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七祖谈禅
禅宗七祖谈禅(一) ——《传道篇》四十六 雪 峰
谁是禅宗七祖?
答:生命禅院的导游雪峰是也。
雪峰真的是禅宗七祖吗?
答:此乃戏言也。
世尊在灵山面对千万徒众“捻花”,唯“迦叶微笑”,自此开创了禅学,禅学的传承方式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达摩来中土首传禅学,所以,达摩为禅宗一祖,达摩把禅学要旨传给了二祖慧可,慧可把禅学要旨传给了三祖僧璨,僧璨传给了四祖道信,道信传给了五祖弘忍,弘忍传给了六祖慧能,弘忍大师给六祖慧能传衣钵是“三更受法,人尽不知,”是秘传,偷偷地传,为何不光明正大地传,五祖说“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若传此衣,命如悬丝”。自此,禅宗再无后继者,至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矣。
一千三百多年间,禅宗逐渐式微,到底什么是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渐悟法、顿悟法、指月法、参禅头、参话头等等不一而足,都有道理,但都不得要旨。今日雪峰冒充禅宗七祖也来谈禅,认为雪峰所谈有道理契合禅学要旨者,请自愿上贼船;认为雪峰胡言乱语胡说八道者,请哈哈一笑,弃之垃圾桶。
禅,乃天书之意,天书没有文字,必须心领神会方明其意,一旦说破,或述著文字,禅意尽失,此乃非此,彼乃非彼,此老王不是彼老王,今日雪峰已不是昨日雪峰,所以,只能当下心领神会,过期失效。有人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摄景入心,几日后非要拉他一个朋友去观赏盛开的桃花,朋友兴冲冲与其入桃林,只见桃花稀疏,蜂蝶稀少,已经全然不是当日景象。这叫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而禅意就在那霎那间,欲知禅意必须在霎那间心领神会。真正的禅意禅景只能自知,他人不知,就像做梦一样,只有自己看到了梦境,其他人不知,无法给你证明,想把自己获悉的禅意禅景告诉他人是不可能的,是做不到的,唯有一法,那就是“以心传心”,若立于文字,必然被扭曲,必然失真。即使是喝同一杯水,张三喝进去的感受与李四喝进去的感受不一样,因为心态不一样,需求状态不一样,意识不一样,所以,同样的食物会因人而异。同样一句话,有人听了喜悦,有人听了生气,有人听了来劲,有人听了气馁,因人而异。
禅既然是天书,那么请问,什么是天书?天书在哪里?
答:天书就是没有文字的书,一切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天书,或者说,客观存在就是天书,而主观存在也是天书,梦境不是客观存在,它也是天书。天书在哪里呢?天书就在你的眼睛里、耳朵里、鼻子里、舌头里、身体里、意识里、大千世界里。
所以,禅是最深奥、最博大、最深邃、最易得、最普遍的书。学禅悟禅实际上就是读天书,读无字书。会读天书无字书的人就是懂得禅学禅意禅境禅景禅机的人,这样的人就是大师级人物,这样人的智慧就像滔滔江水那样源源不断,永不枯竭,这样的人法无定法,千变万化,形无定形,随缘而形,是灵动活泼的,他一会儿像耄耋老翁,一会儿像顽皮孩童,一会儿正儿八经,一会儿谈笑风生,一会儿宁静安详,一会儿雷电交加,刚柔相济,恩威并重,这样的人实际上已经入道、得道,造诣深厚者,他本身就是道的化身。
昨天(2009-01-27)下午我在跟紫光聊天时紫光说:“这钱跟鱼一样,你把它放进江河里,它就是活的,还会生出许多小鱼来,你把它放在银行里或锁在箱子里不用,就像把鱼放进了冰箱里一样,它就是死的。”这种认识就是读了天书,读了无字书后的心得体会,就是进入了禅境。
生命禅院里的元初们都是因为会读禅,进入了禅境而获得了禅智禅慧从而从禅院草升华为元初的,什么是元初?元初就是佛,但如果称为佛,佛教界不乐意,所以,我改换了一种叫法,反正都是那个意思。
我既然冒充禅宗七祖,那就得传达摩祖师所传禅法,否则就不是一脉相传。
达摩祖师给我们传了哪些禅法呢?我捡些其精要来强调。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
达摩祖师说啥?他说,佛在心里,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要找佛,就在自己心里找,不要在心外找,心外无佛,心外找不到佛。
好理解吧!
但是且慢!什么是心哪?
关于心,我在《禅院文集》和《雪峰文集》的许多篇章中详细解说过,核心的一点是,人本无心,谁若认为自己有心,请把你的“心”亮出来让我看看,其他的任何东西,哪怕是反物质的,负宇宙中的,都可以有办法描述(亮)出来,唯有这“心”,是无法描述(亮)出来的。
人本来是无心的,但现在人人都拥有心,这心是从哪儿来的呢?
