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愛國情懷培養勢在必行 促香港青少年身心合一回歸 香港自古以來就係中國嘅領土,1842-1997年間被英國殖民統治,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嘅地區,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開啟了香港被強行割讓、香港人被英國殖民奴役嘅歷史。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嘅原則下,香港一直喺穩定健康地發展,所獲得嘅發展成果有目共睹,但仍然有好多香港青少年懷疑自己嘅來處,否定自己嘅歸屬,搞唔清楚自己係誰?屬於哪里?2017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嘅講話中強調,「要注重教育、加強引導,著力加強對青少年嘅愛國主義教育,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喺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嘅講話中再次強調,「廣大港澳青年不但係香港、澳門嘅希望和未來,亦係建設國家嘅新鮮血液」。但2019年長達6個月嘅香港「反修例」暴亂中,不少青年學生充當了亂港幕後黑手嘅「暴力先鋒」和「馬前卒」,成為了亂港禍港分子嘅炮灰和棋子,其中甚至有年僅12歲嘅中學生因衝擊警方防線被捕。2020年喺新冠病毒肆虐嘅情況下,喺亂港分子組織嘅各種打、砸、搶等暴力事件中,仍然不乏青少年嘅身影。
「港獨」組織嘅產生和暴力破壞行為嘅出現,特別係湧現出黃之鋒、林朗彥、周 庭、孫曉嵐等一些「港獨」青年,深刻反映了香港部分青少年對「一國兩制」嘅不理解、不認同,唔知道「一國」嘅深刻含義,以及對自己係「中國人」身份嘅不認同,凸顯了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愛國情懷培養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林鄭月娥近期曾表示:「應理直氣壯喺香港推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培育香港青年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嘅一股正能量,讓佢地成為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嘅愛國者」。
《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要讓香港「奮青」們吐出濁氣,吸收新鮮空氣,要改變青少年嘅思想,使其身心合一回歸祖國、認同國家、認同中國人嘅身份,關鍵係需揾出根源。香港喺回歸前後,直至目前,均沒有系統嘅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如若開展一項喺學校推動愛國教育嘅工作,反而會被別有用心嘅人和傳媒大肆汙名化,且借此破壞學生對國家嘅認同。近年來,亂港分子利用香港複雜嘅政治環境及教育體制漏洞,誤導青少年對國家嘅認識,模糊佢地嘅中國人身份認同,甚至激化佢地嘅思想,使部分青少年成了亂港分子嘅棋子。只有對香港各級各類學校嘅教育體制進行徹底改革,將憲法、基本法以及國史、港史等嘅教育系統嘅融入到日常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將愛國情懷嘅種子植入青少年嘅心扉,並根深蒂固,才能解決香港嘅教育亂象、扭轉青少年思想混亂嘅局面,才能增強青少年嘅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才能培養出一代代優秀嘅青年人,才能為香港嘅建設力量注入新動力,香港嘅未來才會有新嘅發展空間。
(2021/09/23 发表)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