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憲法日」——國家觀念須從小培育 2021年12月4日係我國第八個「國家憲法日」,12月3日中新網等媒體報道,香港政府教育局與思考香港基金會教育頻道合作,會以「國家憲法日」為契機喺全港中小學舉辦「國家憲法日」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全面認識憲法及基本法,建立國家觀念及培養國民身份認同。教育活動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係「基本法學生校園大使培訓計劃——『憲法日認識國家問答設計大行動』」,時間從11月19日至12月3日,第二部分係教育局從11月29日至12月6日舉辦嘅「2021『國家憲法日』網上問答比賽」,采用思考香港基金會教育頻道制作嘅「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小知識」小學版及中學版影片,邀請全港中小學生參加。
回歸二十幾年來,喺香港人嘅生活方式中「國家」觀念缺位太耐,好多成年人嘅思想裏都唔知國家為何物,對於懵懂青少年學生來講更係對國家唔知係乜,對國家嘅《憲法》與香港《基本法》嘅關系及《憲法》對香港嘅重要性更無從認知,學校係教書育人嘅地方,教係傳播知識,育則係培養正確價值觀和正向思維嘅措施。教育局近日舉辦嘅「國家憲法日」教育活動,可以話係喺新形勢下急香港青少年國家觀念培育嘅所需,能進一步增進青少年愛國愛港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推動青少年從小就建立正確嘅價值觀。俗話講「三歲睇八十」、「七歲定終身」,國家觀念培育需要從小抓起,小樹苗扶正咗,一身正氣,才有機會長成參天大樹,成為棟梁之材。
近年來,喺無良亂港分子嘅誤導下,一啲學生冇將心思放喺學習上,而係熱衷搞政治、施暴力,傳播虛假及仇恨言論,參與各種違法活動,甚至勾結外國反中勢力、鼓吹「港獨」,唔承認自己嘅國民身份,思想扭曲,徹底暴露咗香港嘅深層次問題,最根本原因嘅係教育出咗問題,缺乏正確嘅教育體制及其有效監管機制,一啲教師教育學生時,過分強調個人權利,唔講集體責任,歪曲事實,喪失基本嘅是非對錯,盲目推崇西方國家嘅價值觀,丟棄「愛國愛港」嘅國民身份認同教育。冇國邊度會有自己嘅家?尊重及愛熱自己嘅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捍衛自己國家嘅主權安全,古今中外,無論邊個國家嘅國民都無一例外該有嘅責任擔當,「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呢個係中國人幾千年來傳承嘅維護國家嘅價值追求,作為身處香港嘅中國人,「愛國愛港」天經地義。
1997年中國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一個地區嘅政權能和平交接,呢個係世界邊個國家都絕無僅有嘅,但係中國做到咗,因為中國提出咗「一國兩制」,「原有嘅制度保留五十年不變」「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既然制度唔會改變,港人生活照舊,平穩過渡肯定就理所當然,由此可見,「一國兩制」本來就係港人達成且認可嘅最大共識。但係「一國」必須係「兩制」嘅前提和根本,冇「一國」,「兩制」就係無源之水,而呢「一國」就係中國,《憲法》係中國嘅根本法、最高法,具有最高嘅法律地位和權威,法律效力範圍適用於國家嘅每個領域和角落,香港亦冇例外。一啲亂港分子撇開《憲法》講《基本法》,唔講「一國」只談「兩制」,呢個就係顛倒是非黑白、混淆視聽、誤導公眾。《香港國安法》實施後使香港撥亂反正、重回正軌,社會恢複咗穩定,但亦暴露出好多香港嘅漏洞和症結所在,而對青少年國民觀念教育嘅缺位就係其中之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家觀念培育從宜家做起正當其時,宜家政府重視防範和制止危害國家安全嘅行為,透過「國家憲法日」推動《憲法》《基本法》等法律嘅宣傳教育,以及喺學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可以幫助青少年學生更進一步認識國家,提高學生嘅國家安全意識和守法意識。
「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係一個國家嘅未來和希望,只有從小培育佢哋嘅國家觀念,畀佢哋尊重法治,建立起做一個守法國民嘅價值觀,畀佢嘅人生就有咗正確嘅航向。雖然教育局喺「國家憲法日」推動《憲法》《基本法》嘅宣傳以增進青少年嘅國民身份認同,但言傳不如身教,只有老師以身作則,家長積極引導,整個社會積極向上,才能有助於青少年學生樹立好嘅風氣,才能成為充滿正能量嘅有志青少年,才能擔起共同維護國家安全和民族複興嘅責任。
(2021/12/04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