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觅雪魂》如何成为禁书
2008年2月7日23:53:4(京港台时间) --多维新闻网
多维社记者吕贤修报导/“一本从未问世的书,遭中央连续下达文件在全国范围查堵。既然当局已经如此费尽心机,我不想辜负这份用心。写了一本禁书,再来一本禁诗集。”盛雪说。
海外中文畅销书《远华案黑幕》作者盛雪,个人首部诗集《觅雪魂》新书发表会,5日于纽约法拉盛举行。活动中,对于该书在中国被禁,包含作者在内,多位海外民运代表均强烈表达不满。

生于北京,盛雪于六四事件后移居加拿大,她曾担任自由亚洲电台驻加拿大记者、德国之声驻北美特约通讯员,并以自由撰稿人的身份,为多家海外媒体撰写新闻报道和时事评论,发表大量分析中国政局的评论文章。2000年,她获颁加拿大记者协会深度新闻调查奖,和加拿大全国杂志奖,并于05年获颁加拿大少数族裔传媒协会新闻记者奖。目前,她是加拿大笔会会员、中国独立作家协会会员、六四事件调查委员会主席、民主中国阵线副主席、全球支持中国及亚洲民主化论坛理事。同时,她并担任新唐人电视台时事评论员、香港政经月刊《动向》的专栏作家、加拿大卡尔顿大学07年度驻校作家。
《觅雪魂》封面

盛雪从17岁开始写诗。体弱多病,她总感觉万物是悲戚的。对她而言,诗歌像是寂寞日子里的秘密花园。几年下来,写了约百首诗,自己结集《草子诗句》。然而,经历89年的民主运动,她不再多愁善感。出国后艰辛的日子,她在加拿大先后做了15、6种工作,加上投入中国民主运动,她觉得自己再也无法写出以往那种轻盈的诗句。
01年,盛雪深入追踪中国第一大案――远华走私案。该案首要嫌疑人赖昌星,当时在加拿大遭关押。她访问赖昌星100多个小时,并采访和案件相关的死刑犯家属、律师、办案人员、远华公司职员、红楼服务员、中国情报机构知情人等等十数人,撰写并出版了20多万字的《远华案黑幕》一书,成为海外中文最畅销书之一。该书在香港出版后,随即被中宣部列为禁书。03年,她的丈夫回国,询问国内一些出版社是否愿意出版她的诗集。得到的答复是:盛雪?想在国内出诗集?她在国内出书歌颂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都不行。
一本抒情诗集都不行?对此,除了不解,她更想尝试。06年,透过一位热心的友人,北京一家正式的出版社决定出版。虽然在审稿的过程中,出版社多次提出要删除一些敏感诗歌,修改陈奎德撰写的序言,当事人都同意了。她认为,一个作品不能和读者见面,是最可悲而可怕的。
06年12月,双方签约。经过出版社三审,又删了几篇。1个月后,她接到通知,出版总署禁了这本诗集。看着这行字,不陌生,但很刺眼,她回函说:“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但,不是放下的,而是摔下的。痛,好在始终清醒。”
“写了一本禁书,再来一本禁诗集。”
分析原因,1月11日,中国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邬书林公开宣布要“因人废书”,查禁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章饴和的《伶人往事》。章饴和在1月19日发布声明:“我将以生命面对你的严重违法行为。”1月20日盛雪和友人起草了《反抗文化专制,抵制精神奴役》—全球知识分子声明,正为此事征集联署。隔日,她收到自己的诗集被禁的通知。对此,她并不意外。
接受友人建议,她决定在香港出版这部诗集。正当她犹豫是否维持原名《觅雪魂》,在网上搜寻有没有同名著作时,她发现,中国政府公安部、文化部、新闻出版等部门联合下达的文件,防止这本书在国内出版的信息。这一次,她吃惊了。一本从未问世的书,遭中央连续下达文件在全国范围查堵,不知道以前有没有。既然当局已经如此费尽心机,她不想辜负这份用心,当即确定,诗集就叫《觅雪魂》。写了一本禁书,再来一本禁诗集。
一本从未问世的书,遭中央连续下达文件在全国范围查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