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說:與其死在台灣,不如死在大陸戰場 声明:此文作者禁止复制,如需转载必须经得作者同意。 蔣介石說:與其死在台灣,不如死在大陸戰場
一、當前革命情勢對我有利……三個月內,東南亞一定有事,歐洲半年內也將有事。大陸災情嚴重,社會很亂,毛酋與赫魯曉夫裂痕日大。孟子有云:「雖有智慧,不如乘勢」。赫對毛、對我同視為敵人,國軍反攻,如不打到黃河,俄不會助共;即使到黃河線時,亦將先清算毛再援助中共親蘇派。
二、我反攻初期,俄一定阻止共匪轟炸台灣,因美國決不會放棄協防條約的責任。且我攔截能力甚強,共匪炸台不易。我反攻初期,美方不能不協助,但共匪打台灣,美國不致袖手。目前我們必須獨力奮鬥。
三、越南目前情勢危急,南韓亦然。假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大陸人民要不要我們回去,是個大問題。如我們現在不奮鬥打回去,則不再有希望光復大陸;我們只有拼死打回去才有前途,絕不可苟安。
四、國軍目前戰力最高,從明年起則將下降,士氣目前不用,等到下降,則更不可能反攻。
五、我過去曾與美國有默契,只要大陸發生抗暴,國軍即可反攻。一旦我特戰部隊空降大陸,若能佔領一城鎮取得民眾擁護,即可發電報請求國軍支援。如此,影響就很大,此時國軍可乘機反攻。
蔣介石的堅毅意志還表現在以下言行:
一、一九五二年五月九日,蔣與美軍太平洋總司令雷德福(後升國防部長)會談時,雷氏主張由美國海空軍協助國軍攻佔海南島以牽制韓戰戰場上的共軍,但蔣力主在閩浙登陸。
二、一九五三年一月四日,美國紐約論壇報記者希金絲問:「如果美國以斷絕援助為要挾,阻止國軍反攻,閣下將如何自處?」蔣回答:「不管有無武器供應,我都要反攻!」
三、一九六一年七月十一日對彭孟緝、馬紀壯說:「建設台灣為的是反攻大陸,否則我可以摜紗帽不幹!」
四、中共試驗原子彈成功後,一九六四年十月蔣在臺北石牌對國軍高級軍官訓話云:「我們只有戰,才有生路;不戰,只有死路一條。與其在共黨原子彈轟炸下而死,不如戰死;與其死在台灣,不如死在大陸;與其被美國人出賣而死,不如戰死在戰場。」
|