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院百科】高级修行
高级修行
修指认识、识别、判断、寻找最佳途径。
行指恪守,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
修行分三级:初级修行、中级修行、高级修行。
高级修行是人类社会中寥若晨星、已基本具备了完美人性的人的修行,是通向万年界、极乐界的修行,不是普通大众的修行。高级修行牵扯神仙佛世界、已涉及到宇宙的天机、玄机,稍有不慎,将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只对有仙缘和佛缘的人讲解。
只要认识到“这个世界没错,错的是我自己”,就可以进入高级修行境界。
目录
生命的万有引力定律
冲出形式
高级修行修炼和养生靠音乐、心像和意念
生命的万有引力定律
“只要还有一分钱的债务没有还清,你们决然逃不出那个地方。”
任何物体的运动和发展趋势都受引力的作用,受引力的束缚和制约,不克服引力,就很难逃逸,物质世界是这样,反物质世界也是这样。
生命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宇宙中凡有缘生命之间有相互的引力,这个引力的大小与相互的欠账成正比,与相互的恩惠成反比。
就是说,欠债越多,受到的引力越大,欠债越少,受到的引力越小,所施的恩惠越多,受到的反作用力越大。
许多修炼者灵魂离体后无法到达千年界、万年界和极乐界,主要原因是地球生命引力的作用,这是道的程序,靠意识无法克服的困难。
许多濒临死亡的人本来离开了肉体,结果又回来了,其原因主要是生命引力的作用。
许多人做梦,本来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结果又醒来了,这依然是引力的作用。
不管千里万里,异国他乡的游子总惦记着家乡,总想时不时地回到家,西方有谚语:East,west,home is best.东方也有谚语:金窝窝,银窝窝,不如自家土窝窝。唐太宗李世民送玄奘法师前往印度访问时谆谆告诫玄奘:“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为什么故乡和家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们欠故乡的情,故乡的山水田园养育了我们,家里的亲人有恩于我们,这是生命引力的作用,由不得自己。
生命的轮回转世一般会转世到引力大的地方,也就是生命欠债多的地方,欠了人的债,就去做人,来世就得为这个人服务,甚至会变成这个人的牛马狗羊,欠了动物的债,来世就得变成动物,甚至变成植物为那些动物服务。
佛家讲缘分,缘分是什么?缘分就是债务和恩惠的组合,“有缘千里来相逢,无缘对面不相识”“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个“一线”就是债务和恩惠组合的缘分引力,跑不掉的。
“夫妻是冤家”,在人间就是打一场官司,一场旷日持久的官司。
要想离开人间,必须把欠人间的债务全部还清,一分钱的债务也不能留,为什么基督耶稣教诲我们他人打我们的右脸,把左脸也转过去让他打?佛陀释迦牟尼在《金刚经》中说:“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随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受辱,被人欺负虐待是好事,是偿还债务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所以,我们进入高级修炼第一步要做的是敢于受辱,受到他人的欺负虐待不怨恨,不报复,要欢喜领受,对父母惟命是从,对兄弟姐妹永远忍让,对妻子或丈夫一忍再忍,对子女付出心血培养,不指望他们的回报。
耶稣教导我们,人的仇敌会是自己家里人,我们欠了家里人的债,这个引力会把我们再次吸引到人间来,家里人是我们进入天国最大的障碍,凡有恩惠于我们的人都是我们进入天国的障碍,他人有恩惠于我们,我们来世还得返回人间报答他们,所以,在人间得到的任何便宜和恩惠都是束缚我们进入天国的引力网。
亲爱的耶稣告诉我们:“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丧失生命;为我丧失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
“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神的国撇下房屋,或是妻子、弟兄、父母、儿女,没有在今世不得百倍,在来世不得永生的。”
耶稣的话语一点不错,我们现在该撇下人间的一切,如何撇?吃最大的苦,受最大的罪,承受内心最大的煎熬,就像奶牛那样,吃的是草,却要挤出奶,以此来报答那些有恩惠于我们的人,像蜡烛那样充分地燃烧自己,生命不息,还债不止。
耶稣又告诉我们,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就在哪里,要寄存财宝在天上,佛陀也告诫我们要不断地布施,最大限度地布施,要做功德,如此,我们的果报将不可思议。
只要我们进入反物质世界,我们会明白生命的万有引力原理,有些人能飞翔到非常美妙的空间,这说明他或她受到的人间引力小,许多人从来没有飞翔过,连彩色的梦都没经历过,这说明受到的人间引力大。
牛顿的三大定律虽然是关于物质世界的规律,但同样也适用于反物质世界,我们从中能受到启发。此外,从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我们也能明白这个原理。
