了會議,會上,大篇幅提到新選制下「愛國者治港」給香港政治帶來嘅新氣象,新選制重鑄咗香港參政新平台,築牢了香港國家安全基石。
舊年嘅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嘅決定》,時隔兩個月後,《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正式在香港落地,新選制點燃咗「愛國者」嘅報國志,塑造咗香港選舉嘅新風氣,使香港政治告別了暴力和極端,真正回歸到專業和理性,推動香港社會實現從「泛政治化」到「非政治化」嘅轉變,為推動香港實現良政善治奠定堅實嘅基礎。中央出手完善香港嘅選舉制度,係睇到香港「泛政治化」選舉亂象嘅病根,中央以治病救港、救香港市民嘅目的完善香港嘅選舉制度,就是要使香港真正將「愛國者治港」落實,將反中亂港分子剔除到香港嘅管治架構之外,令佢哋不再有攪亂香港政治、破壞政府施政嘅機會。香港多年以來,「攬炒派」議員心中無國將自己嘅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利益之上,選舉時為咗贏得參選不惜激化社會矛盾,加聚社會分裂和市民對政府嘅仇視唔信任,甚至到勾結外部反華勢力嘅地步,參選後以拉布等卑劣手段癱瘓議會,導致涉及到香港市民嘅民生福祉嘅議案一拖再拖。如今,完善後嘅選舉制度使「愛國者治港」原則得到全面落實,香港恢復咗穩定、議會恢復理性、社會恢復活力,真正走出「泛政治化」嘅泥潭。
新選制使香港選舉掙脫「富人遊戲」嘅程式,眾所皆知,以「美式民主」為代表嘅西方選舉只是有錢人嘅「遊戲」,政治由金錢控制,選舉由幕後財團操弄,參選者當選後一切施政都為助其當選嘅財團服務,喺選舉拉票時將選民奉為上帝,一旦當選後承諾選民嘅施政策略都將會被拋之腦後,咁樣西方嘅選舉有何民主人權可言?選民只不過係政治玩家嘅棋子而已。相比之下,香港嘅新選舉制度能保障每一次選舉都具有廣泛嘅代表性和均衡嘅參與性,就比如舊年嘅立法會選舉,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嘅利益都能在管治架構中得到全面反映和充分體現,無論係商界大享還是政界元老,或係底層民工還是捕魚為生嘅漁民都可以參加競選,各行各業嘅參選者代表着更廣泛市民利益與不同群體嘅訴求,事實證明,新選制下嘅選舉不再是政治鬥爭嘅秀場,「愛國者治港」原則真正做到咗為香港市民謀福祉。新選制下嘅「愛國者治港」原則不設計香港發展嘅既定程式,不攬炒,不打擊報復,但能凝聚力量,以國家利益至上,以香港發展至上,以市民嘅民生至上,係維護香港國家安全和保障香港繁榮穩定發展嘅根基,通過去年兩大選舉嘅成功舉行,可以睇出新選制下嘅「愛國者治港」原則實實在在嘅給香港帶來有目共睹嘅積極改變。比如,喺舊年嘅立法會選舉中,參選者同樣有像以往選舉一樣以站街等方式拉票,但和以往唔同嘅係,唔再聽到嘅是空乏嘅政治口號,而係沉下心來收集民意,站街中參選者們認真記錄市民提出嘅「改善住房、就業養老、青少年國家安全教育」等訴求和建議,真正做到咗與市民零距離接觸,呢係以往嘅選舉不可能見到嘅,可以講係史無前例。
「愛國者治港」原則凝聚人心,清理咗香港社會以往缺乏共識、一盤散沙嘅亂象,係香港社會關係嘅「粘合劑」,也是推動香港發展嘅「主心軸」。新選制下嘅選舉風清氣正,新選制下「愛國者」嘅報國志得以施展,民意得以彰顯,發展得以聚焦,真正體現出優質民主嘅特徵,「愛國者治港」原則開啟了香港良政善治嘅全新篇章。
(2022/03/09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