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壽命平均比雌性短,這個結論早已不稀罕,無論是在人類世界還是動物界,這樣的規律無處不在。 “男性不如女性長壽”有新解:配偶競爭論- 夜光新聞- Muzi.com
結果顯示,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8.56歲,而女性為85.52歲。 ... 而与之相對應的,是俄羅斯女性平均壽命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接近70歲。 ... 調查發現,70%的交通事故是男性司机造成的。2006年,俄羅斯20~50歲年齡段的成年男性,因 ...
latelinenews.com/news/ll/fanti/1485829.shtml - Cached
Muzi.com : 木子網(中文) : 夜光新聞
“男性不如女性長壽”有新解:配偶競爭論 更新時間: 2007-11-11
“男性不如女性長壽”有新解:配偶競爭論
2007-11-11
分類
男性健康
個人健康
國家
英國
俄羅斯
印度
日本
瑞典
美國
分類
地區
洲與區域
歐洲
亞太地區
亞洲
北美洲
大學
劍橋大學
雄性壽命平均比雌性短,這個結論早已不稀罕,無論是在人類世界還是動物界,這樣的規律無處不在。而科學家對雄性短壽原因的解釋更是五花八門。10月上旬,來自英國和印度的兩位科學家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報》雜志發表論文,為探索男性短壽之謎提供了更多的數据。
“老婆”越多壽命越短
据10月20日出版的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報道,被科學界視為雄性短壽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配偶競爭論,即雄性為了獲得繁衍机會,就必須爭奪雌性,這就意味著雄性必須經歷更大的配偶競爭壓力,其代价就是壽命的損耗。相反,雌性則不必承受這种壓力。如果這個理論正确,那么遵循“一夫多妻制”的動物肯定會有明顯的雄性短壽現象,而在“一夫一妻制”中,雌性和雄性的壽命應該不會有明顯差异。
為了証明這個理論是否正确,英國和印度兩位科學家設計實驗,并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報》上發表論文,試圖証實“配偶競爭”對雄性壽命的影響效果。這兩位科學家一位是英國劍橋大學的提姆﹒克拉頓-布羅克,另一位是在印度班加羅爾市科學研究所的卡維塔﹒艾斯瓦拉。試驗的基本思路是比較在“一夫多妻制”和“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中,前者的壽命是否更短,衰老更快。
他們收集的35种包括鳥類和哺乳動物的數据,正如預想的一樣,在19种“一夫多妻制”動物中,雄性在生命的各階段死亡率都比雌性要高。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死亡率的差值也越來越大,即雄性的死亡率比雌性的死亡率越來越高,雄性的衰老進程越來越快。但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動物中,卻沒有明顯的差异。
克拉頓-布羅克表示,“如果一衹雄性占有10衹雌性伴侶,那么它隨時隨地都面臨著來自其他9衹雄性的威脅,它們虎視眈眈伺机抓住它的弱點,衹要稍有閃失,就會立刻扑上來‘殺夫搶妻’。在這樣殘酷的形勢下,每一個獲胜的雌性‘接管者’就必須在一兩個繁殖季節內完成全部受孕過程,分秒必爭不容喘息,這顯然是要付出壽命代价的。”
不過還有一個因素也不能忽略??動物的壽命還取決于外部環境因素,即天敵的多少、食物是否充足、身体健康狀況等等。如果上述條件十分惡劣,所有動物都是不可能長壽的,那么生存的最大意義就是繁殖,而不是提高生命質量和進化。因此,外部環境的狀況,自然要影響到壽命,環境越惡劣壽命越短。
但是,盡管環境因素的影響普适于所有物种的壽命,可是卻不能解釋存在于性別間的壽命差异問題。這也正是克拉頓-布羅克和艾斯瓦拉試圖解答的問題。他們的實驗最終希望找到一种物种:它的外部環境足夠安全,沒有天敵、食物充足、身体健康,然后再對比壽命問題是否依舊在性別間有差异。 “而這個物种就是人類。”
克拉頓-布羅克認為,今天,男性短壽的現象恰恰表明了在人類進化史上,曾經占有統治地位的一夫多妻制(至今有些地區仍舊推行)給男性在進化過程中造成的影響。所以說,男人要想活得久一點,還是不要“妻妾成群”的好。
男女壽命差距越來越大
克拉頓-布羅克和艾斯瓦拉研究极其具有現實意義。隨著社會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壽命差距卻日益上升,有些國家甚至出現了男性壽命負增長的現象。
据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口組織多年的調查統計表明,總的趨勢來看,男女平均壽命都在增長,但女性的增長幅度要明顯大于男性。目前,男性平均壽命要比女性短5~10年,而且在一些國家,這种差別還在逐年上升。
在中國,上世紀70年代,男性比女性壽命少1年,到了80年代則少兩年,進入21世紀后,差距拉到了5年。而在英國,男女間的壽命差距,已經從1985年的5歲,增長到了2005年的7歲。美國男性也比女性短壽7年。
2007年初,日本公布了全國人口壽命最新統計數据。結果顯示,日本男性的平均壽命為78.56歲,而女性為85.52歲。這一統計結果同時表明,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已達到世界第一,男性則排在世界第四位。