人造卫星在运行时,必须给予一定的初始速度,否则就上不了天,这个初始速度必须是7.9公里/秒,要想逃出地球引力到太阳系内的行星际空间旅行,必须把速度加大到11.2公里/秒,要想飞出太阳系到其他星球旅行,必须把速度加大到16.7公里/秒。
我给大家描述过的千年界、万年界、极乐界就是这么三个层次,去千年界需要第一宇宙速度,去万年界需要第二宇宙速度,去极乐界需要第三宇宙速度,达不到这个速度,绝对去不了。当然这是比喻,但原理恰如其分。
突破低层空间生命的引力束缚,还债!把我们所欠的低层生命的债务一分不剩地全部还清,还债最好的途径是做功,无相布施,我为什么说建设生命禅院是最好的修行修炼?因为我们在为人类开创生命禅院时代,这个时代不仅人类受益,动植物和昆虫也受益,江河湖海天空大地都受益,我们在做最大的功德,这个功德足以抵消我们万万年来所欠地球生命的全部债务,包括对亲人们的债务,为什么要敬畏生命,敬畏大自然?原理在此。
明白了这些道理,吃苦受累都是甜,把享受让给他人,把苦累留给自己,“立上等品,为中等事,享下等福”,最大限度地燃烧自己。
有怨的不要报怨,有仇的不要报仇,有恨的不要再怀恨,相反,却要为他们祝福。
生命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引力的大小与所欠债务成正比,与所施的恩惠成反比,欠债越多,引力越大,越难离开人间去天国,实惠越多,引力越小,越容易摆脱人间去天国,当我们面临死亡之时,如果我们再毫无牵挂和亏欠,我们就能安息,若还有牵挂和亏欠,我们死难瞑目。
不要轻易地受他人恩惠,一旦受了,就是债务,他人解脱了,你可就被套住了。
不要轻易地杀生,它解脱了,你可被套住了。
能素食就尽量素食,动物也是生命,欠了动物的债,同样要偿还。
所得的,一定要与自己的付出相对应,多余的,全是债务。
……
我无法一一导游,大家一定要先明白原理,然后实践。
冲出形式
作茧自缚,破茧而出,作茧是为了保护自己,破茧是为了羽化成仙。
初级修行是作茧,中级修行是为了在茧中孕育新生命,高级修行就是破茧而出羽化成仙。
一切的形式都是茧,学之初,茧保护,学成后,必须冲出形式。
这是高难度的修行,大家试试看能不能突破。
忘掉宪法和法律,忘掉一切的规章制度,忘掉一切的戒律戒条,忘掉一切的道德准则。
心中除了有上帝,一切不再存在,心中没有国家民族、没有政党团体、没有宗教团体、没有家庭、没有父母、没有配偶、没有子女、没有导师大师、没有导游、没有敌人、没有朋友、没有仇人、没有亲人。
宇宙也不存在了,时间没有了,空间没有了,自己也没有了,物质世界也消失了。
德和仁义礼智信也不要了。
让意识回到浑沌元初。
修行到这一步就成仙了。
如果不冲破这一切的束缚,我们无法与道合为一体,无法从心所欲,无法成仙。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学生必须做,但老师不做,因为老师已经做过了,所以我们必须成为不再做作业的老师。
师父给弟子们一系列的要求和戒律戒条,许多的练功法门,但师父不再受这些要求、戒律戒条、法门的束缚,因为师父们已经从这些戒律戒条和法门中出来了,我们必须成为师父的师父的师父。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是传达所思所想所感,只要能准确地表达含义,表达形式可以千变万化,如果非要坚持用“八股文”格式,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浪费在形式上了,就本末倒置了。
修行修炼是为了获得完美的生命结构,只要能达此目的,方法可以千奇百怪,五花八门,如果非要把注意力放在打坐、念咒、调息、冥想等等形式上,就是在拣芝麻丢西瓜。
情爱性爱的目的是为了感受开心快乐幸福,只要能使大家开心快乐幸福,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如果非要先探讨理由和方式,瞻前顾后,考虑这考虑那,就落入了形式的陷阱,比如落入婚姻的巢穴,难道没有婚姻就不能享受情爱和性爱吗?
穿衣吃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维护生命肉体的延续,只要达到维护生命肉体的目的,任何方式都是正确的,如果非要衣冠楚楚讲究外观,非要一日三餐讲究营养,就是耗费心血在舍本逐末。
难道女性非要裹小脚才算是淑女吗?难道男性非要留长辫子才是良民吗?难道非要把父母的坟墓装点得很气派才证明是孝子贤孙吗?难道非要去教堂才算是基督徒吗?难道非要剃光头烧戒才算是对佛虔诚吗?难道从一而终才算是好妇女吗?难道非要把经书顶在头上才算是对圣人的尊敬吗?难道非要磕头三呼万岁才算是对皇帝的忠心吗?难道非要把金丝雀关进用金子做成的鸟笼才算是对金丝雀的喜爱吗?难道......
任何的形式都是用来约束普通大众的,不是用来约束真正的求道者的,求道者不能讲究形式,不能探讨形式,一旦陷入形式的陷阱,就将被形式束缚。法无定法,无法是法,形无定形,无形是形,只有突破形式的束缚,才能游刃有余,随性而动。
修行到了高级阶段,必须把所有经书全扔掉,把大师们的说教都扔到垃圾堆里去,把导游踩到脚下,把世间人类制定的清规戒律当作臭狗屁,如此,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展现出来了,我们就进入了无相思维,进入了浑沌思维,就能清晰地看到上帝,就可以天马行空,自由往来,就能成天仙了。
只有达到如此境界,才能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才能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才能明白生命禅院的全部含义。
[下一页 ]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