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 深度好文】我心中的导游雪峰(同心草)
我心中的导游雪峰
同心草
我是2006年5月申请成为禅院草的,到今年五月就整整十四年了,天哪十四年,一个婴儿都能长成花季少女了,而我也在上帝神佛仙圣的护佑导游之爱的引领下学习了成长了,感恩上帝爷爷让我遇到生命禅院,感恩神佛仙圣的引导护佑,我常感慨,遇到导游、遇到禅院前我的人生是灰色的,遇到禅院后就像一束彩色的光照进了我的人生和生命,从此雾霾尽散,青山绿水,山清水秀,一派祥和清静。
从小我就有些厌世,从大人们的言行中从周围的环境中我感到这是个不理想的有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多麻烦苦恼争吵和不甘,有很多比较贪婪不公和迷惑,心里本能地对这样的环境不喜欢且排斥,读书时虽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很讨厌竞争机制,讨厌排名排序,觉得学校老师家长的引导和期待让同学之间的关系都变得紧张,在小小的人儿心里种植了不健康的种子。很小的时候就觉得这样活着没有什么意思,相反喜欢课间玩耍的时光,和小伙伴们一起无拘无束地玩耍是最开心的时刻。稍大一点的时候会抬起头看着蓝天或星空发呆,望着天空中的白云或明月,想着地球外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儿的,想着人死后去了哪里,有没有灵魂,灵魂去了什么地方,总觉得宇宙那么大肯定还有地球外的其他生命存在,那么人来到这个地球上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又是什么,这成了我心中的一道谜题,一个探索的课题。
2006年5月,经姐姐葱茏草的推荐我遇到了生命禅院,在此前我经历了大学、工作、恋爱,在社会上看过了许多人情世故和世间百态,我发现成人的生活也没有多成熟,绝大多数人几年如一日地忙着赚钱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所谓“更好的生活”往往主要是指物质层面的,吃穿住行更丰厚的生活就算是“更好的生活”吗?人难道只是为吃穿住行活着的吗?这样的人生观是不是太幼稚而且肤浅了?父母辈婚姻观的现实让我在恋爱的道路上束手束脚小心翼翼,对各种条件的衡量让我觉得这样观念下体验到的爱情很不纯粹,虽然也有过妥协的想法,但内心深处不想去迎合世俗的价值观,也觉得那样亵渎了爱情。工作繁忙的闲暇时光我常给自己放假去风光优美的地方旅行,在大自然里放松的时光太美了,觉得简单美好很开心,喜欢那种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欢乐和洒脱。
人间是一个是非之地,红尘之地,人间的凡俗气息太浓,99%的人都是自私的,包括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丈夫对妻子,妻子对丈夫,包括老师对学生,学校对家长,老百姓对政府,政府对老百姓,这种自私是那么自然,显得那么理所应当,人间虽有真善美,但是大多数人们内心的自私贪欲及利益考验权衡下的种种心态就像白墙上的黑斑和污渍一样显眼和刺眼,超凡脱俗之人极其稀有,更不要说完全无私忘我奉献的人了。在这个星球上,除了美丽的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色,我讨厌人间的气息和生活方式,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能去哪里,要去哪里。从大学二年级时我就开始苦苦地寻觅,寻找各种文学宗教哲学思想类的书来读,探寻宗教哲学思想家们的答案,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人究竟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上,人死后可以去哪里,人难道只有这一条路可以选择吗,怎样才可以活得内心轻松些、开心快乐自由幸福些,但一直没有找到完美清晰的路径,直到遇到了生命禅院。
认识雪峰导游是从他的文章开始的,一开始读上帝篇40个例证时没有很当回事,心里想着上帝不需要论证呢,之后深读其八大特征八大逻辑推理等文章时才知道导游是要为真正的上帝正名。再之后读了导游的《我有一个理想》和《人类最大的危机是心灵危机》两篇文章,激发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感动得眼泪控制不住唰唰唰地一直往下流。原来世间真的有一个人在为全人类的幸福考虑,在切切实实地为人类的现状和未来忧心,为日益严重的地球生态环境揪心还提出了解决方案,作者雪峰的大爱情怀和大乘心愿深深地打动了我!在人间看过很多悲欢离合奔波劳苦,普通人生活的艰辛,人们内心的焦虑苦痛,社会机制的不公或漏洞,对物质的过度追逐和对权力地位的钻营,都让我既有感同身受的同情又有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失望,可是雪峰说他要带着禅院草改变这一切,要把上帝的光和爱带入这个世界,要为普通平凡的劳动者创造一个人生和生命的殿堂,要让每个人都活得快乐有尊严,要让地球上处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要让被人类肆意毁坏的大自然恢复清纯,这一切都与我内心渴盼的理想社会完全一致、令我激动感动令我无比向往,若自己能为此出一份力,那不是活着最有意义的事吗?而且成为禅院草还可以获得灵性的增长和升华,还可以去往极乐界,冥冥中我觉得那是我有些熟悉又向往的地方,于是我申请成为了禅院草。
成草后我在网上把文集翻了个遍,又下载电子书来通读,如饥似渴地每天读文章,通过读文集对雪峰导游有了更多的了解,雪峰在文集中介绍了很多自己的过往,从出生到成人到做过的工种到出国后的经历交代得清清楚楚,包括自己的数段恋爱经历、自己的知心好友、自己的家庭情况、甚或连自己喜欢“女色”都交代了,让我感觉导游非常坦诚实在,所说的话是那么发自肺腑、那么真诚真挚,好像把每一位读者都当作知音知己,就这样把自己赤裸裸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当时对导游的印象就是坦荡可敬、诚实可靠,再看导游的打情骂俏和对攻击禅院者的嬉笑怒骂,又觉得导游挺有趣还有点痞痞的坏劲头,哈哈,心想这是一个有趣的人,也是一个很真实的人。
