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未名BBS:【马后炮】感怀三角D 【马后炮】感怀三角D
三角地那边的栏板确实是不见了,这似乎是已经过去好几天了。
本来也是无话可说,三角地与我并无太大干系,而且太平年月的人,对于凡事都是无
可无不可的态度,既不愿坚决支持,也不愿激烈反对。三角地的意义,也就是路过时偶尔
看看,各种招贴、海报,五彩缤纷的样子,很是有种轻松的感觉。也许是因为秋天的缘故
吧,从那路过时,空荡荡的总是有些肃杀。
我坚信领导上有其拆除的100个理由,古来办事情的人,总是有它的理由的。所以我
不反对,也无所谓痛心或者纪念。但是人却总难免因怀旧而生些感怀。虽然我过去对三角
地并无太多的好感,但一旦失去,却总是有些话想说。
其实我对三角地的了解很是有限,初次来燕园时,友人约我在三角地见面,我一头雾
水,但友人说,随便问个人都知道。果不其然,一到三角地那,霎时有了一种轻松感。现
在想来,那破旧的栏板,锈迹斑斑的栏杆,弯弯曲曲有些沧桑感的松树,大大小小的纸条
,还有凌乱的海报,大概构成了一种温暖的风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在窗明几净的小区,也是没有这些东西的。租房、转让、讲座、辅导班,各式各样的东
西,总是以大学为中心散播开去。
谈起北大时,偶尔也会扯起三角地,这多少有些让外校的学生羡慕其热闹。
但是现在拆掉了,干干净净,彷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似的。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大学,
总有一堵墙,贴满了各种纸条,有的地方还专门给社团留几个栏贴海报。意义何在呢?大
概大学之义,总是要有一些特殊的形式吧。
据说是因为校容的缘故。但无论怎样理解,也实在看不出这样决策的高明所在。比
之于焚琴煮鹤,似乎也相差无几。有一个老掉牙的故事是这么说的,一个土财主买到一个
古董,为表示珍惜,将铜绿之类擦得干干净净,由是通体透亮,发出耀人的光辉,得意之
态,自然流芳千古了。
三角地的变迁,在北大校史上是件极小的事,但极小的事却能见出真的精神,比如
校格了,校风了。这么大一件事情,几乎是不动声色地完成,据说现在倡导政治文明、依
法行政之类,一些政府机关遇到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决策时,有时会搞一些听证会之类的事
情。当然,大学嘛,自然不会沾染社会上那种风气,尤其是北大,世界一流大学的候选单
位,领导上自然也是世界一流的,决策其来自然是高瞻远瞩,哪里需要听证呢?
需要打住了,大抵太平年月,第一要管的是口,第二要管的是心。遇到三角地改造
这样的伟绩,不支持还是不行的,想不开也是不行的。将来的校史应该写上这样一笔:
2007年秋天,为美化校容,北京大学将延续了几十年的三角地广告栏拆除。此举使北
大的校容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为迈上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猪年某月某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