俄羅斯的情況則非常令人擔憂。今年3月,一項國民壽命報告顯示,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壽命不斷縮短。1987年,男性平均壽命為64歲,而現在卻縮短到58歲。從1991年起,俄羅斯男性的死亡率上升了1.6倍。而与之相對應的,是俄羅斯女性平均壽命在不斷增加,目前已接近70歲。
男人短壽原因多多
有鑑于此,各國科學家都試圖找到男性比女性短壽的原因。除克拉頓-布羅克和艾斯瓦拉配偶競爭論外,還有更多有趣的解釋。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大學細胞及分子運動學教授大衛﹒葛茲平克曾經表示,女性壽命長是因為女性的器官机能衰老更慢,更易保持年輕。“我們發現,男性的心臟從18到70歲時,其活力衰減20%~25%。70歲以后,心臟向全身供血的能力最多可減少為年輕時的3/4。相反,同齡女性卻沒有這种衰弱的情況。”同時,女性的腦萎縮比男性慢。這得意于女性更喜歡用五官來觀察問題,經大腦思考后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有利于刺激大腦,保持活力。
而瑞典的科學家則認為男性好斗是短壽的原因。瑞典的一項調查發現,70%的交通事故是男性司机造成的。2006年,俄羅斯20~50歲年齡段的成年男性,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數字比該年齡段的女性高出75%,比歐盟國家高出4倍以上。這都是男性体內的雄性激素在作怪。
也有觀點認為,基因优勢導致女性的壽命优勢。從遺傳學上講,女性繼承的性別染色体為XX,男性為XY。人体內有一种參与修補脫氧核糖核酸的基因,与X染色体有關,所以女性天生多一個修補基因。另外,調節人体細胞代謝的某些↓基因也定位在X染色体上,它能加快細胞的更新,保持肌体的活力。在這方面,男性同樣處于劣勢。從男女分泌的激素來看,男性雄性激素較多,而雌性激素較少。實際上,雌性激素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而女性抗感染及抗病毒的能力要比男性強。同時,雌性激素也有利于膽固醇、脂蛋白代謝,因而女性的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的發病率遠比男性要低。相應地,由此引起的死亡率也低。此外,女性月經、孕育和哺乳等生理現象,以及愛哭等特點,也使其比男性更長壽。 ( 新華網 )
檔案 新聞 影像 網站
調查稱在校大學生過半精液异常 長時間上網是首因 (2009-11-19)
讓男人長壽的13個怪招: 常過性生活 (2009-11-02)
全球金融危机竟然引發男性性功能衰退 (2009-02-17)
國際醫學研究成果揭示:健康男人的9大黃金食譜 (2009-01-12)
家庭溺愛讓'泰山'變'小貓' 男人緣何越來越不陽剛 (2009-01-05)
為人類敲響警鐘:全球男性為何越來越“陰柔”? (2008-12-09)
六大行為威脅男性身体健康 穿三角內褲危及生育力 (2008-11-02)
中國中醫科學院:男性多吃苹果可保護性功能 (2008-10-14)
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肥胖可影響男性的生育能力 (2008-09-21)
老來得子不健康 55歲以后男子生的后代易患躁郁癥 (2008-09-02)
日本調查:性急易怒男性心肌梗塞罹患率較低 (2008-07-18)
調查顯示:患人格障礙男性易出現網絡成癮 (2008-03-07)
睡眠質量問題是引起男性“啤酒肚”的主因 (2008-01-28)
男性最需要的三种營養素 (2008-01-16)
俄羅斯研究稱男性常講臟話或致性功能紊亂 (2007-12-25)
研究發現:男性多吃苹果可保護性功能 (2007-12-19)
醫生稱:中年男性冬至養生要節欲保精 (2007-12-19)
研究稱:男性每天看美女數分鐘或可延壽4年(圖) (2007-12-07)
研究稱:微波爐輻射對男性生殖系統傷害大 (2007-11-23)
調查: 男科病患者中96%有不良生活習慣 (2007-11-21)
專家稱:中年男性常做三种運動有助改善性能力 (2007-11-16)
調查表明:41歲以上男性31%曾患過男性疾病 (2007-11-14)
“男性不如女性長壽”有新解:配偶競爭論 (2007-11-11)
專家稱裸睡能有效防止男性性功能障礙 但有講究 (2007-11-02)
健康告急:全國男性精子質量以每年1%速度下降 (2007-10-28)
--------------------------------------------------------------------------------
#
Magazines International: 時代周刊(TIME):各國平均壽命變化曲線探因 ...
- [ Translate this page ]
從世界範圍來看,女性壽命比男性長,而日本婦女則是所有國家女性中壽命最長的。 ... 年,中國的平均壽命是73.05歲,其中男性為71.3歲,女性是74.8歲;在5歲 ... 年時達到70歲,1990年突破75歲,2000年是77.5歲,比1900年增長了63.2%。 ...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指0歲年齡組人口的預期平均生存年數。 ...
ko-kr.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ref=mf - South Korea - Cached
(2010/07/21 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