2008年成草两年不到的时候,导游计划在津巴布韦开创总院并进行经济建设,当年三月和八月我分别和万年、觅踪先后两次去义乌进货,记得那是第一次为家园的实际建设做事,心中有些激动,就这样怀揣着激动和未知开始了工作。当时还没有微信,导游也不用qq,我们就用总院网的站内信每天向导游汇报当日的寻货和采购进展。当时的钱款是由近三十位禅院草集资入股的,总金额大概有二十万元,我们就从中取一部分款去支付采购款和国际物流费用。记得那时我们也打不了国际电话,全靠文字交流,导游说,他完全相信我们,相信我们会全力以赴。从那时起我就接触家园的经济啦,到银行去取款,支付货款和运费给一个个商家及贸易公司,导游的信任让我觉得很感动很踏实很安心,也就更想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以不负这份信任。那一次导游给我的印象是充分信任的温暖和感动,在世俗公司工作过多年,我从未感受过未曾谋面之人对自己的无条件的信任,这让我觉得导游就是导游,导游和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心中也就更喜爱和敬佩导游。
2009年8月我去昆明茨坝家园体验时,第一次见到了导游,记得那天导游穿着白衬衫,知道我们快到了,导游特地带着几位亲人提前下楼来迎接,我有点受宠若惊,和导游及亲人们一一握手或拥抱后,心里好激动,犹记当时见到导游后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导游和我想象中的样子一模一样的,和我脑海里的导游的形象完全吻合,从表情声音说话到待人接物,除去导游的家乡口音之前在电话中听到过已经适应啦,其余没有一点儿出入。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知不觉跟随导游到今天已经近十四年了,深感导游的宏大广博和深邃非我所能尽知,如果说导游是一个太平洋的话那我就是一个小水滴,下面勉强用语言文字形容一下导游给我的印象,然而我心中的导游是不可描摹的,是超越语言和思想的,是超越所有物质世界的一个精妙纯净而又神圣的存在。
导游是谦卑的
2009年至今十一年来,我跟随导游开拓或参与建设绿洲家园十一处,期间有机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从普通村民到省厅级官员,从种菜果农、生意人老板到政府领导,从未见导游对任何一个人颐指气使或谄媚逢迎过,无论是乡野村夫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文盲放牛娃还是学者博士,无论是天真幼童还是耋耄老人,导游对每个遇见的人都是尊重的、友好的、可亲的、不卑不亢的,很多时候都像熟识的老友,像久未谋面的知己,导游的亲和力是我见过的最佳的,没有之一。
平易近人的
导游的人生阅历丰富,不论你是“下里巴人”还是“阳春白雪”,从乞丐农民工到各行各业从业人士,从公司白领到企业家部长省长厅级干部,导游和谁都能自然地聊上几句,普通平凡很好接触很好相处,一点儿不会有距离感。最喜欢看导游和普通老百姓把酒话桑麻,聊一聊风土人情果树庄稼,聊一聊日常生活里短家常,感觉好自然好亲切,“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至人只是常”,活到极致的导游也只呈现他的“本然”,自自然然、和光同尘,春风化雨、滋养万物。
勤俭朴素的
导游的衣服数得过来有几件,一个中号小行李箱就装完了,皮鞋就两双,来来回回穿了十几年吧,还保养的很好,还有一套西装,逢过年和重大节日接待外宾时穿上,那可是帅呆了!导游对任何东西使用起来都很爱惜,在他手上物品的寿命可以延长很多倍,不像粗心的人东西用起来毁得很快,这一点很喜欢且敬佩导游,内心也非常认可并默默向导游学习,物尽其用,若没有尽其用,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奢侈浪费。现代社会物质丰富多样,保留着这一美德的当代人很少很少了,特别是年轻人喜欢频繁换衣服换手机等电子产品,若过于注重物质化产品的便利和享受,那是一种贪慕虚荣奢侈的习性,也是对大自然资源的浪费。
勤奋拼搏的
导游是最勤奋的人,睡得最晚起得最早,在四分院时多次看到晚上导游房间的灯是熄得最晚的,清晨导游房间的灯是亮得最早的,半夜两三点导游起来写文章是常事。从2001年在津巴布韦写禅院文集雪峰文集起至今已写了3000多篇文章,若加上导游在绿洲建设的十一年间引导禅院草的文章已经有5000多篇,这是多少年多少个日日夜夜导游在电脑前用“二指禅”打出来的,想起来就觉得眼睛湿润鼻子酸。导游的理论文章每篇都是精品,每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内涵高超的智慧和巨大的能量;导游的打情骂俏文章也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变着法儿让大家开心快乐绽放本性;几乎每日都在网上写文章或跟贴给大家注入精神和心灵的能量,像那太阳每天早晨定时升起,用光明温暖和爱照耀着这个世界。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导游已经写了近二十年了,完成了生命禅院庞大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章,这种精力和体力上的巨大付出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若没有强大的心灵能量和驱动又怎么能做到呢!每每想到导游日日都在付出奉献和创造,就鞭策着自己不能松懈,要努力做工为去仙岛积累资粮。导游现在的世俗年龄已经超过60岁了,世俗中是颐养天年尽享天伦的时光,导游却还在加国绿洲每日勤奋劳作,既要忙现实的吃穿住行日常琐事又要做精神心灵的引导,既要写文章,还要回复禅院草的跟贴,还有不时在微信和站内信中回应禅院草的各种问题和要求,每每想起就心疼导游,也备觉感动和钦佩,为导游的这份拼搏的精神而深深地折服,而震撼。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