答:万象生心,没有万象,没有这大千世界,人就不会有心。由于有了这大千世界的万千现象,人就生出了慈悲心、怨恨心、急躁心、清净心、分别心、斗争心、空心、色心、狼心、蛇心等等,等等心。
既然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而人原本无心,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原本无佛,若能获悉原本无佛,你就是佛,有点矛盾,有点挠人是吧?释迦牟尼佛传法49年,到最后却说他什么也没说,并警告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这更矛盾,更挠人,对吧?
实际上,一点也不矛盾,也不挠人,把思维翻转180度,通啦!
既然找佛要从心里找,而心就是佛,那么,直接找心不就得了,找到了心,就找到了佛。
喂!我的同志哥,你的心在哪里?
“亲爱的,我的心就在你身上”。
“我的心在父母身上”。
“我的心在孩子们身上”。
“我把全部的心放在了工作上,放在了事业上(传道上)”。
“他把心用在了赚钱上(光宗耀祖上、保卫祖国上、传宗接代上、维护道德上等等。)”
这心到底在哪里?
基督耶稣说“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哪里”。
这下简单了,要找佛,就找心;要找心,就找自己的财宝,找到了自己的财宝,就找到了佛。
好!那么我们就找自己的财宝,我们的财宝在哪儿呢?
有人说:“我的儿女就是我的财宝”。好极了!你找到佛了,佛就在你儿女身上,或者简单点说,你的儿女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儿女。
有人说:“祖国就是我的财宝”。妙极了!你找到佛了,你的祖国就是佛。
有人说:“我的家产,我银行存款就是我的财宝”。对极了,你找到佛了,你的家产,你的银行存款就是佛。
有人说:“我的品德就是我的财宝”。棒极了!你找到佛了,你的品德就是佛。
有人说:“我的知识,我的经验,我的智慧,我的技术就是我的财宝”。酷极了!你找到佛了,你的知识、经验、智慧、技术就是佛。
有人说:“我的财宝在天国”。真是酷毙了!那么,就到天国去找佛,因为你的佛在天国。
。。。。。。
看到了吧!处处有佛,佛在处处。这正应了佛陀“一切法皆是佛法”的教导。
但是,一切都是佛吗?处处有佛吗?
佛陀又教导说“佛法无法。”见到的佛,不是佛,是佛,非佛。佛无色、无形、无相,子女、祖国、家产、存款、天国等等肯定不是佛,寺庙里佛的塑像肯定不是佛。如果把这些有色、有形、有相的东西当作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同样,品德、知识、经验、智慧、技术等等也不是佛,因为一切的法相非法相都不是佛。
绕来绕去,我们又找不到佛了。
释迦牟尼、达摩、耶稣说错了吗?
没错!
但转来转去怎么又绕回去了,怎么还是见不到佛呢?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把什么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金钱、财产、亲朋好友、仇人、恩人、好人、坏人、电视、收音机、手机、光盘、器乐、声音、颜色、昆虫花草、鸟兽鱼虫,山石河流等等,等等大千世界有形、有声、有音、有色、有相的万象统统抛弃,统统置之脑后,就见到如来本相,就见到佛了。
见你个头!
见到的肯定不是佛!只要你见到了,那肯定不是佛。佛无形无相无声无息,你上哪儿见佛!心就是佛,我们能见到自己的“心”吗?当然不能。所以,佛是见不到的。
世尊在灵山上讲佛,最后没办法讲了,只好在那里手拿一朵花捻过来,捻过去,就像有些作家写作时写不出东西来而手拿铅笔在桌子上无意识本能地敲一样,迦叶尊者看到世尊的窘迫相,差点没大声地笑出来,而其他人却不明就里,傻瞪蹬地以为世尊在演示高妙的佛法呢。
且慢!且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极相通,物极必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尊演示出的恰恰是最高妙的佛法——禅——“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美妙极了!
我们进入浑沌了!
待续
2009-01-27
禅宗七祖谈禅(二)
——《传道篇》四十七
雪 峰
上篇讲的是“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本篇要讲的是:“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
我是冒充的禅宗七祖,作为七祖,我非常敬拜达摩祖师,主要敬拜祖师的,不是其智慧,而是祖师“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精神。祖师从不撒谎,从不骗人,从不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以钱财多少取人,即使在皇帝面前,祖师也坚持“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决不为了讨好皇帝而说违心话,祖师的这种精神实际上说明了,达摩祖师是成道者,他就是道。
基督耶稣本身就是道。达摩祖师本身也是道。
祖师先说心就是佛,佛就是心,要找佛,就从心里找,找到了心,就找到了佛,接着又说性就是佛,若要找佛,必须见性,如果不见性,哪怕你天天烧香拜佛念佛诵经斋戒吃素打坐参禅,都没有益处,即使把三藏十二部经念得滚瓜烂熟,解说得头头是道,依然免不了生死轮回,免不了在三界受苦,不见性,即使24小时天天烧香,天天磕头,天天念经,天天讲经,一辈子吃斋念佛,一辈子打坐参禅,依然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永远走不出36道八卦阵,永远走不出天地的疆域,永远走不出必然王国,永远到达不了极乐世界的自由王国。
[下一页]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